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其實它更是一門教學藝術。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問藝術是指教師以提問為手段進行教書育人的活動??梢哉f,教學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如何恰當地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作答。
課堂提問有如下作用:1.培養學生思維;2.鍛煉和強化學生的表達能力;3.便于教師迅速獲取反饋信息,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秩序和進度,使教師的活動與學生的活動同步進行;4.便于學生掌握重點、難點;5.增進師生交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6.增強課堂教學的節奏感,活躍課堂氣氛。
在以上課堂提問的諸多作用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提問藝術最主要的作用。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當如何通過課堂提問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呢?從教學實踐的過程來看,抓好如下四個環節至關重要。
一、提問要具有啟發性
提問是為了啟發學生的思考,不能啟發學生思考的提問都是拙劣的提問,如疑問句中的是非問、選擇問等,必須追問一個“為什么”,否則就不能啟發學生思考,也就失去了思維訓練的價值。
無論在教材中,還是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都存在著許多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教師的責任就是要把這些問題揭示出來,開啟學生的心扉,使他們開動思維機器,深入地學習,并培養他們獨自發現矛盾、提出問題的能力。比如分析《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文時,我抓住這篇文章思想內容深刻、語言鮮明準確的特點,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在這篇文章中,恩格斯對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臟停止了跳動”,而用“停止了思想”來表達?這個問題首先學生是感興趣的,接著,我抓住詞語對表達思想感情的作用,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懂得馬克思是無產階級的偉大的思想家,他創造了科學共產主義的學說,他給人類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思想財富。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來說明,就十分準確地突出了馬克思作為偉大的思想家的形象??梢?,聯系實際的啟發性提問,能有效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啟發他們心靈的門戶,這正是我們追求教學藝術的一個理想境界。
二、提問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的提問要觸及學生的心理,使學生產生疑慮之情,困惑之感,從而激起思想上的波瀾,產生一定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是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打開感情的閘門,點燃靈感的火花,開拓思維的靈犀。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積極地思考問題,在學習中精神振作,感情激奮。例如,賞析文章中的提問可用懸念式的,《祝?!分械南榱稚┦撬烙谧詺⑦€是他殺?為什么說她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也可以用假設問,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鴻門宴》劉邦、項羽在兩軍對壘中,劉邦僥幸逃脫才成就了后來的漢朝。假如項羽殺了劉邦,歷史會怎樣?引導學生推測結果,然后再回到課文,事實上他沒能殺掉對手,再來推究原因,從課文中篩選、歸納,學生會更積極主動,以更大的興趣探討最終發現項羽人格上的不足。解決這樣的問題對學生的認知及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影響,思維能力會得到很大提升。
三、提問要把握好適當的時機
上課能否見問題就提?顯然不是??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學中,教師要有意地創造學生的“憤”“悱”狀態;提問要選擇學生處在“憤”(對一個問題想不清楚)“悱”(對一個問題說不清楚)這樣的時機,因為,這時他們遇到了問題,產生了矛盾,這就會使他們產生一種恢復心理平衡的要求。正是這一要求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反復求索。這樣,就很容易使他們由知識的“接受者”變為知識的“發現者”。
如在講授《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時,有的學生可能對“他可能有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不大理解,因為前面說“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嫉恨和受誣蔑的人”,怎么后而又說他“未必有一個私敵”?似懂非懂,找不出答案。這時,教師不必忙于正面解答,而是抓住時機提出一個問題,馬克思是不是只和某個或某些資本家作斗爭?通過反復思考,學生會恍然大悟:馬克思的一生就是同整個資產階級作斗爭的一生。這樣,他們不僅弄懂了“未必有一個私敵”的含義,而且更明確地認識了馬克思為全人類的解放而英勇奮斗的獻身精神。由此可見,提問必須講究“火候”,及時捕捉“戰機”。
四、提問要難易適度
思維從問題開始,但并非所有的問題都是思維過程的推動力。當學生能用他現有的知識去解答某個問題時,思維過程就不會發生;當提出的問題須借助于學生尚未掌握的知識才能回答時,思維過程也不會發生。因此問題一定要難易適度。如講《祝?!窌r,可在結束時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本文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個沒有春天的女人,是一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可憐人,她的命運如此悲慘,可是為什么小說卻以“祝?!睘轭}?這個問題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已經了解小說是始終圍繞著魯四老爺家的年終祝福而展開的,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是通過四次祝福的描寫來完成的,集中的情節、緊湊的結構,使主題思想更加鮮明,而且學生會深刻理解作者以“祝福”為題是立意深遠、獨具匠心的。問題盡管有難度,但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在深思的基礎上找出答案,使他們“學有所思,思有所得”,既難又不難,恰到好處。
總之,課堂提問這門教學藝術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有著緊密的聯系。我們語文教學中的提問要做到適時、適量、適度和有序,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