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發胸腔積液的原因、治療和轉歸。
方法:回顧分析定邊縣人民醫院于2008.6~2011.12年間收治的維持性血液透析并發胸腔積液3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
結果:①共36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并發胸腔積液30例,發生率為83%。②導致胸腔積液的原因主要是水潴留和尿毒癥毒素,其次是肺部感染、低白蛋白血癥﹑糖尿病、電解質紊亂、腫瘤及特發性等。③治療方法包括下調體重、充分透析、控制血糖、抗炎治療及胸腔穿刺抽液等,除腫瘤和特發性胸腔積液治療效果較差外,其余原因導致的胸腔積液均有緩解。
結論: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發胸腔積液常見,原因復雜,應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和治療,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尿毒癥 血液透析 胸腔積液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254-02
胸腔積液是尿毒癥透析患者較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原因眾多,任何妨礙胸腔液體和蛋白回吸收者,均可導致胸腔積液產生。極大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嚴重者可致死亡。目前對我透析中心36例維持性血液透析并發胸腔積液的患者進行分析,探討尿毒癥透析患者并發胸腔積液的原因,治療和轉歸。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2008.6~2011.12間我透析中心共收治36例慢性腎功能衰竭維持血液透析病人,其中30例合并胸腔積液,男22例,女8例,年齡最小18歲,最大76歲,平均(54.6±9.8)歲。原發病:慢性腎炎25例,高血壓腎病1例,糖尿病腎病3例,乙肝相關性腎病1例。臨床表現為胸悶6例,端坐呼吸24例,咳嗽、咳痰5例,無明顯癥狀3例。
1.2 輔助檢查。以上病例均經X線、胸部CT或胸部超聲檢查診斷為胸腔積液,其中一側胸腔積液7例,雙側胸腔積液23例;30例中合并心包積液3例,腹腔積液5例,均行胸腔積液穿刺術,其中血性胸水3例,黃色胸水27例;滲出液2例,漏出液28例,結核桿菌涂片及細菌培養均為陰性,病理檢查均未發現腫瘤細胞。
2 治療結果
30例患者均給予加強透析每周3~4次,2次透析1次超濾,下調干體重,擇適宜的除水模式[1],有計劃地除水,采用可調鈉透析及設置個體化透析處方,設置透析液鈉濃度[2],透析間期嚴格控水鹽攝取,控制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3%。結合其他對癥治療后28例患者癥狀改善,復查胸片胸腔積液消失。1例合并冠心病(心衰型)患者及1例糖尿病患者雖經加強透析,改善心功、控制血糖等治療但效果不佳,反復出現雙側胸腔少~中量積液。
3 討論
3.1 發病原因。本組30例患者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期間出現胸腔積液,發生率約為83%。其中一側者多為滲出液,雙側者多為漏出液。透析患者出現胸腔積液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①水潴留:透析患者由于尿量減少,透析間期控制攝鹽及攝水欠佳,透析欠充分,可導致水鈉潴留,而致胸腔積液[2]。本組約82.3%為水潴留所致,發生胸腔積液時,可出現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現,經過加強透析、控制飲水等治療后積液可以緩解。②心功能不全:由于慢性貧血、毒素、長期高容量負荷、高血糖、高脂血癥等原因造成心肌缺氧、中毒、纖維化及血管病變等,都使心肌收縮力減弱而導致,左、右心衰均可出現胸腔積液[3]。③感染性:由于透析患者抵抗力下降,極易發生肺部感染(尿毒癥肺炎),可致胸腔積液,經抗感染治療后積液可消失。本組8例為肺部感染所致,經抗感染治療后痊愈。④結核性:透析患者免疫功能減弱,結核發病率較高,目前呈上升趨勢。,雖然未找到結核桿菌的確鑿證據,但具有結核的臨床表現,或者血清結核抗體陽性,經抗結核治療后,有效果。⑤腫瘤性:透析患者合并腫瘤的可能性很大,合并肺部腫瘤和胸膜腫瘤都可致胸腔積液。⑥低白蛋白血癥:由于攝入不足或攝入減少;感染、某些物質如甲基胍可使組織蛋白分解代謝加強;隨尿及透析過程中少量蛋白丟失。⑦特發性:一些特發性患者既無體內水潴留,也無其他原因,常表現為血性積液,不伴水負荷過多。其原因不明,可能與疾病過程中伴發的分解代謝亢進或病毒感染有關[4]。⑧長期使用肝素。
3.2 防治措施。①加強透析充分性及透析方法的改進,加強水分及大中小分子的清除,同時加強宣教工作,使透析間期體重增長不超過干體重的3%。②加強營養,對于低蛋白患者可適當靜脈補充營養,必要時補充白蛋白。③感染者在透析充分的基礎上積極抗感染治療。④長期使用肝素的患者,注意凝血檢查以便調整劑量。定期胸片或B超檢查,及早發現胸腔積液,積液量大者可胸腔穿刺,及早明確原因。⑤目前結核性因素有增加趨勢,而結核性胸腔積液,很難找到結核桿菌,幾乎都是臨床排除其他因素,對于確診或高度懷疑結核性胸膜炎者,可作試驗性抗結核治療[5]。⑥及早發現病因,及早治療,可減少胸膜的肥厚、粘連,以及肺組織被壓縮實變。故要定期復查,減輕病人痛苦。
參考文獻
[1] 陳英姿,甄建壯,陳鳳珍.74例尿毒癥長期血透患者并發肺部急癥的臨床
分析[J].2004,24(1):14-15
[2] 于明忠.可調鈉對血液透析急性病發癥的預防作用.中國煤炭醫學雜志,2001,4(8):606
[3] 梅長林,葉朝陽,趙學智.實用透析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61
[4] 王海燕.腎臟病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393
[5] 沈清瑞,葉任高,余學清.血液凈化與腎移植.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