一只鳥媽媽無限憐愛地注視著她的孩子—— 一只只張開小尖嘴的鳥寶寶,這就是李鎮西《愛心與教育》平凡而簡單的封面。剎那間,我似乎感覺到這封面在提醒著什么,暗示著什么。于是,我一鼓作氣看完了這本《愛心與教育》,讀著,讀著,我不禁流淚了,深深地感動了,為那一顆愛孩子的心,為那一個個鮮活真摯的故事,為那群可愛的孩子……
在這本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就是“愛”字。圍繞著愛談了很多理論和經驗。讀了此書使我明確了愛與教育的關系。沒有愛便沒有教育,但有了愛也不等于就有了教育,作為教師我們更要有足夠的教育智慧。真誠只能用真誠來喚起,正直只能以正直來鑄造,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養。
讀到李老師因為一次讓學生罰站他深深自責,當夜寫下了長達五千字的文章表達自己的悲痛和懊悔。而我對于孩子的錯誤,有時是一臉嚴肅,偶爾還指責和呵斥。雖也有所反省但還是會重蹈覆轍。自問愛在哪里?讀到李老師在風雨交加的日子里,背著患病的學生步行上醫院,把家長送給他的雞蛋一天煮一個又讓這個學生全部吃了。這讓我想到其實在我們學校也有許多和他一樣的班主任,也讓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班主任老師的那一份責任與辛勞。
我會為孩子生病憂心忡忡,我會為孩子的退步而發愁,我會為孩子的一點進步而感到欣慰萬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躁,常常忍不住發火,而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繁瑣而平淡的工作,讓我漸漸地迷失了、麻木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師卻能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地播撒愛的種子,細心呵護著幼芽,讓他們不斷地成長,這一點無疑深深地震撼了我。是的,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接近我們并樂于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止于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后,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
李鎮西老師教育思想的學習,給我注入了工作能量和熱情,堅定了我要成為學生喜愛、家長信賴的好老師的決心。今后我會繼續向李鎮西老師學習,學習他那種學習態度和對學生的態度,學習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學習他的教育境界和教育精神。
(作者單位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