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生命的象征,綠色是文明的標志。我校倡導“綠色、生命、愛”的綠色行動,正為一個個綠色的生命奠基。
本著綠化美化與學校建設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與學校精細化管理相結合,與對學生進行“綠色教育”相結合,學校從校園綠化和學生“綠色教育”兩方面,認真落實綠色學校建設工作。
一、重視綠化美化,創建綠色生態校園
2010年春天新校舍還未入住,學校就聘請專家與建筑部門一起研究、策劃學校的綠化美化。投資六十多萬元,將學校綠化定位在“讓學生認識家鄉、熱愛家鄉”的主題上,按功能、生長條件等分六個區域、十九個小區,先后移植了本地特有的野生樹種——高棵闊葉樹、低棵闊葉樹和常綠樹等40多種。實現了校園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生態化校園。我們還在教學樓門廳、教師辦公室、走廊、角落等處擺放了600多盆各種花草,讓師生在緊張的工作學習之余,得到視覺上的享受和愉悅。
二、關注“綠色教育”,營造和諧育人環境
我們關注綠色校園建設的同時,更重視學生的“綠色教育”。本著“處處有教育”的思想,想方設法在各方面挖掘“綠色教育”因素。
1.懸掛“花木名牌”,讓學生了解家鄉、愛家鄉
在校園綠化帶和植物園里,我們懸掛了“花木名牌”,對各種樹木花卉掛牌,讓孩子在休閑玩樂中,了解家鄉特有的樹木花卉,了解家鄉自然情況,從而增強了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2.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增強環保意識
為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學校成立“環保科技”興趣小組,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和課余時間,開展各種活動。給植物園征名;“我給小鳥一個家”,學生們自制并安裝鳥巢;地球日和環保日,每班的主題班會,讓學生利用互聯網收集材料,制作環保網頁在班級的多媒體展臺上展示。
3.構建樓層文化墻,讓學生在潛性教育中成長
由我校自己設計的校園文化藍圖經過兩年的精心籌劃,也已經完成。它體現我校辦學特色,突出“綠色教育”。一樓以紅色為基調,以我校的滿族剪紙教育傳承為主要內容,展示師生滿族剪紙作品;二樓以橙色為基調,以介紹名著、讀書方法為主;三樓以綠色為基調,突出我校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成果,有活動剪影、師生作品等;四樓以紅色為基調,展示少先隊知識和活動內容;五樓為藍色基調,以科學知識為主要內容。在每個樓梯的拐角處,還張貼了溫馨提示語,在下方設計了圓形展窗,貼有養成教育小標兵的照片。這些都讓學生們在“綠色教育”空間里,體驗閱覽的快意,在潛性教育中成長。
通過創建“綠色學校”,使學校環境得到改善,師生的素養得到提高,也突顯了學校的辦學特色?,F在學校已被評為吉林省綠化學校,正申報國家級“生態學?!薄?/p>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快大茂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