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對1例川崎病巨大冠狀動脈瘤伴血栓形成溶栓的觀察與護理。認為伴冠狀動脈改變的川崎病患兒應避免劇烈活動、保持大便通暢,同時給予心理關懷。尿激酶、肝素鈉、華法令聯合用藥溶栓時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凝血功能、血栓大小的動態變化,藥物不良反應出血的觀察,血栓脫落致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發癥的觀察。
關鍵詞:川崎病 血栓 溶栓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11-01
川崎病是一種急性發熱性疾病,主要見于兒童,主要病理改變是全身性小血管炎,尤其是冠狀動脈,出現冠狀動脈擴張、狹窄或冠狀動脈瘤,可以繼發血栓形成或猝死,后期可發展成缺血性心臟病[1]。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2011年7月,本院心血管內科收治1例川崎病巨大冠狀動脈瘤伴血栓形成患兒,經尿激酶聯合肝素鈉、華法令溶栓治療,住院9天,血栓未溶解、未脫落,現將護理總結如下。
1 病例簡介
患兒,男,1歲7月,因“確診川崎病1月余,發現冠脈內血栓形成半天”入院,患兒精神好,生命體征平穩,腹平軟,肝肋下未及,神經系統檢查陰性。2011年7月5日心超:左冠狀動脈主干(0.6cm),前降支(1.07cm)及右冠狀動脈瘤樣擴張,左前降支內斑點狀強回聲,血栓形成考慮。7月5日凝血譜檢查:PT 12.3秒,纖維蛋白原(Fib)3.96g/L,APTT 24.7秒,TT 17.2秒,血漿D-二聚體測定88ug/L。予阿司匹林75mg口服QD,尿激酶4400u/kg及肝素鈉30u/kg靜脈泵注3天,每次溶栓前后復查凝血譜均未見明顯延長,第4天開始改華法令1mg口服QD,7月11日復查心超:左冠狀動脈主干(0.47cm),前降支(1.09cm)及右冠狀動脈瘤樣擴張,左前降支內斑點狀強回聲,血栓形成考慮。血栓未溶解、未脫落,出院后繼續服用阿司匹林、華法令,定期復查心超、凝血譜。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介紹病室環境、周圍小伙伴,鼓勵患兒與同室病友交往,取得家長合作,共同安慰患兒[2],注意多休息,避免劇烈活動及哭吵,以防冠狀動脈瘤破裂或血栓脫落,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水合氯醛0.5ml/kg鎮靜。飲食上少量多餐,適當進食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使用開塞露通便。
2.2 溶栓前的護理。
2.2.1 護士培訓。用藥前加強護士的培訓,包括尿激酶、肝素鈉的作用機制、不良反應、注射方法,對病情的觀察、并發癥的觀察及急救應對措施。
2.2.2 心里護理。患兒病情重及預后差,患兒家長難以接受,護士應耐心細致講解抗凝治療的必要性、療效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要關心、體貼、同情患兒,動作要穩、準、輕、快,以增加患兒及家長的信賴。
2.2.3 靜脈穿刺。靜脈使用尿激酶時,要求做到靜脈穿刺一次成功,以免造成穿刺局部出血或血腫。
2.2.4 檢查凝血功能。用藥前后定期檢測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時間是否小于2陪延長時間,注意血小板計數。
2.3 溶栓期間的觀察和護理。
2.3.1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持續心電監護,嚴密監測患兒血壓、心率、心律、呼吸、體溫的變化。
2.3.2 藥物不良反應的觀察。出血為尿激酶使用后的主要并發癥,觀察皮膚粘膜有無新鮮出血點,靜脈穿刺點有無滲血或出血。有無頭痛、噴射性嘔吐、煩躁不安等顱內出血癥狀,有無血尿、嘔血、黑便等柏油樣便等內臟出血癥狀[3]。觀察面色、神志、末梢循環、尿量的變化。仔細聽取家長及患兒的主訴,如有出血傾向,立即報告醫生,并適當備各種止血藥,大出血時立即停止溶栓治療[4]。抗凝藥物阿司匹林、華法令、肝素鈉等使用期間均應密切觀察有無出血、鼻出血等傾向,動態觀察血小板變化。
2.4 并發癥的觀察。觀察有無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栓塞等并發癥的發生,一旦出癥狀即使配合醫生做好相應處理[5]。嬰幼兒可見胸痛、心律失常、四肢濕冷、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煩躁不安、甚至暈厥等。該患兒未出現上述并發癥。
2.5 出院指導。向家長解釋阿司匹林、華法令要按時、按量服用,指導家長學會對皮膚粘膜、內臟出血癥狀的觀察。盡量避免玩尖銳玩具,防止皮膚破損。注意休息,避免劇烈哭吵及活動,多吃蔬菜,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遵醫囑定期復查心超、凝血功能。
3 護理體會
在該患兒的護理中,尤其要注意溶栓過程中血栓大小、凝血功能的動態變化,出血不良反應的觀察,栓塞、冠狀動脈瘤破裂等并發癥的預防及病情觀察,做好病情突發變化的應對準備。認真做好川崎病患兒的護理,動態監測病情變化,減輕患兒痛苦,促進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任志敏,孫為勤.兒童川崎病臨床及冠脈損害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4):130-131
[2] 顧櫻枝.2例川崎病的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詢,2011,3(2):129
[3] 陸亞紅,張健,孟國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靜脈血栓形成的觀察與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1,10(3):228-229
[4] 王鳳娥,李玉俠.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后的護理[J].天津護理,2010,18(1):28-29
[5] 趙全敏,張靈.心肌梗死的溶栓護理[J].中外醫療,2009,26: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