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ICC置管術自上世紀90年代在我國開展以來,以其操作簡捷、維護簡單、使用安全、能有效地保護患者外周血管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PICC是指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導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靜脈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終到達上腔靜脈。利用PICC可以將藥物直接輸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靜脈,避免了患者因長期輸液或輸注高濃度、刺激性強的藥物帶來的血管損害,減輕了因反復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保證了治療的順利進行,并發(fā)癥較少,同時能減少化療患者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的痛苦。PICC置管術現屬于護士操作的范圍,而在我們乳甲外科,PICC置管已成為了我們科室的專科護理項目。由于病人在置管前會對此產生恐懼感和焦慮感,置管的過程中會有緊張感和擔憂感,置管后又擔心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或維護麻煩的問題。所以我們可以在對病人的這些心理壓力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之上,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講解和宣教,讓其從本質上了解這項技術并接受這項侵入性操作,可有效地減少在這個過程中病人的各種焦慮感、恐懼感,甚至是抵觸感,使其真正了解置管目的,更加樂于接受護士為其置管并積極全力地與醫(yī)護人員配合,從而確保能順利成功地給病人置管,并且在置管后教會病人正確、合理、及時地對導管進行維護,以保證化療療程的順利進行,可有效降低化療過程中PICC導管的護理風險。
關鍵詞:PICC置管 化療 心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58-01
PICC置管術自上世紀90年代在我國開展以來,因為其操作簡捷、維護簡單、使用安全、可保護患者在化療期間的外周血管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應用。而在我們乳甲外科更是如此,PICC已成為了我們科室的專科護理項目。PICC置管是指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導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靜脈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終到達上腔靜脈。利用PICC可以將藥物直接輸注在血管流速快、血流量大的中心靜脈。行PICC置管屬于護士操作范圍,因此在這個領域我們護士必須有全方位的了解,包括在對病人的宣教及對病人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心理方面的了解。
首先在置管前,由于病人剛剛做完一次大的手術,身體已經遭受了一次大的創(chuàng)傷,再加上病檢結果帶來的打擊,他們的心理上是很難接受這個現實的。此時我們要給病人及家屬一個緩沖的空間,在這期間,我們要多關心病人,與他們多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鼓勵他們發(fā)泄出自己的情緒。然后我們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他們這個疾病的現狀及治療效果,多給他們講敘一些成功的案例,讓他們了解到與醫(yī)生配合治療的必要性。在病人逐漸接受疾病現實后,我們再給他們解釋置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項。
由于病人對PICC導管缺少了解,在置管前往往會出現焦慮、緊張的心理。首先,病人多認為置管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方便打針;其次由于PICC置管深,要求導管尖端到達上腔靜脈,病人會覺得害怕;再次病人會害怕操作帶來的疼痛或是擔心置管失敗;還有的病人存在經費困難或是擔心置管后維護麻煩等等復雜的心理。針對這些心理因素,我們護士要做的就是改變病人的觀念,使其明白置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護自身的血管,有利于化療的順利進。,說明行PICC置管的優(yōu)點,向病人說明外周血管的條件及深靜脈的分枝情況,簡明扼要地說明置管全過程,使病人了解疼痛只是進針瞬間的感覺,減輕其害怕和疼痛的顧慮。使其明確成功置管一方面在于護士的技術因素,另一方面在于自身的血管條件因素,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醫(yī)療糾紛。我們還要鼓勵、安慰病人,同時可以讓已置管的病友介紹經驗,可增加病人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當病人對PICC導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躺在手術臺上仍然會感到些許緊張,特別是血管不好的病人會擔心送管不順、不能一次成功、導管未穿刺到位等等,有的病人還害怕穿刺帶來的疼痛感。此時,我們護士應及時給予病人心理安慰,指導其放松,必要時可握住病人的手為她加油鼓氣,避免患者因過度緊張而導致血管痙攣。若不能一次穿刺成功,穿刺者應保持沉著冷靜,對于外周血管條件較差者,安排有經驗、穿刺技術較好的護士進行操作或選擇在B超下穿刺,提高置管成功率,減少病人因為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
在成功置管后,病人會因為身體上多了一個異物覺得很不適應,很多病人不敢活動置入側的手臂。還有的病人覺得導管昂貴,害怕活動的時候會把導管折斷或是拉出。此時,我們應該向患者講解術后用鹽袋加壓止血24小時以上的必要性,告知患者攜帶此導管是不會影響一般的日常生活的,導管更加不會因為活動而輕易折斷。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做重體力活,每個星期按時更換貼膜及沖管。少數病人在化療期間導管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異常,我們應該告訴患者在出現異常情況的時候及時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及時進行處理。護士應該認真填寫PICC維護手冊交于病人,在病人住院期間的維護過程中,護士應耐心、細致、通俗地逐步進行講解,如封管的方法與注意事項,使其易于接受并掌握,即使是在當地衛(wèi)生院更換貼膜患者也可指導當地護士操作,消除病人的顧慮。
另外,有的病人覺得手臂上帶著一根導管很不美觀,我們可以在給病人更換貼膜的時候有技巧地固定,使導管看起來更隱蔽,夏天的時候指導病人佩戴袖帶,解除病人的擔憂。
討論:乳腺癌患者本身心理壓力較大,再加上置管化療所帶來的痛苦,可想而知她們是很需要他人的關心的。作為醫(yī)護人員,能做的就是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問題,從各個角度去分析患者在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的心理狀態(tài),了解并消除她們的顧慮,有目的有計劃地做出護理措施,全面地做好健康指導,多與患者溝通,鼓勵安慰病人,讓她們能更好地與醫(yī)生護士配合,真正實現PICC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來鳴,楊明麗.評估標示系統(tǒng)在化療病人護理風險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06;41(7):636~637
[2] 王哲海,孔莉,于金明.腫瘤化療不良反應及對策.山東
[3] 戴勤,劉麗華,尤國美.化療靜脈滲漏的系統(tǒng)化管理.中華護理雜志,2002;37(9):749~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