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兒的疾病大多是由于飲食問題造成的,小兒食積也是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在醫學臨床試驗中比較普遍和使用的方法是在門診常規治療的同時進行藥物敷貼結合腹部按摩來治療小兒的食積腹痛問題,同時操作也相對簡單、價格低、療程相對短。文章就針對小兒食積問題展開討論并對臨床試驗方法進行了具體闡述。
關鍵詞:小兒食積腹痛 藥物敷貼 腹部按摩
【中圖分類號】R224.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51-02
1 小兒食積形成原因
小兒食積是因為對小兒的喂養方式不當,使得食物停留在腸胃中不能得到很好地消化,少數小兒如果食積沉積久了就會延遲治療的時間,最終可能嚴重損壞小兒的脾胃功能,嚴重的話會影響兒童發育導致營養不良。體格日漸消瘦,最終可以轉化成疳,所以古人有“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之說。另一方面小兒食積腹痛主要指的是不良的飲食造成的食積轉化為腸胃疾患,臨床特征表現為不思乳食、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噯氣酸腐、便溏或秘結等。總結起來就是小兒屬于純陽之體體稟少陽,加上小兒脾胃薄弱、飲食不知節制、家長喂養不當、家長調護不周,而對于小兒來說由于自身特點所以發病容易、傳變迅速、小兒脾胃薄弱。文章就針對小兒食積的發病原因研究使用藥物敷貼配合小兒腹部按摩治療食積腹痛的方法,這種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治療療程,同時提高了治療的效果,臨床觀察報告如下。
2 資料和方法
2.1 一般臨床資料。以120例患者為臨床觀察對象,將120例患兒隨機分為兩個對照組,每個對照組工60人,同時在選擇對照組患兒的特征的時候,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例如對每一個患兒的年齡、性別、病情的輕中度進行詳細的記錄備案。在一個對照組中男患兒和女患兒的比例要和另一對照組中的男女患兒比例相同,同時要保證患兒的年齡區間和體重要求,年齡不能超過十歲,最小不能低于一歲,病情一般為48例較輕的12例較重的分在每個對照組中,同時保證整個臨床觀察過程都在統一的同一所醫院進行,這樣是為了保證臨床觀察實驗的條件的統一性。
2.2 臨床觀察參照標準。第一看小兒是不是有乳食不節或恣食肥甘生冷等與臨床治療有關的病史;第二看患兒是否有不思乳食、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噯氣酸腐、便溏或秘結、煩躁不安、夜間哭鬧等的臨床表現;第三是對患兒的大便進行化驗然后查看是否出現有沒有消化完的食物殘渣。
2.3 結合小兒的生理和病理特點。一般情況下小兒的病理特點具體表現在幾個方面,由于抵抗力低的原因,所以小兒發病率高比較容易發病,另一方面一旦發病那么他的傳變速度相對較快;從小兒的生理特點來看小兒都屬于純陽之體,在小兒期間陽氣始終站著主要的地位,使得小兒生機勃勃發育迅速。另一方面在小兒期間,任何小兒不論是從物質上看或者是從生理功能上來說都是相對欠缺和有待完善的。最后一方面,雖然說小兒屬于純陽之體,但是“體稟少陽”,也是小兒不能避免的問題,因為在此時小兒的陽氣還比較脆弱,這就導致了小兒在疾病發生時容易出現易寒易熱傳變速度快的現象。
2.4 臨床治療具體方法。采用對比進行的方法,具體介紹如下。
2.4.1 臨床觀察方法具體介紹。將120例小兒患者分為兩個組,每個組有60例小兒患者,同時每一個對照組中的小兒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比例要相對適中,這樣有助于提高臨床試驗的可靠性和可信度。120例小兒患者分成的兩個對照組要按照不同的臨床試驗方法進行,在不同的區域進行臨床試驗,臨川觀察期間兩個對照組互補干擾,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進行臨床觀察。
2.4.2 對照組方案。根據分成的兩個對照組分別采用不同的方法。兩個對比組要在門診常規治療方法的基礎上一方使用中藥貼敷方法治療小兒食積腹痛;另一方在使用藥物敷貼的基礎上加上腹部按摩。
2.4.3 具體操作過程。中藥敷貼:主要采用中藥的調理方法來消除小兒食積,同時以順氣去滯為主要治療原則。另一方面中藥的藥物組成主要是枳實15g,白芍20g,陳皮10g,大黃3g,川楝子15g,山楂10g,半夏5g。具體的使用方法將準備好的中藥研成粉末然后裝起來備用,每次去定量填滿小兒肚臍,然后同專用膠布將其固定,同時保證兩天更換一次。
腹部按摩:主要是將揉、拿、推、摩等手法相互結合,定期揉中脘、天樞等部位150次左右,推拿肚角3~5次,分推陰陽60~120次。
2.4.4 臨床療效的判定標準。第一看經過中藥敷貼后小兒患者腹痛的癥狀有沒有消失或者說是基本上消失;第二是觀察經過敷貼后小兒患者的病癥是不是比以前有很明顯的減輕;第三觀察敷貼前后小兒患者有無前后的一些列變化;第四是觀察通過腹部按摩后小兒患者的具體表現。
3 臨床治療結果
3.1 采用中藥敷貼單方面治療的組60例小兒患者中,36例痊愈,好轉19例無效3例,總的有效率為89.7%,最長的時間是10天,最短的時間是3天。
3.2 使用藥物敷貼結合腹部按摩治療小兒食積的治療組60里小兒患者中,51例痊愈,好轉26例,無效1例,總的有效率達到了97.7%,最長的時間是7天,最短的時間是1天。
4 討論
當前社會在小兒患者治療方面曾出現過很多不同的情況。當然小兒食積癥狀在臨床治療上也是時有發生,對于小兒食積結合小兒自身的生理以及病理方面的特征要進行及時的治療,一旦發現迅速進行治療便可實現痊愈。通過本次臨床觀察可以看出對于小兒來說如果平時不注意控制小兒飲食和日常護理就會給小兒帶來不必要的病癥,同時如果延誤了治療時間,便會出現久積成疳的現象,可能會導致小兒營養不良從未進一步的引發各種疾病。需要注意的是小兒食積腹痛的治療方法要始終把消食導滯、行氣止痛放在重要部位。另一方面敷貼進行治療的小兒食積腹痛一般依靠的原理是小兒肚臍在發育過程中表皮的角質層是最薄的,所以屏障功能就是最弱,藥物最容易穿透彌散而被吸收。這種方法也是被科學證明了能過有效治療小兒食積腹痛的科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文坤.畢可恩從食積論治兒科病經驗[J].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4,18(3):165-167
[2] 張民肅.腹痛貼治療小兒腹痛350例[J].新中醫,2002,34(8):54
[3] 肖素娟,孫升,徐臻.推拿治療小兒食積腹痛42例[J].按摩與導引,2004,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