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針刺觀察單純性肥胖的治療。
方法:對單純性肥胖患者50例采用中醫針灸理論辨證施治,分別進行針刺治療。
結果:50例患者中顯效19例,有效27例,無效4例,顯效率為38.0%,總有效率為92.0%;無效率8.0%。
結論:針刺是治療單純性肥胖的良好途徑。
關鍵詞:單純性肥胖(中醫) 針刺 綜合療法 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182-01
單純性肥胖是指無明顯內分泌-代謝原因,且排除因水納潴留或肌肉發達等蛋白質增多諸因素引起實際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的一種疾患。西方學者認為攝入量過多或消耗能量過少,多余的能量除了以肝糖原形式貯存之外,脂肪就成為多余能量的主要貯存形式。長期能量代謝障礙,可引起肥胖癥,中醫認為,本病與脾、胃腎三臟功能失調有關。脾胃功能失常,腎元虛憊則引起氣血偏盛偏衰、陰陽失調,導致肥胖。脾胃虛弱則水濕不化,釀生痰濁;胃腸腑熱則食欲偏旺,水谷精微反被煉成濁脂;真元不足則氣不行水,凝津成痰,遂至痰濕濁脂滯留肌膚而成肥胖。對于單純性肥胖的治療,中醫針灸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特色的治療方法。筆者在臨床上將理論知識有效地與實踐想結合,在對50例單純性肥胖患者的治療上,以針刺為主,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情況。本組50例女性患者均來自府谷縣中醫院針灸科,均屬單純性肥胖,年齡在20~30歲,15例;31~45歲,17例。超重30例,輕度肥胖16例,中度以上肥胖4例。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建議的中國人體重指數標準(BMI)=體重(kg)/身高(m2)。注:BMI>24、或腰圍(WC)>80cm為超重;BMI>28為肥胖;24>BMI>18.5為正常。
2 病情分析
2.1 50例患者中,屬胃腸腑熱12例,占24%;脾胃虛弱28例,占56%;真元不足10例,占2%。
2.2 辯證分型。脾胃功能失常,腎元虛憊則引起氣血偏盛偏衰、陰陽失調,導致肥胖。脾胃虛弱則水濕不化,釀生痰濁;胃腸腑熱則食欲偏旺,水谷精微反被煉成濁脂;真元不足則氣不行水,凝津成痰,遂至痰濕濁脂滯留肌膚而成肥胖。單純性肥胖癥脂肪分布均勻,面肥頸雍,項厚背寬,腹大腰粗,臀豐腿圓。
2.2.1 胃腸腑熱。體質肥胖,上下勻稱,按之結實,消谷善饑,食欲亢進,口干欲飲,怕熱多汗,急躁易怒,腹脹便秘,小便短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有力。
2.2.2 脾胃虛弱。肥胖以面、頸部為甚,按之松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心悸氣短,嗜睡懶言,面唇少華,大便溏薄,小便如常或尿少身腫,舌淡、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緩無力或沉遲。
2.2.3 真元不足。肥胖以臀部、下肢為甚,肌膚松弛,神疲乏力,喜靜惡動,動則汗出,畏寒怕冷,頭暈腰酸,月經不調,面色光白,舌質淡嫩、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遲緩。
3 治療方法
針刺治療。
3.1 針刺選穴。基本穴:天樞雙、大橫雙、中脘、下脘、氣海、關元、太乙雙、外陵雙、大巨雙、水道雙、帶脈雙、滑肉門雙、陰陵泉雙、豐隆雙。
配穴:伴有食欲旺盛,難以自控者,配以曲池內庭雙。伴有倦怠懶動,缺乏鍛煉,動則氣促者,配以足三里雙、三陰交雙。沒有明顯伴隨癥狀者以基本穴為主。
阿是穴:腹部、肩臂、臀腿部局部肥胖多在局部選穴。
3.2 操作方法。針具、穴位常規消毒,選用30號2寸不銹鋼毫針;穴位以上述針刺選穴中的主穴及配穴為主。手法:得氣后留針1小時,采用開闔補瀉法每30min行針1次。加電針治療儀:選用連續波,強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宜,腹部以天樞雙、帶脈雙、中脘配關元為主。四肢肥胖,可選取脂肪的厚處1-3組阿是穴。每天針刺1次,10次為一療程,一般2-3個療程。每1個療程結束后休息2d,注意合理的膳食結構,做到定時定量進食,遵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不進食零食,不暴飲暴食,不吃夜霄,多吃水果與蔬菜,細嚼慢咽,適當的體育運動。
4 結果
臨床療效:50例患者中,顯效19例,有效27例,無效4例,顯效率為38.0%,總有效率為92.0%:無效率8.0%。
5 典型病例
李某,女,23歲,身高162cm,于2010年10月初診,體重62.5kg。針刺1個療程后體重有所減輕,2個療程之后體重減輕5kg,3個療程后體重50kg,后隨訪,體重保持50kg,無反彈。
6 討論
6.1 病因分析。《素問?通評虛實論》云: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脾主運化,具有消化飲食,化生、吸收和轉輸水谷精微的生理功能。若脾失運化,水谷肥甘之物無以化生氣血精微,而轉變為痰濕脂肪積聚體內,導致肥胖。所以我們在治療單純性肥胖時應以健脾利濕為主,針灸減肥的同時還應配合飲食和有氧運動,一方面適當控制攝入的熱量,另一方面有氧運動可以提高機體的活力,促進體內的循環和新陳代謝,可以消除一部分熱量,減少聚積的脂肪,故能較快達到減肥之目的[1]。
6.2 方義分析。
6.2.1 中醫研究表明,多余的脂肪物質積存與痰濕之毒積聚有關。以上臍周諸穴采用電針刺激。據報道電針疏密波治療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促進水腫、脂肪物質吸收。針刺水分可以利水濕: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刺之可以補充先天之腎氣,疏郁結之肝氣,健濕滯之脾氣;豐隆為足陽明胃經的,是助脾運化痰濕的要穴,故氣虛濕滯脾失健運可取之。針刺取三陰交,可健脾調胃,針刺能補先天之本而助后天之本。帶脈為膽經與帶脈交會穴,能約束縱行諸脈,使其脈氣不下陷,又能維持和控制氣血的正常運行,確保臟腑之間的協調關系。諸穴相配可以改善局部皮膚和肌肉的營養供應,達到祛腐生新的目的[4]。
其作用機理:一是針灸能抑制病人過亢的食欲和亢進的胃腸道消化功能,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入:二是針灸可以促進能量代謝,增強能量的消耗,促進脂肪的分解,通過對神經、內分泌功能的調整來實現其作用。采用電針刺激。據報道電針疏密波治療能促進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促進水腫、脂肪物質吸收有研究表明,針刺足三里、中脘、天樞能使胃腸蠕動減弱,飲食量減少。針刺足三里、內分泌能調節內分泌功能。針刺能夠提高機體代謝功能,增加體內神經內分泌功能,促進脂肪的消耗與分解,它通過提高體內組織器官和其他物質代謝等多種途徑的綜合作用,使肥胖者紊亂的神經內分泌和物質代謝趨于正常,最終實現減肥效應[2]。
6.2.2 結果分析本文的肥胖患者大多伴有失眠、乏力、便秘、困倦、月經不調、黃褐斑等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等癥狀。針灸可以從整體上對臟腑進行調節,使之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起到“通其經脈,調其氣血”的作用[3]。
7 體會
7.1 單純性肥胖的治療必須采取正確的治療措施及方案,患者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盡量少吃含糖含脂肪高的食物,還要進行體育運動鍛煉,以盡快恢復正常體重。
7.2 中醫方面,針灸在治療單純性肥胖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效,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祖國醫學是那樣的博大精深,我們在采取針灸治療單純性肥胖的同時,也可以結合中醫推拿、拔罐、貼耳穴、針藥并用的方法更好的為人類醫學事業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少軍,郭輝,王立童.推拿配合針刺治療肥胖癥80例.遼寧中醫藥雜志,2004:(8):687~688
[2] 李云燕,吳靜.針刺加耳壓減肥美形80例臨床觀察.光明中醫,2006:(6):25~26
[3] 張智芳,蔡琛,王海明.《針刺走罐配合科學飲食?治療肥胖癥38例》河南中醫雜志,2010;(6):601~602
[4] 齊鳳軍,程井軍.《穴位埋線減肥60例臨床觀察?針灸臨床雜志》,2006;(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