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應用失活后根管治療和拔髓后根管治療兩種方法對患有急性牙髓炎的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76例患有急性牙髓炎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將其分為A、B兩組,平均每組38例。A組患者采用拔髓后根管治療法進行治療;B組患者采用失活后根管治療法進行治療。
結果:B組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明顯優于A組;治療后的急性反應陽性率明顯低于A組;治療過程中疼痛程度明顯輕于A組;出現的由于治療方式所導致的不良反應的人數明顯少于A組;對治療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
結論:應用失活后根管治療法對患有急性牙髓炎的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拔髓后根管治療法。
關鍵詞:失活后根管治療法 拔髓后根管治療法 急性牙髓炎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75-02
根管治療術是臨床對口腔科的常見疾病“牙髓和根尖周病”進行治療的一種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自上個世紀以來,該項治療技術就已經逐步成為一套理論系統非常完善、操作步驟相對規范、器械設備標準、療效非常確切對該類患者的患牙進行保存治療的方法[1]。本次研究過程中對應用失活后根管治療和拔髓后根管治療兩種方法對患有急性牙髓炎的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分析,幫助臨床拓寬對急性牙髓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方法,以便臨床對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患牙進行及時處理,使患者對治療的耐受度進一步提高?,F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采用科學實驗研究過程中普遍應用的隨機抽樣分組方法,抽取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來我院就診的76例患有急性牙髓炎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兩組。在A組中包含22例男性研究對象和16例女性研究對象;該組研究對象的年齡主要分布在17歲至61歲之間,平均年齡39.2歲;在B組中包含23例男性研究對象和15例女性研究對象;該組研究對象的年齡主要分布在19歲至62歲之間,平均年齡38.8歲。所抽取的研究對象的自然資料,不具有統計學差異,可以在分析研究過程中進行比較。在接受治療前,所有患者都經過了相關的臨床檢查之后予以確診。
1.2 方法。將76例研究對象的資料,經過進一步整理后分為A、B兩組,平均每組38例。A組患者采用拔髓后根管治療法進行治療;B組患者采用失活后根管治療法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治療的后臨床癥狀改善效果、由于治療方式導致的不良反應情況、治療后的急性反應陽性率情況、治療過程中的疼痛程度、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
1.3 數據處理。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得到相關數據,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數據處理系統予以處理,當P<0.05時,可以認為有明顯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經過臨床對比實驗研究后證明,B組患者臨床治療的效果明顯優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在治療后的急性反應陽性率明顯低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疼痛程度明顯輕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出現的由于治療方式所導致的不良反應的人數明顯少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比較[n/(%)]
組別例數(n)無痛輕度中度重度
A組3811(28.9)15(39.5)8(21.1)4(10.5)
B組3825(65.8)9(23.7)3(7.9)1(2.6)
P值<0.05<0.05<0.05<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比較[n/(%)]
組別例數(n)成功失敗
A組3832(84.2)6(15.8)
B組3837(97.4)1(2.6)
P值<0.05<0.05
3 討論
根管治療法指的是通過機械清創和化學消毒兩種方法預備根管,將牙髓腔內出現的一些不可復性損害的牙髓組織和根尖周病的一些病原刺激物徹底一次性清除,對根管進行徹底的清理、成形處理,采用藥物進行徹底消毒,并進行嚴密的充填,達到使感染源徹底消除的目的,對根管空腔進行堵塞、封閉處理,防止感染現象再次發生[2]。臨床在采用根管治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進行局部麻醉,由于患者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有部分患者由于各種原因不愿接受麻醉處理,從而導致術中疼痛感進一步加劇甚至導致治療失敗。另外,大多數患者局部麻醉失敗的原因都是由于藥物注射的位置不是十分的準確,但在對急性牙髓炎患者進行麻醉時即時麻醉藥物注射的位置非常準確,劑量充足,有時效果也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這是由于與炎癥相關的外周神經膜電位發生了相應的改變,使得它們對麻醉藥能夠耐受,或者使疼痛的閾值明顯提高[3]。
失活法作為臨床上傳統的口腔治療方法之一,雖然現代臨床治療過程大多數情況下采用麻醉法,但該項治療方法仍有實際應用的價值[4]。該方法主要具有操作簡便方便、效果非常理想、出血量少、疼痛感輕等優點。為了保證臨床牙髓失活劑的安全使用,理想的失活劑一般應該符合以下幾點要求:在失活過程中不會導致出現疼痛感;對牙本質不會產生任何損害;拔髓時不會產生疼痛感;對周圍組織不會產生任何不良影響,所封藥物無吸收或吸收速度緩慢。
總而言之,應用失活后根管治療法對患有急性牙髓炎的患者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拔髓后根管治療法,可以使患者治療過程中疼痛程度進一步減輕,進而使患者對臨床治療的耐受度更加理想,保證治療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王曉明,李立恒.Cortisomol糊劑一次性根管治療術治療竇道性慢性根尖周炎療效觀察[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5(13):266-267
[2] 鄒群,韋界飛.慢性無竇道型根尖周炎一次法與多次法根管治療的療效對比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1,23(14):299-300
[3] 李春霞.根管治療術一次法適應癥選擇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15(13):119-120
[4] 趙宇.兩種鎮痛方法在去髓術拔髓中治療效果評價[J].基層醫學論壇,2009,16(1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