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88-01
婦科慢性炎癥主要的是指婦女生殖器官的炎癥,包括各種復雜原因引起的女性外陰炎、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女性生殖系統經常會感染各種特殊炎癥出現外陰瘙癢、灼熱腫痛、陰道充血、白帶異常、性交疼痛、尿頻、尿急、尿痛、下腹墜脹等癥狀,嚴重的可出現寒戰、高熱、頭痛、食欲缺乏等全身癥狀。往往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甚至導致其他惡性疾病的發生,嚴重損害婦女們的健康。因此,一定要對婦科炎癥病因給予高度重視,采取科學的預防與治療措施,防止腫瘤及其他疾病的發生。
根據致病原因,婦科疾病可分為感染類、損傷類和器質病變類等,首先主要介紹常見女性生殖器官炎癥的主要病因。
1 產生婦科炎癥的病因:
1.1 生理原因。①由于月經、妊娠等原因,子宮頸長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脫落,容易導致宮頸內膜褶皺以及腺體內多種病原體潛藏其中。②女性外陰部位皮膚非常嬌嫩,皮膚汗腺豐富,皺褶多,隱蔽不暴露,透氣性差,最容易被病菌攻擊。③女性生殖、腹腔與外界是相通的,病菌可由陰道進入子宮。④陰道口與尿道口、肛門臨近,受到尿液、糞便的污染,容易滋生病菌。⑤通常情況下,陰道內有大量的乳酸桿菌,它分解糖原產生乳酸,使陰道內呈弱酸環境,不利于有害菌的生長,但在局部抵抗力下降時,病菌就會乘虛而入。
另外,幼女也會患婦科炎癥,成熟女性陰道pH值呈弱酸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抑制細菌繁殖,預防感染的能力,而幼女外陰發育差、缺乏雌激素、陰道內pH值較高,因此抗感染能力。差,易被細菌感染。加之幼兒有隨處亂坐的習慣,外陰易被尿液糞便浸漬,使易感因素增加,因此嬰幼兒易患外陰炎、陰道炎。
1.2 病理原因。①性衛生不良,經期性交、使用不潔月經墊等均可使病原體侵入而引起炎癥。②性活動,婦科炎癥多發生在性活躍期婦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齡小、有多個性伴侶、性交過頻以及性伴侶有性傳播疾病者。③常穿緊身褲會陰部不透氣,陰道排泄物積聚,引發炎癥,并上行而誘發附件發炎。④宮腔手術消毒不嚴格。⑤人流、分娩等婦科手術對宮頸及陰道造成損傷、引發感染。⑥長期應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或免疫調節劑導致體內菌群失調(霉菌大量繁殖),免疫力下降等。
2 婦科炎癥的分類及癥狀
2.1 陰道炎。陰道炎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包括淋病雙球菌、霉菌、滴蟲等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陰道炎癥。陰道炎根據年齡和感染源的不同,可分為老年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嬰幼兒陰道炎和非特異性陰道炎等。現在主要介紹以下幾種常見的陰道炎。
2.1.1 細菌性陰道炎。是一種混合性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主要癥狀:陰道分泌物增多,有腥臭味,同時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燒灼感。分泌物特點為灰白色,均勻一致,稀薄。
2.1.2 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由白色念珠菌直接感染引起的炎癥。主要癥狀:外陰瘙癢、白帶明顯增多,典型的霉菌性陰道炎的白帶呈豆腐渣樣或凝乳塊狀,瘙癢癥狀時輕時重,時發時止,霉菌性陰道炎的陰癢一般比其它陰道炎的明現,瘙癢嚴重者座臥不寧,寢食難安,還可有陰道灼痛感,排尿是尤明顯。
2.1.3 滴蟲性陰道炎。由陰道毛滴蟲所引起的炎癥。主要癥狀:白帶增多,急性期時大量的白帶可濕透內褲,典型白帶稀薄的黃綠色泡沫狀、有特殊的臭味,常伴有外陰及陰道口瘙癢,燒灼感,性交痛。
2.1.4 老年性陰道炎。婦女絕經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體內雌激素缺乏陰道粘膜萎縮,抵抗力減弱(弱酸環境改變),因而容易受菌病侵入繁殖而引起的炎癥。主要癥狀:陰道分泌物增多,呈黃水狀,陰道瘙癢干澀灼痛。感染嚴重時分泌物可轉變為膿性并有臭味,偶有點滴出血癥狀。
2.2 宮頸炎。機械性刺激(流產和分娩裂傷或損傷),性生活、導致細菌的侵襲造成。主要癥狀:白帶增多,呈浮白色,粘液狀或白帶中夾有血絲,伴外陰瘙癢,腰骶部疼痛,經期加重。
2.3 附件炎。產后或流產后感染所引起;手術無菌操作不嚴格;病原體寄生在子宮頸或陰道內,借助手術上行感染;性生活發生過早、過頻、或經期性交。主要癥狀:白帶增多、月經失調、腰部兩側或一側酸脹或不適。
2.4 盆腔炎。產后或流產后感染;宮腔內手術操作術后感染;經期衛生不良;臨近器官的炎癥直接蔓延等導致。主要癥狀:白帶增多、月經量多,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后、排便時及月經前后加重,同時伴有低熱、患者易感疲乏。
由于婦科炎癥所表現的癥狀對人體的危害很大,作為醫務人員一定教育病人重視婦科炎癥病因的預防和治療,所以臨床上要積極采取預防婦科炎癥的措施。
3 預防婦科炎癥的措施
①瘙癢處應避免過度搔抓、摩擦、熱水洗燙等方式止癢,不用堿性強的肥皂洗浴,也不能用洗浴劑反復清洗外陰或沖洗陰道,而引起陰道pH值改變,導致陰道正常菌群失調,從而破壞陰道酸性抗菌屏障,不濫用強刺激的激素類外涂藥物等。②內衣應柔軟松寬:以棉織品為好,避免羽絨、尼龍及毛織品衣服,勤換內褲,用過的內褲、盆、及毛巾均應用開水燙洗,但內褲與襪子不要同洗。平時注意保持外陰部位的清潔干爽,特別是在月經特需期間更要注意這一點,不穿化纖內褲及牛仔褲。③性伴侶的治療:必要時性伴侶也需同時用藥治療。需注意男性平時洗澡時,應將包皮翻轉,洗凈包皮囊內的包皮垢,是預防炎癥的最簡單而又行之有效的辦法。④避免不潔性交。⑤若有糖尿病應給予積極治療,避免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導致陰道正常菌群失調。如果長期口服避孕藥而導致陰道炎反復發作的應停用避孕藥,改用其他方法避孕。⑥加強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正確指導陰道灌洗劑清潔陰道。⑦應該檢查男方精液常規,必要時做微生物培養加藥敏試驗。如果男方患有前列腺炎或精囊腺炎等,可通過精液進入女方內生殖器甚至盆腔,頻繁引起女方生殖器炎癥,這是目前教科書上忽略的問題,應高度重視診治。另外,還要注意男方手的二次污染,否則,手再次污染后接觸了自己或女方生殖器,在性生活時也易引發感染。
4 討論
一旦感染了婦科炎癥,一定到正規醫院就診,經過規范、徹底、足量治療,一般預后良好,但大多數患上婦科炎癥患者經過局部用藥治療后,癥狀會很快改善或消失,這并不說明炎癥已痊愈,而是病原體暫時受到了抑制,應該繼續完成療程,月經期可以暫停用藥,然后在月經干凈后做婦科檢查和陰道分泌物的顯微鏡檢查,陰性者屬于近期痊愈。如果需要,還將繼續治療,此時要注意陰道菌群失調的調節。只有連續3個月婦科檢查及陰道分泌物顯微鏡檢查均無異常,才算完全治愈。但是有些患者不遵守用藥規則,導致炎癥復發,甚至合并其他疾病,因此,臨床上醫務人員要重視婦科炎癥的預防與治療,尤其對婦科炎癥病因給予積極采取地預防措施,對婦科疾病的診療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