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產婦在產后一周內進行康復按摩促進子宮復舊,預防晚期產后出血的效果。
方法:選擇自然分娩或剖宮產術后無妊娠期及分娩期并發癥的產婦各100名,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100例,每組各有自然分娩及剖宮產術后產婦各50名。觀察組在進行常規產后護理外,在產后24小時后至產后7天內均進行每天1次的產后康復按摩;對照組的產婦產后只進行常規產后護理。觀察兩組產婦的子宮復舊情況及惡露持續時間并進行比較。
結果:觀察組產婦子宮底高度、惡露持續時間及晚期產后出血等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
結論:產后康復按摩能促進子宮復舊,有效減少晚期產后出血的發生,有利于產婦康復。
關鍵詞:產婦 產后康復按摩 晚期產后出血
【中圖分類號】R224.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53-02
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時后,在產褥期內發生的子宮大量出血。出血量可為少量或中等量,持續或間斷,亦可表現為急驟大量流血,同時有血塊排出。產婦常因失血過多導致嚴重貧血或失血性休克[1],嚴重影響產婦的身體康復。產后康復按摩是一種無創傷,無副作用的自然保健方法,運用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的理論和技術相結合,采用一定的按摩方法,刺激穴位,調節人體生理功能,促進產婦機體康復,有利于剛剛經過了人生艱難歷程的產婦能順利渡過產褥期,幫助身體更快恢復。我院自2010年開展產后康復按摩預防晚期產后出血,開展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產后康復按摩服務,不但收到滿意的效果,還受到廣大產婦和家屬的歡迎。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來源。選擇2010年2月~8月在我院自然分娩或剖宮產術后無妊娠期及分娩期并發癥的產婦各100名,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100例,兩組產婦年齡無顯著性差異(P>0.05)。每組各有自然分娩及剖宮產術后產婦各50名。產婦平均年齡27歲,新生兒出生體重平均3.23kg。兩組產婦均第l胎,產后均母嬰同室,純母乳喂養,自然分娩的產婦均采用左側會陰切開縫合術,剖宮產采用的術式均為恥骨聯合上橫切口,無產后出血及產褥感染的發生。
1.2 方法。觀察組產婦陰道產產后24小時,剖宮產產后48小時除指導離床活動,并堅持母乳喂養和給予常規產后護理外,在積極宣教、知情同意后,由專業按摩師進行康復按摩,采用推、拿、按、摩、擦、揉、抹、拍、點穴等各式規范化動作,手法要求以柔和滲透、均勻用力為原則。步驟:讓產婦先排小便,全身放松平臥在按摩床上,局部涂以產婦專用按摩油,按摩順序從上往下,頭部、肩部、上肢、胸腹部、背部、腰部、下肢,著重按摩乳房和子宮;按摩乳房時環形按摩乳房刺激雙側乳頭,每側約8~10分鐘,做完一側再做另一側;按摩子宮時按摩師將手掌放在宮底部以小魚際肌掌側作用力點順時針方向做環行按摩子宮5~8分鐘。觀察組產婦每天接受康復按摩1次,對照組產婦陰道產產后24小時,剖宮產產后48小時指導離床活動,并堅持母乳喂養和進行常規產后護理。整個按摩過程在舒適環境下進行,由按摩師一對一全程服務。
1.3 觀察指標。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于產后1~7天內的同一時間測量子宮底高度,每次測量前產婦排空膀胱,用皮尺測量宮底高度(恥骨聯合上緣至宮底距離),以前次測出的宮底高度減去當日的高度作為宮底下降高度,記錄陰道出血量,由專人負責測量、記錄以減少因操作者不同所引起的誤差,并以此為標準與對照組進行比較。出院后隨訪血性惡露量、性狀和持續時間。產后42天通過婦科檢查和雙合診對產婦的子宮復舊作綜合評價。
1.4 統計學分析。將資料用PEMS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產后第2天和第3天兩組宮底下降高度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第5天和第7天有顯著性差異(P<0.05);惡露持續時間42天內比較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晚期產后出血發生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病人產后子宮底下降高度比較及兩組惡露持續時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產后康復按摩是把祖國傳統醫學、現代醫學、生物醫學信息論等方面的理論和技術融為一體,創造性地運用一定的按摩方法,刺激穴位,調節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生理及免疫功能,預防和治療疾病的醫療手段[2],是一種無放射、無創傷、無副作用的自然保健療法。我院于2010年起將產后康復按摩應用于產科臨床中,在預防晚期產后出血,促進產后康復方面取得較好效果。
子宮復舊是指產婦分娩胎盤娩出后逐漸恢復至未孕狀態的全過程。子宮復舊不良可導致產后出血。住院分娩后每日應于同一時間測量排尿后宮底高度,了解子宮復舊情況。產后康復按摩一方面通過穴位按摩按壓局部組織,可以反射性引起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從而帶來營養物質及帶走代謝產物,使局部血液供應良好[3],解除肌肉痙攣,恢復腹部、盆腔肌肉張力;另一方面作用于下腹部,刺激子宮收縮,促使宮內積血的排出,促進子宮復舊;再者按摩乳房,刺激乳頭反射性地引起縮宮素分泌增加[4],加速子宮收縮復舊,防止晚期產后出血。兩組產婦產后第一天的宮底高度沒有差異,而第2天后宮底下降高度比較則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0.01)觀察組產婦通過康復按摩,強按摩子宮,可起到宮縮劑樣的作用促進子宮收縮,促進血液循環及壞死蛻膜組織排出,縮短惡露持續的時間[5],能有效防控晚期產后出血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17
[2] 張友娣.彬山產后康復按摩.產后康復按摩簡介,2006,2(1)
[3] 黃嘩.指壓療法[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4
[4] 豐有吉.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16
[5] 黃麗紅,鐘翠芳,周維,等.足部按摩對產婦生殖系統康復的研究[J].中華現代中西醫雜志,2003,1(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