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治療老年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
方法:選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我社區接診的124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給予單純的纈沙坦治療,研究組給予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治療,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的血壓變化。
結果: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7.74%和83.87%,治療組的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治療高血壓療效顯著,值得在社區門診臨床中予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性高血壓 纈沙坦 聯合治療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96-01
高血壓的臨床表現主要是體循環動脈壓的增高,其發病的機制較為復雜,為多種病理生理機制參與的結果,當患者被確診為高血壓后,一般需要終生對其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治療高血壓主張多種不同作用機制的降壓藥物的聯合使用,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文通過對本社區衛生服務站接診的124例高血壓患者采取纈沙坦聯合硝苯地平治療高血壓進行分析,為社區門診規范合理的治療高血壓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我社區接診的124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符合2009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排除嚴重的心、肝、腎疾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62例,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65.5±4.7歲,病程2個月~14年,平均病程4.9±3.3年;治療組62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62~77歲,平均年齡64.7±3.2歲,病程4個月~12年,平均病程4.7±3.7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在試驗前2周內停用降血壓及其他血管活性藥物,兩組患者均每天測血壓1次,治療前3d每日測血壓1次,連續3次血壓的平均值作為治療前的基礎血壓。治療2個月后,最后3d的血壓平均值作為治療后血壓。對照組給予口服纈沙坦80mg,一天1次;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硝苯地平20mg,口服,一天2次。
1.3 療效標準。顯效:頭痛、頭暈等癥狀消失,治療后舒張壓下降>20mmHg,或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有效:治療后以上癥狀有所減輕患者舒張壓下降10~19mmHg,或<10mmHg但已恢復正常,或收縮壓下降>30mmHg,但未達正常標準;無效:治療后患者頭暈、頭痛等癥狀無改善或未達到上述標準即為無效。
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兩組服藥前后的收縮壓、舒張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聯合用藥組降壓效果明顯優于單獨給藥,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變化(X±S,mmHg)
組別
收縮壓舒張壓
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
對照組162.5±4.4146.9±4.2109.2±2.193.3±2.3
治療組157.4±7.9124.1±2.2110.2±6.384.2±2.7
2.2 治療后兩組的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經過2個月治療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1.4%,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5.2%。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降壓療效比較(n)
組別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
對照組6218242067.74
治療組6225271083.87*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高血壓在中老年人群中是常見病和多發病之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高血壓的治療方法只有藥物治療。針對患者本身的情況不同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確定藥物劑量和給藥頻度,合理規范的進行抗高血壓治療,能夠有效地降低高血壓并發癥發生的幾率。
高血壓的發病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有血管硬化、脈壓差加大、頭痛、頭暈等,有的患者還會并發有程度不同的小血管痙攣。若不能進行及時的治療,有誘發高血壓危象、腦梗死或腦出血的危險。目前治療高血壓往往使用固定、低劑量、聯合用藥的方式來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而且聯合用藥還不容易引起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
纈沙坦是一種新型的口服類非肽類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它能夠抑制血管緊張素Ⅱ與其受體的結合,使血管擴張,有效改善血管及心室的重塑能力,對左心室肥厚有良好的逆轉效果。其在收縮血管、升高血液中醛固酮和兒茶酚胺的含量方面的作用效果,均要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的效果要好。
硝苯地平是1-4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選擇性作用于血管,抑制鈣離子經過鈣通道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對周圍的血管間接的發揮舒張作用,進而降低了血管的外周阻力,發揮降壓作用。該藥相對于β受體阻滯劑,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一般不會誘發心衰、哮喘等不良反應,也不會引起脂質代謝和葡萄糖耐受性的改變。減少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腦、腎等器官發生并發癥的關鍵就是控制其血壓的正常平穩,防治血壓的劇烈波動,硝苯地平發揮降壓作用的時間較長,副作用小,患者有較好的依從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患者進行治療,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好轉,血壓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說明這兩種治療方案有效可行。但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單用纈沙坦的對照組,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的發生。因此,聯合應用纈沙坦和硝苯地平治療老年高血壓安全、有效,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永洪,車照領,吳少萍.纈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73)
[2] 倪淑芬.擷沙坦與硝苯地平緩釋片治療老年性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臨床觀察[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1,5(11)
[3] 張瑞佳,郁敏.社區門診非洛地平聯合纈沙坦治療高血壓83例臨床分析[J].藥物與臨床,2011,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