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在小兒腹瀉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120例腹瀉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60例進行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60例進行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兒在住院期間的舒適狀況。
結果:兩組患兒的哭鬧及睡眠狀況具有顯著差異性。
結論:小兒腹瀉的舒適護理干預,能增強患兒在生理、心理上的舒適程度。
關鍵詞:舒適護理 小兒腹瀉 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34-02
小兒腹瀉,或稱腹瀉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一組臨床綜合征[1]。舒適護理是一種整體的、個體化的、有效的護理模式,使人在心理、生理、社會等方面達到愉快的狀態(tài)或者縮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3]。目的是使人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療,促進早日康復,目前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臨床[4]。本研究旨在探討舒適護理在腹瀉患兒治療過程中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8年2月~2009年2月入住在我科診治,依據(jù)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確診為腹瀉的患兒,并符合全國腹瀉的診斷標準[5]。患兒共12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齡(2.04士1.33)歲,病程7h~5d。對照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齡(2.17士1.19)歲,病程6h~6d。全部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嘔吐、腹瀉、水樣便、蛋花湯樣便,部分患兒發(fā)熱脫水程度Ⅰ~Ⅲ度。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及病情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由專人負責進行身心舒適護理。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哭鬧及睡眠狀況。
1.2.1 生理舒適護理。
1.2.1.1 住院環(huán)境。Cameron認為舒適環(huán)境管理是重要的護理活動,特別對住院病人適宜的聲響、光線、氣味、溫濕度,能提高環(huán)境舒適度[6]。病房應設計獨特,墻壁顏色應絢麗多彩,可在墻壁貼上兒童卡通畫,門窗裝配一些彩帶、氣球等兒童飾物,在病室開設兒童娛樂室等吸引兒童安全的活動設施和玩具,使患兒感覺是來到了一個游樂場,從而消除患兒的恐懼感,此外,工作中要做到“四輕”: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窗輕。
1.2.1.2 護士的儀表。護士首先要給患兒以親切、體貼、純潔、文明的印象,工作服顏色多樣化,佩帶兒童卡通圖章,略施淡妝,充分展現(xiàn)出“天使美”,會使患兒覺得親切可靠,以消除對醫(yī)護人員的恐懼感。
1.2.1.3 皮膚完整性的護理。在實驗組患兒中,我們注意病情的觀察,及時更換臟尿布,保證患兒臀部干燥舒適,再加上部分患兒會有發(fā)熱,應勤喂水,用溫毛巾敷額頭等部位,以減少患兒的煩躁,促進其舒適。
1.2.1.4 精湛的操作技術。注射是患兒住院期間最害怕的事,另外,腹瀉患兒大部分需要補液,因此,護士要最大限度地減輕患兒對注射的恐懼感,使其配合治療。各種無痛技術、靜脈留置針的使用等,可減輕病兒的生理痛苦,從而達到生理舒適。
1.2.2 心理舒適護理。
1.2.2.1 建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兒科的心理干預對象為患兒及家屬,小兒的心理反應根據(jù)其年齡又各有差異。研究顯示,6個月至4歲幼兒對住院診治的心理反應最為強烈,1歲半時反應達到最高峰,以后緩慢減弱。因此,對6個月左右的嬰兒,護士經(jīng)常對他們輕拍、撫摸、摟抱及逗笑,可調(diào)節(jié)其大腦的興奮和抑制過程,產(chǎn)生安全感。6個月至2歲的患兒可以通過講故事及抱、撫摸等親密接觸的行為使其產(chǎn)生信賴感。2歲至4歲的患兒可以采用鼓勵、表揚的手段來增進感情,學齡兒童開始意識到社會和他人的期望,護士用患兒可理解的語言與其交談,并通過與其作游戲、復習功課等,消除由于住院所帶來的不良情緒。
1.2.2.2 護士的綜合素質(zhì)。“以人為本”,“人性化服務”已成為護理服務的熱點內(nèi)容,護士應設身處地地為患兒著想,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患兒。
1.3 評估方法。
1.3.1 哭鬧狀況評估。評估從8am~9pm總的哭鬧時長作為白天哭鬧時長;9pm~次日8am總的哭鬧時長作為夜間哭鬧時長。
1.3.2 睡眠狀況評估。評估從8am~9pm總的睡眠時長作為白天睡眠時長;9pm~次日8am總的睡眠時長作為夜間睡眠時長。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所獲數(shù)據(jù)采用SPSS11.5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管理,本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果
實驗組白天及夜間睡眠時長多于對照組,實驗組白天及夜間哭鬧時長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的舒適性評價結果
項目(單位)實驗組(M±SD)對照組(M±SD)t值P值
白天睡眠時長(h)1.23±0.161.08±0.165.0210.000**
夜間睡眠時長(h)10.09±1.059.54±0.733.3650.001**
白天哭鬧時長(min)3.16±1.233.71±1.28-2.3930.018*
夜間哭鬧時長(min)3.21±0.994.06±2.21-2.7180.008**
注:*P<0.05,**P<0.01。
3 討論
小兒腹瀉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是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和生長發(fā)育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5]。舒適是人類的基本需要[7]。本研究結果表明,在腹瀉患兒中應用舒適護理,使患兒在心理、生理上得到了更多的安全感,實驗組在白天及夜晚睡眠時長明顯長于對照組,在白天及夜晚哭鬧時長明顯短于對照組,這可能由于我們?nèi)娴纳硇氖孢m護理使患兒感覺到醫(yī)護人員的真誠關心,改善了患兒精神和肉體上的舒適性,提供了更多的關愛和照顧,減輕了患兒生理及心理上的不適,,增加了依從性,減少了恐懼感,減少了不配合所導致的躁動,構建了和諧的護患關系,從而改善了哭鬧及睡眠狀況。有利于診療護理的順利進行。因此,舒適護理在腹瀉患兒住院期間的應用效果滿意,減少了小兒營養(yǎng)不良和生長發(fā)育障礙的發(fā)生。
舒適護理是一種重要且有效的護理手段,通過對腹瀉患兒進行舒適護理,可以有效的減輕患兒的哭鬧及睡眠狀況。舒適護理作為主動的服務過程,可使患兒在身心上獲得滿足感和安全感,為治療的順利實施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從而把“以病人為中心,以質(zhì)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宗旨真正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崔焱.兒科護理學(第三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65
[2] 楊麗娜,閻淑芳.舒適護理對癌癥晚期病人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11B):2931~2932
[3] 王倩,陳正香.舒適護理在嚴重脊柱側(cè)彎顱骨重力牽引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8,22(613):1554~1555
[4] 鄭舟軍,吳舟娜,等.舒適護理在腦卒中病人肢體康復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研究,2008,22(3B):692~693
[5] 楊錫強,易著文.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92~301
[6] 韋琴.舒適護理在兒科護理運用的探討[J].全科護理,2004,1(6):46~47
[7] 鄭修霞.護理學基礎[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