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40-02
1 病例資料
某病人,男,60歲,主因發現腎功能異常2年9個月,惡心、嘔吐2月于2012年1月30日入院,入院查體:體溫:35℃,脈搏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壓120/80mmHg,慢性病容,中度貧血貌,雙肺聽診呼吸音粗,叩診心界稍向左下擴大,雙腎區無扣痛,雙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腫,入院后急查血,血結果回報:Hb 81g/L,RBC 2.78×1012/L,WBC 8.7×109/L,Cr 575umol/L,UA 545umol/L,BUN 56mmol/L,K 3.52mmol/L,CO2CP 20.0mmol/L,頭顱CT示:雙側多發性腦梗塞灶,輕度腦萎縮,胸片示雙肺紋理增多,模糊,右側少量胸腔積液。心電圖:竇性心律,Q-T間期延長,電軸左偏。腹部彩超示:肝回聲增粗,雙腎結構不清,彌漫性改變,雙腎囊腫,膽、胰、脾超聲未見明顯異常。血管超聲示:雙側頭靜脈及橈動脈超聲未見明顯異常。初步診斷:慢性功能不全(尿毒癥期),腦梗塞,腎囊腫,于2月4日患者訴手足輕微不自主震顫,右側為著,行走時呈慌張步態,肢體聯帶動作消失,轉身笨拙,入睡后震顫停止。神經內科會診,診斷:帕金森綜合癥。治療方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予多巴絲肼片口服、活血保腎、降尿酸、糾正貧血及鈣磷代謝異常、同時積極控制血壓、抗感染治療。經過治療和護理,5天后患者手足震顫好轉,余癥狀較前緩解。
2 護理要點
2.1 一般護理。由于帕金森病人自主神經系統功能減弱,腸蠕動減弱,缺乏鍛煉以及飲水量減少,往往有便秘和排尿困難,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和規律,固定排便時間,每日1次。鼓勵患者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增加飲水量,食用高纖維素的食物,必要時給予輕緩瀉藥幫助排便。[1]睡前可給予熱水浴、足浴、熱牛奶以幫助睡眠。
2.2 安全護理。病房設施應簡單、固定,光線充足,減少障礙物。病床加用防護欄,以防墜床,并將軟墊立于兩側,以防肢體與床檔碰撞,避免穿有跟或有斜跟的鞋,以防滑倒;配置手杖、走道扶手等必要的輔助設施,呼叫器置于患者的床邊伸手可及處。病人常存在上、下床及翻身困難的情況,應教給病人自己上、下床及翻身技巧,床邊裝置扶手或拉繩,必要時協助病人翻身以及上、下床。有吞咽困難,飲水嗆咳者,應注意防止窒息,如患者進食時抬高床頭,或取半坐臥位,減少誤吸。
2.3 肢體鍛煉。讓病人及家屬了解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病程進展和主要并發癥。鼓勵病人適當的活動與體育鍛煉,早期應堅持一定的體力活動,主動進行肢體鍛煉,四肢各關節做大范圍的屈曲和旋轉等活動,以預防肢體攣縮和關節僵直的發生。步行時抬頭挺胸,兩眼向前看足尖盡量提高、步距不宜過大、轉方向時可分為幾步轉。
2.3.1 放松和呼吸鍛煉。安靜環境,仰臥位,閉眼、深而緩慢的腹式呼吸,呼氣時腹部放松,并想象放松全身肌肉。
2.3.2 口面部肌肉鍛煉。抬眉皺眉、皺鼻、用力睜閉眼、鼓腮、露齒、吹哨、微笑、大笑、舌燥、撅嘴、口齒等,輔以大聲說話、朗誦及唱歌等。
2.3.3 手部鍛煉。手部精細動作鍛煉、練習扣鈕扣、寫字、折紙等日常生活動作。
2.3.4 步態鍛煉。原地踏步、站立位下肢邁步訓練。
2.4 用藥指導。告知病人需要長期或終身服藥治療。讓病人了解常用的藥物種類、用法、服藥注意事項、療效及不良反應的觀察與處理。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表情及步態等,及時發現藥物副作用,注意有無便秘、尿潴留、失眠、譫妄等精神癥狀,發現有異常時重點交班,及時請示醫生停藥和減量,特別對有幻覺、譫妄患者,要有專人守護和定時巡視觀察,確?;颊甙踩乐挂馔馐录陌l生。[2]
2.5 心理護理。病人動作遲鈍,經常產生自卑、憂郁心理,護士應在護理過程中細心觀察收集患者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動,鼓勵病人表達心理感受,針對性的開展個體化心理護理,及時給予正確的信息和引導,指導家屬關心體貼病人,減輕病人的心理壓力,鼓勵病人保持良好心態。
3 小結
通過細致的觀察,耐心的解釋、正確的鍛煉、合理地用藥等干預措施,激發了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求知欲,控制和延緩了病程,減少了并發癥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唐艷娟,曹淑梅,等.老年帕金森患者的臨床護理.護理研究,2011,18:115
[2] 許翠龍.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的安全隱患及護理對策.中國民康醫學,2011,23: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