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醫學發展由從前的以生物為基準到現在的心理與社會為基準的轉變,醫學也向著綜合、整體、多元的方向前進,醫學在社會中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了適應目前醫學模式的轉變和醫學的飛速發展,醫學教育模式也應該做出與之對應的改革。PBL法即是目前在醫學教育中的一種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指導學生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自學能力的方法。該教學方法自從被首次運用以來,一直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推崇。本文就PBL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和討論,具體報告如下。
關鍵詞:PBL教學法 兒科臨床護理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225-02
PBL法(Problem-based Learning)[1]是指的以問題作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它以學生作為主體,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又能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教學的形式,PBL倡導以討論和啟發的方式來進行,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PBL教學法非常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大大地提高,并且增加其創造能力。
兒科臨床護理學是護理學非常重要的分支之一,與其他學科相比,兒科護理不僅包括了兒童各階段的器官健康學、疾病防治學和護理學,還包括了兒童的教育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可謂是一門極為繁雜且學習任務重的學科。如果在教學中僅僅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很容易便對學習失去興趣,為了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獨立思維和學習的能力,很多高校目前已經將PBL法引入兒科臨床護理教學中。
1 問題的來源[1]
1.1 由病史發現問題。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兒科疾病病例,讓學生在病床邊采集患兒的病史和臨床表現。當面對真實的場景和患兒與其家屬的直接溝通時,學生會對教學的內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1.2 根據典型病例提出問題。對醫院少見的病例如小兒缺鐵性貧血、佝僂病等,可以在課本教學的基礎上,教師根據實際科學地設計典型病例,把課本上的較為死板的理論轉化為生動的病例,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
1.3 社區采集病例并解決相應問題。根據學校周圍的社區、幼兒園、小學等,將教學地點由教室改為生活中的真實場景,既能培養學生與患兒之間的溝通能力,又能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1.4 通過多媒體演示病例以啟發問題。與老師口頭教學相比,多媒體教學更為直觀與生動,且利用聲音、圖像和文字的配合,能夠輕松地引發學生對于典型病例的思考,使學生在放松而愉悅的環境下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2 教學的方法[2]
2.1 教授課程前詳細制定教學大綱與課堂目標。合理地利用PBL教學方法是對兒科臨床護理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師在授課之前應該根據PBL教學法和兒科護理教學大綱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與其他教學方法不同的是,PBL教學法更加注重護理學是以人為本的觀念,不僅僅要囊括關于疾病的相關知識,還要包括患兒和家屬的心理評估等。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導之前需要將學生掌握的內容按照問題的方式進行設計,并且將問題難度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
2.2 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事先設計好的病例利用多媒體演示的方法進行提問,并且按照病因、病理、治療方法、護理要點等關鍵詞為中心,需要注意的是在提問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設置新的問題,使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在PBL教學中,不能夠把其字面意思理解為教師提問,傳統的教學即是僅有教師提問而忽視了學生與教師一起進行深入探究的過程,所以在PBL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場景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2.3 小組討論的重要性。小組討論對于學生在學習的預習,練習,復習的過程中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將學生隨機分為幾組,在每節課之前一周向學生給明課題,并提供知網、CNKI、維普等文獻檢索引擎讓學生自行查閱課程相關知識。每次在上課時,由小組的成員上臺發言,大膽地講出自己的見解。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仔細地傾聽學生的想法,并且適當地對其進行引導,避免討論最終變為爭論。最后教師對學生的看法進行總結,讓學生得到正確的解答。
3 總結
3.1 PBL的核心。與以往的教學方法相比,PBL教學法更加注重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和自主學習的能力。PBL的核心在于從問題入手,讓學生自學與討論,教師加以輔導和修正,使得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變成主角而非配角。分組學習可以讓學生具有更多的思考空間,并且在與小組成員合作的時候享受學習的愉悅感和團隊精神。此外,當以問題作為主線時,可以使得學生更加主動地去研究兒科疾病發生的原因、病理表現、發病的機制等等,這樣也更使得學生提高解決問題和應對問題的能力。
3.2 教師的主導性。PBL教學對于教師的要求也是相對較高的,在備課時要求教師對于臨床上常見的病例與罕見的病例均進行綜合的分析并且設立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供學生學習,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把握到每個兒科患者案例的特點,并且引出相關的問題。在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還要細心傾聽,且不能過于武斷地判斷對錯。
3.3 需要注意的問題。①在案例的選取時,要注意案例和教師教授的內容要符合,且具有典型性、現實性、能引起學生的興趣。②在教學過程中,時機的選擇非常重要,兒科護理學作為一門臨床課程,一般安排在學生實習以前,而在這門課開始學習之前,教師應建議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找相關資料。③完全用PBL教學的方式可能會使得一部分學生不適應,所以要全面地、系統地考慮傳統教學和PBL教學的利弊,取長補短,使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 張勇,郭榮,孟娜,等.PBL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應用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8):83-83
[2] 吳潔,王康文,陳樹寶,等.PBL教學法在兒內科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2004,1:60-62
[3] 劉宇,王躍民,裴建明.結合實際合理運用PBL教學法[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5,7(2):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