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或肢體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常見臨床表現,使腦卒中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腦卒中的康復不僅要靠各種康復治療,很大程度上也依賴于康復護理、治療的繼續和鞏固。因此,腦卒中的康復護理對實現腦卒中患者的康復總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護理人員運用護理知識和技能,對患者及家屬提供專業指導,有目的、有計劃地采取干預護理措施,使腦卒中患者能夠順利進行社區康復訓練,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得以康復。
關鍵詞:社區 康復護理 腦卒中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21-02
腦卒中是一組急性起病的腦部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又稱急性腦血管病,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驟、伴隨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1]。早期介入康復護理,可以顯著提高各種后遺癥的恢復率??祻妥o理是在康復醫學理論指導下,圍繞全面康復的目標,護理人員密切配合醫生及其他康復專業人員,運用綜合護理理論技術,幫助康復對象盡快康復,從而提高生活質量的專業護理?,F將本中心康復護理方面的經驗總結如下:
1 康復護理在患者肢體功能康復上的應用
當患者的生命體征得到穩定后便可進行肢體功能康復鍛煉,護士應及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早期肢體功能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對患者及家屬做肢體運動示范性指導。
1.1 腦卒中患者偏癱急性期的護理。護士在積極配合醫生搶救、密切觀察病情的同時,讓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動靜相互結合;定時給患者更換體位,做好患者口腔、皮膚護理,預防壓瘡;保持肢體的功能位,維持關節活動范圍,防止肌肉關節攣縮,采用較為輕柔的手法,從遠心端至近心端,有節奏地按摩;幫助和指導患者進行肢體關節多方位的活動,幅度應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則,以促使氣血調和,經絡通暢,關節滑利。注意將踝關節置于90°,避免足下垂。護理時應從肩胛處托扶患肢,避免用力牽拉患肢造成肩關節軟組織損傷和疼痛。對便秘患者可給予緩瀉劑,避免強烈刺激,以免加重病情。
1.2 腦卒中患者偏癱恢復期。患者病情穩定后,可加強肢體功能鍛煉,指導患者患肢做主動運動,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緊張度,活躍循環、呼吸等系統的功能。在協助被動活動的同時,鼓勵患者主動訓練,如屈肘關節、內收肩關節、伸膝關節和髖關節及運動足趾關節,逐步達到能抬動癱瘓肢體;鼓勵患者練習翻身及移動身軀,訓練時可用健側手抓住床邊、床欄,或由家屬協助練習坐起。隨著病情好轉、肌力的恢復,逐漸延長鍛煉時間,做好坐起訓練、站立訓練、徒手訓練等;在進行鍛煉時應注意防止患者跌倒使病情加重。
1.3 腦卒中患者偏癱后遺癥期?;颊咴诖似诓煌潭鹊亓粝赂鞣N后遺癥,如肌力減退、共濟失調、姿勢異常等。次期要利用患者殘余功能強化訓練,以防功能進一步退化。對患者進行自理生活指導,使患者最大限度實現生活自理。對患者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指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及其后遺癥,對長期臥床不起的患者,要指導家屬采用正確的護理方法,預防壓瘡、感染等并發癥[2]。
2 腦卒中患者心理康復護理
心理狀態影響人的情緒反應,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康復治療的效果。心理護理是康復護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護理人員耐心、細致[3]。因此護士在腦卒中的心理康復過程中應迅速了解每一位患者心理及病情,幫助患者適應醫院的環境,建立新的人際關系,調動患者康復鍛煉的主觀能動性。
2.1 腦卒中急性期?;颊咭蛲蝗换疾?,心理問題較多,常表現為焦慮、易傷感、易激惹。護士要利用鼓勵、暗示、支持、疏導等方式對其進行心理調節,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與積極配合康復治療的信心[4]。護理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分析其思想變化,制定最貼切的護理計劃,恰當解釋患者病情,消除患者悲觀情緒。鼓勵患者進行主動鍛煉,盡可能讓患者接受自己喜歡、依賴的治療,這樣能使患者產生自我慰藉,并能極大提高治療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障礙的康復。
2.2 腦卒中恢復期。心理護理是腦血管病患者進行其他康復治療的條件。護士應指導患者和家屬主動參與康復訓練,協助做好生活護理,如擦澡、洗腳、修剪指甲等。對患者進行語言安慰,關心體貼患者,增強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消除焦慮抑郁心理。盡量幫助患者擺脫孤獨的境地,督促親屬按時到醫院探視,明確答復患者提出的有關病情問題,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正確的認識。學會看懂患者的手勢來代替語言的表達,要通過患者的面部表情,舉止行為了解患者內心活動,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護士在與患者接觸時,必須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語氣、語調,積極主動地為患者提供服務,避免不當的言行對患者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2.3 腦卒中慢性期。腦卒中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轉歸常常存有顧慮,護士對患者要耐心開導,鼓勵患者擺脫自卑的困擾和沖破固執屏障。對家屬要詳細解釋,并強調康復訓練的好處和不鍛煉的嚴重后果,只有堅持不懈地治療與鍛煉,才能達到康復的目的,并列舉成功的患者,使患者及家屬樹立起信心。
3 腦卒中患者語言康復的護理
語言功能喪失是腦卒中患者常見癥狀,護理中要加強患者日常用語的訓練,對患者開口講話加以鼓勵,稍有進步就予以贊揚,以增強患者信心。與失語癥患者談話時力求簡練、通俗易懂,言語要慢,對患者的話語要認真傾聽,并用肢體語言予以反饋。與伴有認知障礙的患者談話時,應手勢、實物或圖片進行配合以使患者理解。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接受及時的康復訓練,能加速腦側支循環的建立,促進病灶周圍組織或健側腦細胞的重組或代償。腦卒中后患者肢體恢復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康復鍛煉,容易產生關節畸形、攣縮、肌肉萎縮而導致殘疾。早期介入康復護理,能夠為患者各種功能恢復打下良好的基礎,有效降低神經功能殘疾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使之回歸家庭或重返社會。
參考文獻
[1] 李金萍,丁海敬,劉增軍,吳晶晶.腦卒中患者的護理體會[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9(06)
[2] 陳敏.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影響[J],黑龍江醫學,2011(07)
[3] 張海容.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學,2011(01)
[4] 梁耀章.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焦慮情緒及預后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