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點及對疾病的影響,尋求切實可行的護理對策。
方法:通過對1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觀察,分析其心理特點,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
結果:1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沒有發生急性并發癥及不良事件,對于病人不同的心理問題,實施不同的護理和干預,對糖尿病的代謝控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結論:心理問題對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都有一定的影響,心理護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常規治療效果,能夠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老年糖尿病患者 心理分析 心理護理 護理對策 并發癥 生活方式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28-02
近年來糖尿病在全球呈上升趨勢,而我國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老年糖尿病患病率上升尤為突出,糖尿病患患者數已位于世界第一,58-80歲為糖尿病患病高峰年齡段。[1]通過對1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心理社會因素的護理干預,提高了治療效果,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收到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從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住老年糖尿病患者116例,其中男性51例,平均年齡66.8歲;女性65例,平均年齡73.8歲。糖尿病史6個月—31年,獨居48例,與子女一起居住的68例,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壓38例,糖尿病性心臟病29例,糖尿病性腦血管病15例,糖尿病腎病10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13例,糖尿病合并眼底病變1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和并發癥。
2 心理問題
2.1 焦慮、恐懼、抑郁、思慮過度。有些患者得了糖尿病后思想負擔重,因為知道了這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是不可治愈的疾病,每天憂心重重,擔心治療效果,能不能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給自己帶來身體上的損害和痛苦怎么辦?一輩子吃藥、打針怎么辦?又擔心拖累了子女,整天焦慮不安,對疾病的治療很不利。
2.2 易怒、煩躁不安。有些患者剛開始不能接受得病的現實,心煩意燥,而又對糖尿病知識缺乏了解,希望吃藥就能根治,如果病情沒有得到控制甚至出現并發癥,就煩躁不安,脾氣暴躁,不利于疾病的治療。
2.3 傷心易泣,灰心失望。有些病程長、并發癥多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長期治療,需要堅實的經濟基礎,而那些經濟條件不好,沒有醫療保障的病人,就容易悲觀失望,對治療不配合,對未來失去信心,對疾病的治療很不利。
2.4 認知感知功能障礙。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齡和疾病的因素,同時機體的衰老,記憶力和理解力均有所下降,視力和聽力也有所衰退,加上伴有不同程度的各種并發癥,造成認知和感知功能障礙,還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對疾病知識的缺乏了解,被小廣告、偏方、祖傳秘方等所迷惑,阻礙正常的治療,對疾病的治療很不利。
2.5 無所謂心理。有些患者文化水平低,對疾病知識缺乏了解,而且患病初期,常常沒有癥狀或癥狀輕微,對身體沒有大的影響,甚至他們否認自己有病,不愿意改變他們原有的生活方式,不配合治療,采取無所謂的態度,對疾病很不利。[2]
3 護理對策
3.1 做好健康宣教。剛入院時做好入院宣教,向患者講解有關糖尿病的知識,讓患者知道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是與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的疾病,其最主要的危害是糖尿病引起的各種急慢性并發癥,而且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甚至喪失生活能力。目前尚無法根治,定期監測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相關指標,及時發現并發癥產生的跡象,盡早消除隱患,就能避免危險發生。
3.2 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給予不同的心理指導。
3.2.1 焦慮、恐懼、抑郁、思慮過度。要耐心、詳細的給患者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調整生活方式,自我約束,就會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身體上的損害也隨之減少,就會自己照顧自己,少拖累家人,經濟上花費也少,生活質量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3.2.2 易怒、煩躁不安。給病人以語言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顧,告訴患者糖尿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過程,而不是藥到病除,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讓患者以一個平穩的心態配合治療。
3.2.3 傷心易泣,灰心失望。了解分析他們的思想動態,換位思考,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困難,鼓勵患者的子女或親友學習有關糖尿病的知識,和患者一起戰勝疾病,讓患者感覺處在溫暖的大家庭中,不再孤單,沒有被社會和家庭拋棄,從而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
3.2.4 認知感知功能障礙。多與患者聊天,告訴患者生活中不要急躁,聽力不好的患者,讓其家屬買助聽器,視力不好的患者買眼鏡,讓患者以一個平和的心態配合治療,不要相信小廣告、偏方、祖傳秘方,要相信科學、相信醫學,積極配合治療。[3]
3.2.5 無所謂心理。對此類患者講解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和發展趨勢,使患者意識到并發癥給身體帶來的損害和痛苦,要自我約束自己,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消除無所謂心理,積極主動配合治療。
3.3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多與患者溝通,耐心解答問題,鼓勵和支持,使病人重新樹立自信,積極配合治療。
綜上所訴,老年糖尿病是一種心身疾病,我們要了解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給予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使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張雯雯,吳靈修.老年糖尿病人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療前沿,2009(20):90
[2] 于麗華.老年糖尿病患者85例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23):218
[3] 李孝華,盧潔荷.老年糖尿病的護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0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