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和探索嚴重外傷的臨床特點和護理對策。
方法:對我院2005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8例嚴重外傷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進一步加強急診搶救護理培訓,改善急救體系,全面提高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急診 嚴重外傷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55-01
為進一步研究和探索急診外傷特點,對護理特點進行研究。對我院2005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08例嚴重外傷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護理策略,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所有508例嚴重外傷患者,全部符合危重病患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320例,女性患者188例。男女比例為1.7∶1,患者年齡為4-79歲,平均年齡42.1±11.3歲。說有病患中有死亡31例,病死率6.1%。
2 急救和護理
2.1 病情評估。嚴重外傷患者一般病情均比較危重,因此在患者到達醫院后,應立即對患者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查清患者以往病史以及外傷原因,防止出現漏診和耽誤診療的情況。
2.2 進行生命體征監測。監測的重點應放在患者血壓、呼吸、心率、意識等情況上,同時應對患者的尿量變化進行認真監測,并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變化情況。隨時觀察病患傷員面色以及患者呼吸、嘔吐物和分泌物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進行處理。
2.3 呼吸護理措施。首先應確保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尤其對于墜落傷和擠壓傷患者應特別注意保持呼吸通暢,由于此類病患存在肺挫裂傷出血以及胃容物返流導致呼吸道出現阻塞,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會造成患者窒息死亡。為此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呼吸道清理,全面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同時要對患者給予吸氧護理,必要時應酌情進行氣管插管并盡快開放靜脈通道,保持患者基本體征的穩定。
2.4 處理致命創傷。急診搶救嚴重外傷多在傷后1-2h出現早期死亡期。此類患者多為多種損傷合并,例如胸部損傷和顱腦損傷;骨折合并臟器破裂。在搶救過程中,要將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尤其是對于顱腦外傷應給予特別重視,一旦發生腦疝現象要馬上進行優先處理,發現顱腦外傷患者血壓出現下降現象,應首先考慮到是否并發內臟損傷。對于胸部外傷患者要盡早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血容量不足問題,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血氣胸和張力性氣胸情況,并檢查患者是否有膈肌破裂以及多發性肋骨骨折等情況。對于腹部外傷患者,應盡快判定是否有內臟出血和穿孔等嚴重病癥,并及時安排進行手術。對于脊柱嚴重損傷的病患,不能輕易進行搬動,禁止對患者頭部進行轉動,防止再次傷及脊髓。
2.5 糾正休克現象。應第一時間迅速建立兩條靜脈通路,其中一條靜脈通路用于給患者快速補充血容以及藥物治療,另一條靜脈通路用于及時抽血進行各項血液檢查。過程中,還應注意控制外出血,并及時進行清創止血,為患者留置導尿,并對患者每小時尿量進行記錄。患者一旦出現休克,要做好棉被保暖,但不能進行熱水袋和電熱毯等體表加溫,防止因皮膚毛細血管擴張造成內臟血流向體表,盡可能的保證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液供給。
2.6 處理多發傷。在急診搶救嚴重外傷早期搶救中要對多發傷給予密切關注,依照腦、胸、腹、四肢的先后順序進行處理。首先要搶救患者生命,期間醫療護理人員應在做好輸液輸血以及生命體征監測工作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積極協助醫師做好搶救的各項工作,配合醫生完成好胸腹腔穿刺、X線檢查、B超檢查等項工作,如果病患需要進行CT、MRI等檢查的時候,要提前進行聯系,并護送患者完成檢查。
2.7 心理護理。由于意外嚴重外傷的打擊和病痛,常常會給患者帶來恐懼和焦慮心理。在護理過程中,應幫助患者建立與傷病抗爭的信心,使其提振精神。期間護理人員應有正對性地向患者傳導當前醫療技術的發展情況,提升患者對治療康復的信心。很多意外嚴重外傷家屬由于對傷情及治療情況缺乏了解,承受能力會較低,往往容易出現過激舉動。護理人員應給予其必要的解釋和心理疏導,穩定患者及家屬情緒,使其能夠更好地配合治療。
3 討論
根據相關資料研究統計,在意外嚴重外傷的類型中,顱腦外傷占的比例高,其次為骨折傷和多發傷。而意外嚴重外傷導致死亡的原因中顱腦外傷也居首位。根據意外嚴重外傷的特點,急診護理人員應進一步提高緊急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發生率和病死率都較高的顱腦外傷等應進一步提高救治護理水平,構建快捷的臨床護理路徑。研究表明意外嚴重外傷患者在入院后的1-2小時為最關鍵的救治時期。此時,時間就是生命。為此,院內應開通急救綠色通道,對意外嚴重外傷患者制定規范化、程序性的診治方案,完善速效快捷的急救服務。全面實施緊急的專業化護理工作,盡可能縮短檢查和術前準備時間,提高搶救速度和救治效率。在意外嚴重外傷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醫師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的傷情進行呼吸暢通保持、靜脈通道建立以及進行生命監護監測等,迅速做好各項術前準備工作。
意外嚴重外傷在急診搶救中的比重較高,且具有較高的病死率。這就要求急診工作人員應在救治模式、救治方法、救治質量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不斷完善創傷救治體系,提升護理人員綜合素質,進一步加強意外嚴重外傷護理工作的培訓力度,全面提高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梁小麗.顱腦外傷病人的急診搶救與護理[J].當代護士,2005(09)
[2] 植紹權.急診搶救危重病1140例臨床分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0(08)
[3] 曾筱青.顱腦外傷病人的急診搶救與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