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的臨床效果。
方法:選取80例原發性肝癌晚期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倆組(觀察組、對照組),分別進行TACE治療及傳統藥物保守治療,比較治療前后倆組血清AFP、CEA水平和癌灶變化。
結果:觀察組行TACE術后血清AFP、CEA分別為(43-203)Ug/L、(190-210)Ug/L,和術前及對照組術后相比均明顯下降;CT顯示病灶的最大徑顯著的小于其術前及對照組術后;對照組治療當中發生急性肝功能衰竭10例,觀察組為2例。
結論:采用TACE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的副作用小且療效較好,在原發性晚期肝癌的臨床應用方面具有發展前景。
關鍵詞:TACE 原發性肝癌 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82-02
肝癌是人類的一大疾病殺手[1],其死亡率較高,占惡性腫瘤的34.6%。對于晚期肝癌患者,不選擇開腹手術治療,因為經臨床觀察采取傳統開腹手術患者預后極差。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院選用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治療40例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晚期原發性肝癌80例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齡范圍在45~75歲之間;80例患者均以1999年第四屆全國肝癌學術會議上決定的新肝癌診斷標準為依據,經B超、CT、AFP等影像、化驗檢查,確診為原發性肝癌,其中10例伴發門靜脈癌栓,3例形成動脈-靜脈瘺。
1.2 方法。80例原發肝癌晚期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行TACE術治療,對照組行保守藥物治療。觀察組術前4小時禁食,同時檢查肝腎功能、血例規、出凝血時間等;對腹股溝區皮膚進行局部消毒后,應用seldinger技術,經股動脈入路穿刺,置入5F血管鞘等選擇性行腹腔干動脈造影;然后選擇給肝部腫瘤供血血管,注入5-FU、順鉑,再用絲裂霉素12mg與碘油10~20ml混合呈乳化劑進行栓塞,栓塞畢再用明膠海綿條栓塞腫瘤血管主支。有動脈-靜脈瘺者加用彈簧圈栓塞該動脈。手術結束后將管拔出,用手壓迫穿刺部位15分鐘,創口無出血后,用紗布局部加壓包扎,并用沙袋壓迫局部8—10小時,患者平臥且下肢禁止運動24小時。進行靜脈補液1800~2500ml,抗菌素3d,并予護胃保肝、利尿、止吐、對癥支持治療。
2 結果
觀察組行TACE術后血清AFP、CEA分別為(43-203)Ug/L、(190-210)Ug/L,和術前及對照組術后相比均明顯下降;CT顯示病灶的最大徑顯著的小于其術前及對照組術后;對照組治療當中發生急性肝功能衰竭10例,觀察組為2例。TACE術后發生腹痛21例,均為脹痛,多數較輕,僅有3例較重,需用止痛藥2~5d后緩解;體溫低于38.5℃發熱者10例,未予退熱處理,通過患者多喝水、開窗通風后恢復正常;29例出現惡心嘔吐,行對癥藥物治療后好轉。
3 結論
采用TACE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具有操作簡單、療效顯著、副作用小等特點,在原發性晚期肝癌的臨床應用方面具有發展前景。
4 討論
原發性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開腹手術是其主要治療方法。由于PLC早期缺乏典型的癥狀,患者就診時大多已失去手術切除機會,能選擇手術切除者不足全部PLC患者的25%,并且術后預后極差[2]。近年來,肝癌微創介入治療在世界各國得到了長足發展和廣泛應用,其中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就是肝癌臨床上可選擇的一種介入治療方式,經過多方臨床研究顯示其對于原發性肝癌晚期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下面對這門晚期原發性肝癌的新治療技術做簡單的闡述:
4.1 理論基礎。肝癌和正常肝組織的血供來源存在著差異,絕大多數肝癌血供來源于肝動脈,而正常肝組織大部分血液供應來源于門靜脈,其肝動脈血供僅為20%~25%。故對肝動脈實施阻斷,不僅阻斷了肝癌的重要血供,引發癌腫發生缺血性壞死,而且不會影響到正常肝組織的血液灌流量。
4.2 方法。TACE利用了肝癌腫瘤動脈的特殊性,把大劑量的抗癌藥物、高濃度混懸液輸注入肝癌腫瘤組織中,在阻斷肝癌血供的同時也起到了藥物殺死癌細胞的作用。
4.3 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TACE進行前應當研究分析癌腫及動脈的造影表現,確定了腫瘤部位、數目、大小及供血動脈后,針對肝癌合并癥狀的不同選擇相對應的TACE治療方式。
4.4 治療禁忌癥。對于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嚴重的高血壓者、心臟病及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者、及碘過敏者,門靜脈主干完全栓塞、嚴重腹水者均不適宜使用TACE治療。
4.5 治療應用價值。我們這組研究數據顯示晚期原發性肝癌TACE治療是安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遠期生存,治療效果較好[3];但有時候需根據患者情況采用聯合細胞免疫綜合治療方案,治療療效比單純肝動脈栓塞效果要更好,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TACE聯合其他治療方式為晚期肝癌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雖然晚期原發性肝癌TACE療效是肯定的,但也存有缺陷和局限性,如栓塞不徹底就會導致治療失敗,患者全身身體狀況差,對TACE治療不耐受等情況下不適宜應用此技術;故在未來新的TACE聯合治療方案中應進一步探討、研究及改進,爭取改善及提高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的預后狀況。
晚期原發性肝癌TACE術是目前晚期原發性肝癌非手術治療中療效最好的一種方法[4],但TACE術后短期內的不良反應較常見,有的甚至可能會危及到患者生命,所以術后的臨床觀察及對癥治療非常重要。相信隨著科學的進步,醫務人員的努力,TACE在原發性肝癌晚期患者的治療中會日益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桂杰,王力,陳硯鑫,董懷平.TACE聯合干擾素α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10,50(18):109-110
[2] 任翰淼.TACE治療晚期原發性肝癌30例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1(46):77-78
[3] 張秀菊,溫華麗,夏冰,等.CT,MRI引導下肝癌介入治療術后護理40例[J].醫學影像雜志,2005,15(8):694-695
[4] 姚衛華,路平,楊瑞民,等.不同藥物劑量TACE術治療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療效觀察[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5,13(06):80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