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保證患兒安全、舒適、順利、無痛苦的接受胃鏡檢查。
方法:通過使用無痛胃鏡診治新技術及認真地做好無痛胃鏡檢查患兒的術前心理護理,術中熟練的護理操作配合及嚴密觀察病情,使小兒纖維胃鏡檢查的工作順利進行。
結果:200例小兒均順利安全完成胃鏡檢查或治療,檢查后無檢查過程的回憶,無明顯不適,無并發(fā)癥。
結論:無痛胃鏡檢查是一種舒適、安全、無不良后遺癥的診療手段,特別適合于不合作、對胃鏡檢查有恐懼的兒童的上消化道檢查或治療。
關鍵詞:無痛胃鏡檢查 小兒護理 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31-02
胃鏡診療對小兒消化系統(tǒng)疾病診治是最為準確有效的手段,但胃鏡診療是一種生理性及心理性應激源,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時可導致一系列生理反應,如緊張、焦慮、恐懼、心率加快等,肌肉緊張導致分解代謝加快,甚至可能發(fā)生心跳驟停等并發(fā)癥[1]。患兒接受胃鏡檢查有一定的困難,尤其是對14歲以下的患兒更是恐懼、哭鬧,無法配合,不能順利完成胃鏡的檢查。無痛胃鏡即靜脈麻醉胃鏡,是在胃鏡檢查過程中經靜脈給予患兒適當?shù)穆樽韯?,使患兒在安靜、舒適、無痛苦的狀態(tài)下完成胃鏡診治的一種新技術[3]。并從生理、心理、環(huán)境、撫觸、配合技巧等方面提供的舒適護理措施,在診療中給予適時的舒適護理,使用無痛胃鏡診治新技術能更好更順利地完成診療過程。2010年10月~2012年3月,對200例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患兒使用適當麻醉鎮(zhèn)定劑,并結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及護理配合,使患兒在安靜、舒適、無痛苦的狀態(tài)下順利完成檢查?,F(xiàn)將護理與觀察的方法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0年10月~2012年3月,接受無痛胃鏡檢查的小兒共200例,年齡1.5~14歲,其中男84例,女116例。各年齡組分組如下(其標準按兒科學年齡分組[2]):1.5~3歲44例;~7歲73例;~14歲83例,上腹痛或臍周痛125例(62.5%),黑便5例(2.5%),納差、消瘦26例(13%),嘔吐44例(22%),患兒均有2個不同的原因。檢查均1次完成,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確診率100%。
2 護理配合
2.1 術前準備。
2.1.1 心理護理。由于小兒在生理、心理、病理及解剖等方面與成人有很大的差異,小兒胃鏡檢查較成人更顯困難。因此,做好心理護理,從而取得小兒的配合是小兒胃鏡檢查成功的關鍵。首先要做好家長的心理護理,給予心理疏導,有些家長比患兒還緊張,這就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我們首先向家長介紹一些有關疾病的常識、檢查方法、目的、重要性及操作醫(yī)生的醫(yī)療技術水平,必要時請已做完檢查的患兒及家長做現(xiàn)身解釋,進行經驗交流,以消除顧慮,增強信心。對于受檢兒根據(jù)不同年齡心理特點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4歲以內的小兒,由于存在分離性焦慮[4],可讓家長在胃鏡檢查前陪同,讓患兒有安全感,消除家長的思想顧慮及患兒的恐懼感,爭取家長的理解及患兒的配合。護士使用鼓勵性語言,與該患兒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小兒的信任,使其能聽從護士的安排。4歲以上的小兒,要耐心誘導,有語言交流能力的患兒首先進行年齡、學校等生活方面語言交流,以消除患兒對環(huán)境、醫(yī)生的恐懼,采用教育、勸導、說服、啟發(fā)、鼓勵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檢查、消除恐懼、主動配合。檢查過程中根據(jù)小兒哭鬧、面色、反應、語言、行為等情況進行分型。配合型:表現(xiàn)為安靜稍緊張,能按指引配合;恐懼型:表現(xiàn)為哭鬧、面色稍白,表情緊張,給予耐心引導,能取得配合;抗拒型:表現(xiàn)為哭鬧、面色白、勸之不止,甚至會采用打、踢、跑等各種行為,很難取得配合。根據(jù)不同年齡及其表現(xiàn)進行心理護理和引導,克服其恐懼及抗拒情緒,提高配合率和檢查成功率。
200名患兒根據(jù)不同年齡心理特點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大部分消除心理障礙,配合檢查。見表1。
表1 200例小兒心理分型針對性實施心理護理結果
類型表現(xiàn)例數(shù)心理護理清除心里障礙例數(shù)百分比(%)
配合型安靜稍緊張47進行心理疏導指引配合47100
恐懼型哭鬧、緊張90耐心引導8898
抗拒型哭鬧、勸之不止63耐心、細致鼓勵性語言6095
2.1.2 儀器與藥物準備。OLYMPUS LUCER^CV-260系列胃鏡、多功能心電監(jiān)護儀、氧氣、面罩、口咽通氣管、簡易呼吸囊、氣管插管器械、中心負壓、吸痰管、活檢鉗,以及藥物: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號2110909)、丙泊酚(北京費森尤斯卡比醫(yī)藥有限公司,批號10E18048)、氯安酮、阿托品、麻黃素等藥品,器械按常規(guī)進行連接,保證各儀器正常運行。
2.1.3 患者術前準備。
2.1.3.1 術前一天晚不宜過飽,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8時后禁食,術前4~6h禁水、禁止服藥,保證胃有效排空。
2.1.3.2 術前做好解釋工作,首先向家長介紹胃鏡檢查的重要性及優(yōu)點,通過胃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胃腸道壁內面上的異常變化,精確測定病灶的深度,鉗取活性標本以作病理檢查,作尿素酶測定以了解Hp感染情況等。纖維胃鏡使用方便,確診率高,具有其他檢查所無法替代的直接效果,我院使用的胃鏡是OLYMPUS GIF—XP260型小兒纖維胃鏡,其直徑為6.5mm。使用很安全。同時向家長講清術中、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從理論上講,兒童上消化道內鏡檢查可引起損傷、穿孔、氣道阻塞等并發(fā)癥,但因食管的可擴張性,使用7mm之內胃鏡是安全的,以取得家長的配合。由于胃鏡檢查在客觀上存在一些少見的穿孔(0.03%)、出血(0.03%)等合并癥,在胃鏡檢查前家屬需在內鏡檢查同意單上簽名。
2.1.3.3 使用無痛胃鏡診治新技術,讓患兒在短暫的睡眠狀態(tài)下安全地進行胃鏡檢查,患兒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及不良后遺癥,檢查完畢很快就能蘇醒。減少了患兒因痛苦而不自覺燥動引起的機械損傷,避免了因刺激植物神經,造成屏氣、血壓、心率改變等帶來的機體影響。因為全麻會抑制呼吸,會給這些患兒帶來一定危險。所以在選擇做無痛胃鏡前,先了解患兒的有關病史,評估重要器官功能狀況,家長一定要將患兒的健康狀況(包括先天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咳痰等肺部疾病、睡眠呼吸暫停及自然狀態(tài)下血氧飽和度<90%、上消化道出血、藥物過敏、精神病、重癥肌無力等[5])詳細如實地告訴醫(yī)生。跟患兒家屬說明靜脈麻醉胃鏡可出現(xiàn)的相關情況,待患者家屬認可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方開始麻醉前的準備。另外,麻藥劑量的配備是麻醉師根據(jù)患兒的身高、體重等情況來定的,而胃鏡檢查結束患兒很快就會蘇醒,在剛剛蘇醒時可能會有頭重腳輕、頭暈等癥狀,需休息一會兒才能恢復正常,所以決定去醫(yī)院做無痛胃鏡檢查,最好有家屬陪同,以防意外。
2.1.3.4 術前用藥。在術前10~15min給予口服小兒胃鏡潤滑膠10ml(鄭州瑞康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豫食藥監(jiān)械(準)字2009第2230025號),囑患兒在咽喉部含漱然后徐徐咽下,增強局麻效果并潤滑局部,可減少咽喉部因受刺激而引起的惡心嘔吐,并含有去泡劑可減少泡沫黏液對內鏡觀察的干擾。用藥前應詢問患者有無麻醉過敏史,如對麻醉藥物過敏或對多種藥物過敏可不予麻醉。
2.2 術中配合。
2.2.1 按常規(guī)胃鏡操作擺好患兒取左側臥位,松開領口及腰帶,兩腿自然屈曲,頭下睡一軟枕,注意在推注丙泊酚前戴好口墊,避免麻醉后無法戴入口墊。給患者安上監(jiān)護儀、吸氧,觀察其血壓、心率、呼吸、氧飽和度等情況。
2.2.2 建立有效靜脈通道,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盡量選擇彈性好、暴露明顯、無破損、無炎癥、易固定的大靜脈作為注射部位,必須確保輸液通暢。因丙泊酚對血管有刺激作用,有的患兒在麻醉過程中有躁動,使用套管針,需固定好輸液部位,防止針頭滑出血管外,造成外滲影響檢查。麻藥劑量的配備是麻醉師根據(jù)患兒的身高、體重等情況來定的,常規(guī)用藥以及根據(jù)不同病情不同用藥。觀察血氧飽和度變化,中流量吸氧。根據(jù)患者的睫毛反射消失、四肢肌力以及胃鏡檢查進度嚴格掌握用藥量。
2.2.3 進鏡準備。進鏡前檢查口墊是否固定恰當,監(jiān)測血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及時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即可開始進鏡檢查。
2.2.4 術中配合。醫(yī)生插鏡時,護理人員站在患兒的右側,鏡至咽喉部時,用手托起患者下頜,以助胃鏡迅速通過咽喉部減少刺激,并有利于伸直氣道、防止舌根后墜。術前均用丙泊酚、芬太尼做基礎麻醉,其優(yōu)點是起效快,維持時間短,病人蘇醒快,蘇醒后反應良好,無明顯副作用,其缺點是:推藥速度過快,用量大或敏感的病人可致循環(huán)及呼吸系統(tǒng)功能抑制造成血壓下降,心率減慢,氧飽和度下降[6],術中護士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神志情況等,如有異常立即報告醫(yī)生以便及時處理,本組有7例患兒血氧飽和度一度下降至90%以下,我們首先檢查氧管是否脫落、通暢,及時清除口腔、咽喉部分泌物,使用抬頜壓額法伸直氣道,效果不明顯者,馬上接上呼吸囊,加大氧流量,經過上述處理,患兒血氧飽和度在30~80秒升至98%~100%。
2.2.5 取活檢時的配合。當醫(yī)生取活檢時,護士在固定牙墊的同時,右手食指、中指挾緊胃管,以固定活檢部位。將所取標本放入預先準備好的10%福爾馬林液中固定,封好瓶蓋,寫好姓名,送病理科檢查。退鏡前注意觀察取活檢處有無出血現(xiàn)象,如出血較多用生理鹽水加去甲腎上腺素。
2.3 術后護理。
2.3.1 出鏡完畢時,再次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心率、脈搏、血氧飽和度神志情況等,輕拍患兒肩膀判斷是否轉醒,待完全清醒后,護理人員及時取下口墊、清理分泌物等,囑患者暫時勿吞唾液,頭偏向一側,以防嗆咳,臥床觀察15~30分鐘,如血壓、血氧飽和度、血壓任何一項不穩(wěn)定或自訴頭暈目眩者,留觀時間應相對延長并繼續(xù)吸氧,直至血氧飽和度、心率平穩(wěn),意識完全清楚,能準確應答,定向力清晰,運動能力恢復良好,方可由家長陪同回病房或離開醫(yī)院,并交待檢查后注意事項:3小時內禁止騎車或開車,禁止從事高空作業(yè)。
2.3.2 少數(shù)患者檢查結束后咽部有異物感,囑患者用生理鹽水漱口或口服西瓜霜含片,以減輕咽喉不適:
2.3.3 并發(fā)癥的觀察。注意有無劇烈腹痛,嘔血、黑便等一經發(fā)現(xiàn),及時報告醫(yī)師,配合處理,本組病例無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檢查1小時后方可進流質飲食,做活檢者當日進軟食。
2.3.4 健康教育。教育小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按時服藥,科學安排作息、鍛煉、飲食、學習,同時鼓勵小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 小結
無痛胃鏡檢查的無痛苦性,相應擴大了小兒胃鏡檢查的適應癥,保證患兒安全、舒適、順利、無痛苦的接受胃鏡檢查或治療,內鏡醫(yī)生操作起來更快捷、更準確。丙泊酚、芬太尼是短效麻醉藥,由具有麻醉資格醫(yī)師執(zhí)行及監(jiān)測,可解除胃鏡檢查時患兒的痛苦反應,對精神緊張、操作費時、難度大的胃鏡檢查尤為實用。在檢查前做好心理護理,減輕恐懼感,在檢查前、中、后正確應用護理程序,解決患兒術前、術中、術后出現(xiàn)的護理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有助于提高檢查的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保證無痛苦胃鏡檢查的順利進行。術后對患者進行正確健康指導及告知術后注意事項,不僅消除了患者的疑慮,而且避免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朱紅梅.小兒胃鏡檢查的舒適護理及體會[J].當代護士(綜合版),2011,6:151-152
[2] 王慕逖.兒科學.第五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3-5
[3] 胡微紅.小兒纖維胃鏡檢查術護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33
[4] 戴曉陽.護理心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114
[5] 羅麗芳,羅笑雁.小兒胃鏡檢查的心理特征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5:12
[6] 秦文麗.2700例無痛苦胃鏡檢查的護理配合[J].中國護理雜志,200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