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
方法:根據血尿酸水平將20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低兩組,分析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結果:高尿酸血癥組冠心病、腦梗死、高血壓發生率明顯高于正常尿酸組。
結論:高尿酸血癥是糖尿病并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應引起臨床高度重視。
關鍵詞:糖尿病 尿酸 心腦血管疾病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58-02
近年來臨床心腦血管疾病呈逐年上升趨勢,患者除多有血糖,血脂增高外,還常常伴有血尿酸增高。因此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已成為研究的熱點。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多種嚴重并發癥之一,如高血壓、冠心病等,其主要是由于高血糖、胰島素抵抗、脂質代謝紊亂及各種炎性因子引起的。血尿酸是嘌呤核苷酸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其中約75%經腎臟排泄,約25%經消化道排泄。為了解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現將我院200例糖尿病患者根據血尿酸水平進行分析探討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200例糖尿病患者為本院2006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經專科確診為糖尿病。年齡38歲~74歲,平均年齡63歲,男115例,女85例。根據血尿酸水平分為兩組,高尿酸血癥組:血尿酸≥416mmol/L 32例;正常尿酸組:血尿酸≤416mmo/L 168例,所有患者煙酒嗜好、工作壓力等方面差異均無顯著性。
1.2 診斷標準。高血壓采用1998年WHO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8.7kPa舒張壓≥12kPa,腦中風指腦梗死、腦血栓、腦出血,均經臨床表現及頭顱CT作出診斷。
1.3 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均晨起空腹抽血,測血糖(GLU)、血尿酸(UA)、血肌酐(Cr)、血脂、HBA1C,試劑由上海長征公司生產,均用日立717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數據以X±S表示,用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的血糖(GLU)、HBA1C、血脂、血肌酐(Cr)測定結果。高尿酸血癥組癥組甘油三酯(TG)、血肌酐(Cr)明顯高于正常尿酸組,P<0.01;血糖(GLU)、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正常尿酸組,P<0.01。兩組的血總膽固醇差異無顯著性。
2.2 兩組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發生率。高尿酸血癥組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的患者數和比率分別為28例(87.8.%)、24例(75.6%)、18例(61.0%);正常尿酸組患患者數和比率分別為68例(41.7%)、35例(21.0%)、17例(10.4%)。前者明顯高于后者,兩者之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尿酸是機體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血尿酸水平受尿酸生成、排泄過程的不同程度的影響,從而表現為高尿酸血癥或低尿酸血癥。尿酸在機體內既有有益作用(作為一種還原性物質,參與氧化還原反應,有抗氧化、抗DNA損傷作用),也有有害作用(促進血管平滑肌增生,導致內皮功能紊亂等),可能在多種疾病發病過程中起到某種作用,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腎臟疾病、糖尿病等。血尿酸與糖尿病的關系是現今國內外爭論較多的問題之一,有些臨床觀察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有研究認為高尿酸血癥和低尿酸血癥是糖尿病的兩種不同表現型,低尿酸血癥可能與更差的血糖控制及腎小球高濾過相關;高尿酸血癥則與更強的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有關。本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發病早期無并發癥時,血尿酸水平較正常人對照組水平低,而糖尿病并發腎病時血尿酸水平高于糖尿病腎功能正常組和正常人對照組,表明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變化與糖尿病病情有關。其發生機制認為,糖尿病早期因高血糖和高尿糖在腎近曲小管競爭,抑制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排泄增加,主要表現為低尿酸血癥。隨著病情進展,糖、脂肪、蛋白質代謝紊亂,腎糖閾下降,特別是出現糖尿病腎病時,尿酸的清除率下降,血尿酸升高。從尿酸的生理病理作用分析,糖尿病患者發生低尿酸血癥或高尿酸血癥均對病情有不利影響。糖尿病發病的因素主要是由于飲食結構的變化,脂肪攝入太多營養過剩,肥胖,高胰島素,胰島素抵抗。高尿酸血癥是體內核中嘌呤分解代謝紊亂所致。有報告[1]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高尿酸發生率為39.6%,明顯較正常體重組9.9%及減重和消瘦組6.04%顯著增多。高尿酸血癥常伴發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癥等代謝疾病。
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的發生率為15.1%明顯高于非糖尿病組4%[2],本組高尿酸血癥的發生率為15.56%與文獻報道相符。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增高可能與糖尿病患者內分泌紊亂或酮體生成過多抑制尿酸排泄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高尿酸血癥伴高血壓和冠心病也較多,提出高尿酸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之一。從本組結果顯示:高尿酸血癥與甘油三酯、血肌酐相關,與血糖、HBA1C無關。提示脂代謝紊亂可使血尿酸水平升高,高血糖不是尿酸升高的主要原因。冠心病、腦中風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本組資料發現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癥者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患病率為87.8%、75.6%、61.0%明顯高于正常尿酸組,可能由于血尿酸過高形成酸結石沉積于小動脈壁,損傷血管內膜。與高血糖的損害作用疊加,從而提高了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的發病率。研究表明腦中風的發生率隨血尿酸濃度升高而增加,高尿酸血癥中風危險比低尿酸血癥者高1.93倍,血尿酸是糖尿病患者預測中風的強指標。提示臨床醫生在治療糖尿病時,除糾正高血糖外,還應控制高尿酸血癥。必須注意飲食,減少過多脂肪的攝入,少食富含嘌呤的肝臟、腎臟和海鮮等,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鄭澤輝,林金華,倪敏,等.高尿酸血癥與X綜合征[J].醫師進修雜志
[2] 駱毅,劉文仲,崔志剛,等.保定地區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調查[J].中國糖尿病雜志
[3] 張小蘭,曹克光.尿酸與疾病[J].臨床薈萃,2006,21(3):225
[4] 周建輝.尿酸在臨床疾病中的意義[J].實用醫學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