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數學,就是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那么如何有效地消除學生的厭學情緒,使學習變得有趣,讓學習過程變得愉悅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來加強:
一、教師自己應先做一名快樂的老師
教師應用快樂的心情影響學生,用有趣的教學情境感染學生,用幽默的語言和學生交流。每一個學生都是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你快樂學生也就快樂,同樣學生的快樂也會提高我們教師的幸福指數。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努力做一名快樂的教師!
二、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啟迪學生積極思維。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等方式,把教學變成有實用性、愉悅性的具體場景,從而引發學生的興趣和疑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中。
例如,在教學“循環小數”時,我先在腦中再現春夏秋冬自然風光,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換,周而復始;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循環”現象(如星期一到星期日),使學生初步理解“循環”的含義,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新課標提出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強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所以,我們要讓學生跳出書本,從自己生活中,從社會生產實踐中尋找數學問題,使學生從封閉的教室走向開放的社會大課堂,多做一些趣味性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親身體驗如何做數學,實現數學再創造。
比如:班級有學生過生日了,給學生切生日蛋糕,幾刀能把蛋糕分成8份、9份等?(隨意分、平均分),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邏輯思維能力;
玩24點、移動火柴等讓他們體會到數學帶來的快樂;
班級備品讓孩子親自去買,回來讓他給全班學生報賬,當數學和生活實際聯系時,學生是非常感興趣的。
四、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感受學習的樂趣
創新意識潛藏于每個學生的頭腦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精神。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與同伴一起經歷認知歷程和情感相互感染的歷程。讓學生獲得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分享成功的快樂和喜悅。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注意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引導孩子思維多元化,使學生從中受到啟迪,并由此產生歡快、愜意的心情。“快樂教學”的理念才得以實施,讓我們的學生盡情地享受數學,享受快樂吧!
(作者單位 吉林省柳河縣建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