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門診未婚妊娠婦女行人工流產術的心理狀態及護理干預措施。
方法:選取2008年9月-2011年9月期間在我院門診人流室行人工流產術的未婚妊娠婦女92例,按照門診號進行分組,單號為A組,雙號為B組,每組46例,A組病例在圍手術期進行常規護理,B組病例在圍手術期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措施。
結果:未婚妊娠婦女心理負擔普遍較重,在落實常規護理的同時,在圍手術期實施適當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能大大減少患者的不良心理,從而促使手術的順利進行。
結論:在門診未婚妊娠行人工流產術婦女中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贏得了患者的信任,進而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增強她們的承受力,幫助她們順利度過了手術難關,減低人工流產綜合征的發生。
關鍵詞:未婚妊娠 人工流產 心理護理
Outpatient unmarried pregnant women with artificial abor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Chen Qianping Zhou Huijun
Abstract:Objective:Explore unmarried pregnant women do outpatient abortion techniqu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Select September 2008-September 2011 in our hospital during outpatient poured room do abortion of unmarried pregnant women was 92 an example, and according to the clinic, grouping, order for group A, double number is group B, 46 cases of each group, A group of cases in perioperative routine care, group B cases in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Result:Unmarried pregnant women's psychological burden generally heavier, carry out routine care in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perioperative implement prop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greatly decrease the psychological patients to facilitat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surgery.
Conclusion:n the clinic was unmarried pregnant women do abortion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atient, we won the patient's trust, and to set up the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enhance their endurance, help them smoothly through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induced abortion syndrome.
Keywords:Unmarried pregnant Abortion Psychological care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45-01
目前,由于社會與個人的種種原因,婚前性行為已成為社會上較為普遍的現象,未孕先孕的發生率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未婚先孕選擇行人工流產術的婦女,由于社會、家庭等原因導致的心理壓力會使患者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1]。過去,由于門診人流室每天接診的是“走過場”的門診患者,醫務人員只重視人工流產術本身的治療效果,往往很少關注到患者的心理狀態。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以及創優護理服務的推廣,我們拓寬了對門診未婚先孕行人工流產術患者的護理方法,為其提供全身心的護理服務,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將具體的情況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期間到我院門診人流室行人工流產術的未婚妊娠婦女92例,按照門診號進行分組,單號為A組,雙號為B組,每組46例,其中A組包括29例無妊娠史、17例有妊娠史,年齡主要分布在17歲至28歲之間,平均年齡23.7歲,孕周主要分布在2周至9周之間,平均孕周4.4周;B組包括31例無妊娠史、15例有妊娠史研究對象,年齡主要分布在18歲至26歲之間,平均年齡24.2歲,孕周主要分布在1周至9周之間,平均孕周4.7周。所選取對象的自然資料,不具有統計學差異,可以在分析研究過程中進行比較。在接受治療前,所有患者都經過了相關的臨床檢查之后予以確診。
1.2 干預方法。
1.2.1 護理措施。A組受術者在圍手術期進行常規護理,術前、術中不加解釋和說明。B組受術者術前、術中、術后進行心理護理:①術前以消除受術者恐懼、緊張心理,穩定情緒為主。向其說明人流術是一種安全簡單的小手術,告知手術步驟及注意事項;介紹術中、術后感受,使其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消除緊張、恐懼心理,樹立信心,以提高對手術的耐受性。②術中以減輕受術者心理負擔,提高疼痛閾值,降低痛苦為主。運用暗示、轉移、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減輕受術者的心理負擔;經常詢問受術者的感受,并告知其配合方法;行擴宮、吸宮時護士觸摸受術者的手,囑其作深呼吸,幫助受術者擦汗等,以減輕其疼痛。③術后護理人員協助受術者放置會陰護墊,由人流室手術床護送入留觀病床1h,并經常巡視,注意觀察有無腹痛及陰道流血情況,對受術者術后可能出現的不適予以解釋,并指導其術后休息、用藥、飲食、排便、性生活等注意事項。耐心做好節育衛生知識宣教,指導受術者今后選擇適宜的避孕方法。
1.2.2 調查方法。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2],在承諾不記姓名、嚴格保密的前提下對選取對象在人工流產后進行自評。
1.3 數據處理。在研究的整個過程中得到相關數據,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數據處理系統予以處理,當P<0.05時,可以認為有明顯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經過臨床對比實驗研究后證明,B組受術者在圍手術期內出現不良心理狀態的人數明顯少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相關心理狀態評價指標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和并發癥的人數明顯少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手術前后的生命體征變化幅度明顯小于A組患者,且差異具有非常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心理狀態情況比較[n/(%)]
組別例數(n)緊張抑郁焦慮恐懼
A組469(19.6)10(21.7)8(17.3)6(13.0)
B組463(6.5)2(4.3)1(2.1)1(2.1)
P值<0.05<0.05<0.05<0.05
表2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的相關心理狀態評分變化比較(分)
組別時間SDSSAS
A組護理前62.31±3.1862.49±4.52
護理后56.46±4.4258.16±3.33
B組護理前63.14±2.9262.64±3.68
護理后34.47±3.8541.28±4.08
3 討論
人工流產手術簡稱“人流”,是指在孕10周以內的妊娠用人工的方法終止妊娠的手術流產,是終止妊娠的有效措施。雖說人工流產手術是較小的手術,但它存在著潛在的危害,流產可導致不完全流產、貧血、感染不孕、習慣性流產、月經失調、子宮穿孔、宮腔積血、子宮內膜異位癥、人工流產綜合癥等。因此,多數人要采取人工流產的方法結束妊娠。人工流產術不僅是身體上的創傷性刺激,而且還帶來一定的心理沖擊。由于未婚妊娠婦女在個人主觀行為及心理調節上存在差異,患者往往會產生不良的心理,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緊張、抑郁、焦慮、恐懼等心理情緒。針對未婚妊娠婦女行人工流產術者的心理反應,在人工流產圍手術期實行針對性的心理指導,并對她們進行必要的知識宣傳教育,她們的不良心理狀態將大大改善,使其在最佳狀態接受手術,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減少她們術中痛苦和減少手術并發癥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陸薈全,范素紅.音樂對無痛人工流產患者術前焦慮程度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3):204-205
[2]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