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興趣就是與人的愉躍情緒相關聯的認識活動傾向性,是人們認識和從事活動的極大動力。而學習興趣則是學生積極有效的心理成份之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整個教學質量,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師是值得深入研討和探究的問題。
一、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學過程是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而不是教師一味講解、滿堂灌,若一味講解、滿堂灌最終會使教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昏昏欲睡、教學不能相長,教和學兩張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被剝奪,他們的手、腦被束縛,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自然就無從談起。相反如果教師善于講解、善于精講,講學生學習和探究后不會、不懂的問題,并不斷對學生進行啟發,學生學習情趣的閘門會被打開,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被得到最好的激發,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
二、應用開放式教學,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興趣
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徹底改變教師一味講解的單一教學陳式,采取和應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進行開放式教學,使教學相長,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去看、去說、去探究、去實踐,教師指導學生的一切活動,保證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從而在過程中去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所以教師務必要鼓勵學生多看、多練、多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求達到教學理想的教學效果
如在講九年級思想品德課中的《艱難的歲月》時,講學生分成若干組,讓學生去看電影、讓學生去圖書館、利用網絡去了解中國近代歷史的艱難歲月,由于學生準備了翔實的材料,第二節課同學們紛紛拿出了自己的材料,課堂一下活躍起來,學生個個踴躍發言,學生的學習情趣得到了極致的發揮,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教學效果也十分良好,到下課時,學生仍然方興未艾。
三、適當插播歌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思想品德課一般比較乏味,若教師只是口若懸河地講解,這樣就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抑制,使其疲勞,從而分散注意力,會使學生易于進入睡眠狀態,此時教師如果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插播歌曲,將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講初三“以振興中華為己任”這節課時,我就先播放《義勇軍進行曲》,“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每個人逼迫發出最后的……”。同學們聽了歌曲,仿佛熱血沸騰,頓時情趣盎然,學習興趣高漲,為教學增添了活力,確保了教學的有效開展。適時插播歌曲,會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指導學生科學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有好多學生認為思想品德知識死記硬背就能取得好的成績,但縱觀這幾年的中考思想品德試題,既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又要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死記硬背顯然已經不適應現在中考了,因此教師要審時度勢,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通過知識網絡,通過對時政的了解,通過各類習題的練習,將課本知識和社會現實結合起來,以此提高學生總結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科學學習,如可指導學生嘗試運用口訣法、諧音法、關鍵詞、形象記憶法等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
五、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習興趣
要改變課堂教學“教與學”的關系,把原先的“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關系轉變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我的做法是:
1.教師要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
2.采取靈活實用的教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多采取鼓勵的語言、獎勵的辦法,找到學生的閃光點,使學生認識到我能行,始終讓學生有成就感,真正激活他們學習的源泉,徹底打開他們學習的閘門,讓泉流不斷涌現出來。
4.在作業批閱中教師一定做到細心認真,批語要妥且,時時處處滲透愛心,多激勵、多表樣,讓學生感覺到老師的關愛無處不在。
5.善為人師,敢為人師,為人典范。
總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和地位,會使教學相長,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寶積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