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我國在臨床上的護理教學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與教學的模式進行分析討論。
方法:針對臨床護理中的教學管理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研究,并對其教學模式進行深層次的討論。
結果:臨床護理教學管理中的問題主要有護理教育目標不明確、教學管理體制不健全、護理教學模式與方法落后、教學評價方法不完善等。
結論: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重視臨床護理的教學管理,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尋找解決對策,堅持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護理教學 管理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0220-01
護理學學科的教育方式比較獨特,護理教育的體現主要是在臨床護理教育過程上,其在護理教學上據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理論與實踐相互聯系的實現[1]。護理學的實踐性是非常強的,隨著我國醫學的不斷發展,臨床護理學在教育方法上必須進行新的變革,要堅持推行規范、科學的教學管理方法與教學模式,以下,就目前的臨床護理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教學模式做出相關探討。
1 臨床護理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護理教學的目標不明確。目前而言,我國臨床護理教學的目標尚未明確,學生在需要掌握的能力與知識方面的標準還未具體標明,尤其是在學生的核心能力與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目標,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時代的發展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雄厚的護理能力,要有高素質、強能力、厚基礎、寬知識,符合規范化與國際化的要求,注意對護理人員在人文與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明確護理教學的目標,逐步與國際化要求接軌,推進臨床護理教學的進步。
1.2 教學管理體制不健全。在臨床護理教學管理中,我國教學醫院雖然已經出臺相關體系,但管理體制仍然缺少科學依據,教學質量監督的標準尚未統一,沒有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考核系統,無法對臨床護理教學做出整體性的評價,無論何種層次的學生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評價也都大同小異,無法從根本上對臨床護理的教學質量進行真實反映。
1.3 教學師資力量不強。我國在臨床護理教學上對教師的要求與實際的情況并不相符,臨床護理教師多由醫院的護士兼職,護士所接受的培訓與教育都是從培養護士的目的出發,雖然專業性強,但知識面不寬,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較少,內容缺乏。臨床護理教學師資力量較低,普遍表現為知識更新慢、學歷層次低、工作任務重等,多數負責教育的臨床護理教師并未符合教師資格。
1.4 臨床護理教學方法與模式更新慢。隨著護理教學的改革逐步深入,傳統的臨床護理教學受到明顯的沖擊。傳統的護理教學模式是一對一的師徒模式,缺點主要是限制了教學手段,趨于單一化,無法對學生采取針對性教學方式[2]。傳統的臨床護理的教學方法多以教師為主,沿用的模式是老師做、學生看;學生做、老師看;老師與學生一起做。這樣的模式缺點就是無法將理論與實踐完全結合,對學生的學習創造性與主動性方面是非常不利的。
1.5 臨床教學評價方式欠完善。我國臨床護理教學上的教學評價方式多是采用表格問卷形式,即學生在每次輪轉完后,使用無記名的方式對教與學的結果進行考核。此種雙向測評模式帶來的壓力是雙方的,直接影響到教師對學生在管理上采取放任態度,學生的求學態度消極,不敢與教師進行過多交流,以免讓教師對自己的印象不佳。
2 護理教學模式
2.1 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所謂的以能力為本位,指的是注重崗位或職業所要求的能力能達到并充分運用,符合護理職業的能力要求。以能力為本位的臨床護理教學模式對教學的內容與目標進行分析,打破傳統的教學體系,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創造性與個性化的學習。
2.2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1969年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H.S.Barrow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學首次提出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對臨床護理教育具有非常大的意義[3]。所謂的以問題為中心指的是從一些教學情境與老師的暗示啟發中,學生要從自身去找出問題,學會如何評價并解決這些問題,最后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更多印象更深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的中心點是學生,老師的作用主要為學生的輔導者。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法,模式的步驟為學習—實踐—學習,啟發學生自己在臨床護理的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教學內容上也與傳統的教學有所不同,其側重點為問題的設置,主要是讓學生在對問題的分析過程中再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升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從目前的趨勢來看,以學生為中心要比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有效,更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2.3 雙元制的教學模式。所謂的雙元制教學指的是雙元齊下,將教學活動實施的地區相互結合,一元為學校,一元為醫院。學生在學校學習護理專業的理論知識時,也要在醫院學習實踐技能,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雙元制的教學模式優點主要是將學生與護理者、理論與實踐、學校與醫院全都相互結合起來,將能力本位與學科本位的教學模式全部集于一身,讓學生的整體能力都得到巨大的提升。雙元制教學模式的目標是不僅要讓學生牢牢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具備堅實的實踐能力,既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又要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用自己的能力將護理工作做到最好。雙元制的教學策略主要是將學校與醫院的關系協調好,制定健全有效的方案與規章制度,保障教學的順利進行。
3 小結
綜上所述,護理教學的一個關鍵教學階段就是臨床教學,它是訓練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成功轉換成護理角色的必要過程。通過對臨床護理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探討,可以發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明顯要比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更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從根本上提升護理能力,就必須重視臨床護理的教學管理,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尋找解決對策,堅持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王思琛,林細吟,羅志民.臨床護理教學模式的現狀與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04(06)
[2] 許炎姝,周新明,時紅梅.護理臨床帶教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03(05)
[3] 梁健珍.臨床護理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