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尿液分析儀與顯微鏡手工法在尿常規檢查中的檢測結果,探討其臨床應用價值。
方法:采用尿液分析儀和顯微鏡同時檢測800例尿液標本,比較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的檢測結果。
結果:尿液分析儀與顯微鏡手工法檢測蛋白質符合率為97.25%,紅細胞符合率為96.13%,白細胞檢測符合率為95.25%。
結論:尿液分析儀可作為一般性的臨床應用和普查篩查,二種方法聯合使用將給臨床診斷、治療提供更準確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尿常規檢查 尿液分析儀 顯微鏡手工法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213-02
尿常規檢測是尿液檢驗中重要項目也是必做項目之一。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尿液分析儀由于其自動化程度高、快捷準確特點被廣泛使用,成為檢驗科室常規的儀器,有些檢驗人員因此忽視了顯微鏡手工法檢驗的重要性。尿液分析儀只能根據尿液的理學、化學特性進行檢測,不能對尿液中的各種有效成分進行鑒別與計數,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出現檢測結果的錯誤[1]。本文選擇800份尿液標本,同時進行尿液分析儀檢測和顯微鏡人工法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比較,以此證明顯微鏡人工檢測的不可或缺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尿液標本。采集2010年5月-2012年2月在我隊住院、檢查的病人的新鮮晨尿800份,其中男性320例,女性480例,并于2h內完成檢驗。
1.2 儀器與試劑。采用深圳美僑醫療科技公司生產的Mejer-600型尿液分析儀及配套專用11項美僑試條;雙目顯微鏡;離心機;酒精燈。
1.3 檢測方法。
1.3.1 尿液分析儀法。嚴格按照儀器和試帶操作規程進行質控,然后對尿液標本予以檢測,記錄蛋白質、紅細胞、白細胞檢測結果。
1.3.2 顯微鏡手工法。尿液分析儀檢測完成后,取尿液10ml置于離心管內,以1500r/min,吸棄上層清液,留取0.2ml深沉物,輕搖離心管,涂片鏡檢,連續計數10個低、高倍視野,記錄紅細胞、白細胞檢測結果,取其平均值。所有操作均在留取尿標本2h內完成。
2 結果
2.1 尿液分析儀與顯微鏡手工法檢測結果。尿液分析儀法檢測出蛋白陽性、紅細胞陽性、白細胞陽性分別為142例、186例、163例;顯微鏡手工法檢測出蛋白陽性、紅細胞陽性、白細胞陽性分別為146例、157例、190例。檢測結果有差異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 尿液分析儀法與顯微鏡手工法陽性與陰性檢出情況。從檢測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尿液分析儀蛋白質、紅細胞、白細胞檢測方面,陽性不符合例數分別為9例、30例、6例,陰性檢測不符合例數分別為13例、1例、32例;顯微鏡手工法蛋白質、紅細胞、白細胞檢測方面,陽性不符合例數13例、1例、33例,陰性檢測不符合例數分別為9例、30例、5例。特別是在紅細胞與白細胞檢測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P<0.05)。
表1 尿液分析儀法與顯微鏡手工法檢測結果統計
項目
尿液分析儀法顯微鏡手工法
陽性(n)陰性(n)陽性率(%)陽性(n)陰性(n)陽性率(%)
蛋白質14265817.7514665418.25
紅細胞18661423.2515764319.63
白細胞16363720.3819061023.75
表2 尿液分析儀與顯微鏡手工檢測陽性陰性符合率比較
項目
陽性陰性
相符合(n)不符合(n)相符合(n)不符合(n)
分析儀手工法分析儀手工法
符合率(%)
蛋白質13391364513997.25
紅細胞15630161313096.13
白細胞15763360532595.25
3 討論
從表1可以看出,尿液分析儀與顯微鏡手工檢測方法,在檢測尿蛋白、紅細胞、白細胞方面,檢測結果雖然有一定的差異性,但都在可控范圍內,表明兩種方法都可以用來檢測尿常規,如果聯合使用可以起到互補性,提高檢測效率。
從表2數據可以看出,尿液分析儀與顯微鏡手工檢測陽性與陰性符合率存在明顯差異性。在尿液分析儀檢測出的658例陰性尿液中,顯微鏡手工檢測出3例為陽性,這可能是尿液分析儀敏感性所導致的假陰性反應[2];在尿液分析儀檢測出的133例陽性中,有9例經顯微鏡手工檢測證實為陰性,大多含有無機形尿酸鹽,這表明,尿中混有其它分泌物或細胞成分較多時,有造成假陽性出現的可能[3]。
紅細胞檢測方面,在顯微鏡手工檢測出的643例陰性尿液中,分析儀檢測出30例為陰性,這可能是由于尿中紅細胞被破壞后,顯微鏡檢測不到,而尿液分析儀是通過分析尿液中紅細胞的化學成分或者是被破壞后游離的HB的過氧化物酶樣活性,因此有較高的檢出率[4]。
白細胞檢測方面,尿液分析儀檢測出的163例陽性尿液中有6例顯微鏡未能檢測出,再次取新尿液檢測,手工又檢測出4例相符,這說明尿液留置時間過長,導致了白細胞的破壞,顯微鏡手工檢測再現了假陰性,而尿液分析儀是通過檢測粒尿細胞中特異脂酶;在顯微鏡手工檢測出的157例陽性標本中,尿液分析儀未能檢測出其中的30例,可能與細胞數太少、試紙敏感度不夠有關[5]。
尿液分析儀是通過顏色與酯酶活性、血紅蛋白含量來檢測白細胞與紅細胞的,顯微鏡是通過觀察離心沉淀后的有形成分來檢測的。本文用二種不同檢測方法試驗證明,尿液分析儀法自動化程度高,但容易受到設備儀器的穩定性、試紙敏感度的影響.適用于一般臨床應用及普查,但無法完全替代顯微鏡手工檢測,如果將兩種檢測方法相互結合,會給臨床提供更為準確的診斷和治療依據。
參考文獻
[1] 王曉鳳.分析儀和顯微鏡手工法檢驗尿常規結果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1(5):510-510
[2] 陸麗君.尿干化學分析與尿沉渣鏡檢的對比分析[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31(3):206-208
[3] 叢玉隆,馬駿龍,張時民等.尿液細胞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第四屆全國臨床檢驗學術會議,:65-68
[4] 徐海棠,劉漢領.UF-100尿沉渣分析儀在臨床應用中的價值探討[J].醫學檢驗與臨床,2008,19(3):64-66
[5] 張啟友.尿常規檢測儀器法與手工法結果比較分析[J].中國醫學檢雜志,2010(6):32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