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醫學免疫學是一門聯結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重要醫學基礎課程,它主要研究免疫機制、免疫學應用。隨著科學的飛速發展,醫學免疫學已成為生命科學和醫學中的前沿科學,并滲透到臨床各科,它對培養學生科學素質以及進行臨床醫學實踐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醫學免疫學內容深奧抽象,理論性強,機理復雜,內在的聯系和邏輯性強,大部分學生初次接觸醫學免疫學時,覺得學習較為困難,容易引起厭學情緒。鑒于此,作者對在就醫學免疫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問題談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醫學免疫學教學 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221-01
醫學免疫學研究人體免疫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理解其對機體有益的防衛功能和有害的病理作用及其機制,以發展有效的免疫學措施,實現防病、治病的目的[1]。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它與其他基礎醫學內容及臨床各學科聯系密切。特別是近年來,免疫學理論與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在疾病的研究、預防、診斷、治療等應用中不斷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但醫學免疫學內容比較抽象、枯燥而連貫性強,初次接觸免疫的醫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常常感到聽不懂,是歷屆學生反映較難的課程,所以要提高免疫學的教學質量,就要從多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導求知欲,那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講好免疫學開篇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免疫學緒論的講解尤其關鍵,當給學生們介紹免疫學發展史及現狀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雖然免疫學的發展只有三個半世紀,但是發展是很迅速的,世界上已有二十多位科學家因在這方面作出重大的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同時可從網上搜索下載相關的內容和圖片,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這些科學家的事跡及其研究工作。還可以給學生看看典型的天花患者的圖片,使學生知道天花的危害性,而后告訴他們這種病已經在這世界上消失了,并告訴他們Jenner是如何發現牛痘可以預防天花的。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們認識到免疫學是一門非常實用、非常重要的學科,另一方面還可以使他們對免疫學產生濃厚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 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2.1運用啟迪式、討論式、比喻式教學方法。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設計師生間的雙向交流,活躍課堂氣氛,運用“啟迪式”教學法,循循善誘,不讓學生吃“現成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2]。比如在基礎免疫內容結束時,留下一道綜合討論題:“機體是如何抵御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讓學生去思考、分析,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針對學生的答案,一一講解,指出優缺點。這種教學模式可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免疫學教學要多采用形象貼切的比喻,例如:在講到抗原的概念時,把抗原比喻成一把沒有鑰匙的鎖,而把抗體比喻成鑰匙,然后讓學生們討論:如果我們只有鎖,而沒有鑰匙,要文明地開門,應該怎么辦?可以得出結論:先配鑰匙,然后將鑰匙插到鎖孔中開鎖。這樣,學生們不但能很好地理解抗原這個概念,而且容易記住,并能提高學習興趣。
2.2 精選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避免面面俱到。免疫學理論具有相對獨立性,內容比較抽象,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較多,在教學上歷來存在內容多而課時少的矛盾,如果教師為完成教學內容而滿堂灌,就會造成教師講得越多,學生得到的越少;教師面面俱到,重點不突出、難點講不透,學生的印象模糊不清,結果事倍功半的問題。反之,講課重點突出,難點講透,學生不但會理解透徹,而且可以增加學習的信心,是事半功倍。
2.3 利用多媒體教學,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計算機輔助教學(CAI)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手段,能集圖、文、聲、像于一體,把知識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產生的效果是傳統的教學形式不能達到的。CAI課件具有直觀性好、思路清晰、邏輯性強等特點,而且能很好地突出重點和難點。應用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的時間,教師可以講授更多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化深奧為簡易,化抽象為具體[3]。例如,在講授ADCC效應、抗原提呈等時,教師采用形象生動的動畫描述免疫反應過程,配合動畫加以講解。這種講解方式可使原本抽象難懂的反應原理變為生動的畫面,學生能很快理解講授內容,極大地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益。
2.4 理論與臨床的結合的教學方法。免疫學是一門與臨床有著密切聯系的基礎醫學學科。許多臨床現象都是學生已感知到的,但并沒有清楚地理解:為什么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肝?為什么器官移植時會發生排斥反應?為什么輸錯了血會發生溶血反應?在教學中把學生已感知到的臨床現象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從現象到本質,將學生的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認識,使學生從“不識廬山真面目”一躍為“一覽眾山小”的境地。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教學內容有聲有色、有血有肉。
3 注重實驗教學,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針對免疫學基本概念多,又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的特點,有效地運用實驗教學,不僅能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計劃所做的實驗應遵守幾個要點:一是要能涉及到主要的知識點。二是實驗現象明顯,可操作性強。三是在條件的允許下安排前沿實驗技術,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實驗儀器和方法。這樣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現象,進行分析、討論,可以使原來枯燥的內容變得鮮活,極大促進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學習興趣,而且為以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我們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不但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自身的教學素養顯著提高,即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 陳慰峰.醫學免疫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
[2] 詹敏玲.如何活躍課堂氣氛[J].衛生職業教育
[3] 程桂芝,郗雪艷,馬杰.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醫學免疫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連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