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現代教學技術已全面進入課堂教學。現代教學技術在活躍課堂氛圍,加大教學容量,激發學習興趣,促進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益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尤其對小學語文教學功不可沒。小學語文教學,只有插上現代教學技術的翅膀,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在科技發展的新時代的藍天下自由飛舞。
因此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輔助小學語文教學已成為時代的呼喚,教學改革的需要。以下是我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的幾點感想:
一、恰當地使用現代教學技術,加強教師的誘導作用
現代教學技術是一種推動教育跨越發展的重要教學手段。恰當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加強教師的誘導作用。例如我在教學《望廬山瀑布》一文的教學中,首先利用多媒體在屏幕上顯示出“廬山風景圖”;然后指著各個景點逐一向學生介紹廬山的秀美風光;最后,把“廬山瀑布”來了個特寫,聲情并茂地向學生介紹道:“同學們,廬山風光中最壯觀的要數‘廬山瀑布’了。你們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襯托下,飛流直下,濺起一陣陣水霧,多么令人神往!從古到今,我國有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為它傾倒,寫下了無數不朽的詩篇。你們想不想讀一讀大詩人李白看了廬山瀑布后寫下的詩歌?”此時,學生興趣盎然,迫切希望知道課文是怎樣寫的,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明顯加強,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真正體現了“自主發現、自主探索”。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品質,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從而培養了學生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力及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正確地運用現代教學技術創設情境,啟發學生展開想象和聯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圖畫、攝影、幻燈、音樂、語言描述和動作演示等方式,創造與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使他們耳濡目染、口誦心維,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鳴。把教材中的語言文字演化成有聲有色的客觀世界和真切生動的人類生活。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是一篇描寫景物的課文。在教學時,可根據課文的結構層次,首先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彩圖,讓學生感知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懂得它“是我國的海防前哨”,“是鑲嵌在祖國大陸南邊的一顆明珠”。接著放映一組組彩色幻燈片和動畫片,帶學生做一次到西沙群島的假想旅游。最后再出示兩張新聞照片,介紹英雄兒女建設西沙、保衛西沙的生活情景。這樣,現代教學技術的運用,抓住了課文中的形象,把學生引入情境,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陶冶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操。
三、充分應用現代教學技術,拓展小學語文的學習領域
由于現代技術的應用,小學的語文教學已由“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筆”的傳統教學中走了出來,學生從習慣的文本閱讀走向了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閱讀,由單純閱讀文字發展到多媒體電子讀物,由傳統的課堂學習走向互聯網的隨機學習。課堂時空變得廣闊了,課堂內容變得寬廣了。
如教學《長征》這首詩時,由于長征距孩子生活的時代較遠,對于現在的小學生來說,長征不過是一個遙遠的故事,紅軍長征是何等的壯舉,何樣的艱難,單靠老師的一本書,一支粉筆,是無法讓孩子們深刻體會到的。我在課前讓學生運用網絡媒體搜集并閱讀了《草地夜行》《豐碑》《倔強的小紅軍》《金色的魚鉤》等描寫長征題材的故事,從而讓學生增加了對長征的了解,感受紅軍戰士的偉大精神。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走進文本,并利用多媒體讓學生觀看當時紅軍長征時的電影片段,于是把他們帶進了當時的場景,使他們身臨其境,那么理解“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等詩句的深刻含義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我們一線教師對現代教學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和創造性地應用,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將更加精彩。現代教學技術那聲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滋養,一定能讓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高效課堂的藍天下自由飛舞。
(作者單位 江西省崇義縣章源中英文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