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醫院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醫院利用醫院文化的凝聚功能、約束功能、激勵功能和塑造功能,從增強主人翁精神,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打造科技興醫理念等方面入手,樹立良好的醫院形象。
關鍵詞:醫院文化 綜合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231-02
醫院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衛生系統文化中一個最復雜、最活躍的一個分支,一般指醫院主體和客體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生產、醫學科研和醫學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1]。我院近年把以人為本作為思想導向,創建和發展醫院文化,利用醫院文化的“凝聚”、“約束”、“激勵”、“塑造”等功能,增強了醫院的綜合凝聚力,使醫院的治病救人、保障健康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樹立了良好的醫院形象,全面提升綜合醫院綜合競爭力,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利用醫院文化的凝聚功能,增強醫務人員的主人翁精神
心理學上認為,在社會各系統中,凝聚力的產生主要是心理因素,其次是物質因素。醫院文化通過醫院職工的認知、信念、動機、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溝通人們的思想,使職工產生對醫院目標的認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形成一種對醫院的向心力,把個人的命運與醫院整體聯系在一起,在努力實現自身的價值的同時,萌發出強烈的依賴感、歸屬感,無形中增強了主人翁的精神,從而對醫院這一目標產生巨大的凝聚力[2]。醫院以活躍職工精神文化為切入點,增強主人翁精神。醫院成立了文化建設辦公室,策劃了醫院文化建設系統工程,制定了實施方案,創立了院內刊物,報道院內的最新動態和職工喜聞樂見的消息,成為職工精神上進行溝通的園地;宏揚“團結、博愛、務實、進取”的院訓,以舉辦院訓杯演講比賽、醫院標志征集活動等多種形式,確立和宣傳醫院的精神主體;關心職工,為職工辦實事、好事,重新裝修醫院舞廳、圖書館,設立電子閱覽室,成立各種康體文化組織,活躍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實行院務公開制度,使職工了解醫院的整體發展狀況,讓職工潛意識中形成關心醫院大小事務的習慣;每半年舉行一次職工代表大會,讓職工為醫院的建設獻計獻策等。一系列的措施把醫院的全體員工緊密地團結起來,增強了主人翁精神,形成了“醫院為我,我為醫院”的濃厚氛圍,以眾志成城的團隊精神出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使醫院不斷發展,近年先后被評為全國中西醫結合先進單位、被省衛生廳授予“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稱號、被省中醫藥局評為省中醫系統文明醫院,還通過了評審成為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
2 利用醫院文化的約束功能,加強醫德醫風的建設
醫院文化最顯著的行業特征在于它區別于企業、商業文化的買賣、主客、契約等關系上,是建立于特殊的倫理關系-醫患關系上,以發揚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為核心內容的文化[3]。因此,構筑醫院文化的要素,就是要突出它的為民性和奉獻精神,在這種特征下形成的價值觀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可以對全院工作人員的心理和行為起著共同的約束和規范作用,從而提高醫療服務素質。我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以新時期的思想觀、道德觀為標準,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各種思想理念、愛崗敬業、奉獻精神等教育活動,引導廣大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責任感,樹立奉獻精神,通過開展實質性的教育活動,提高了職工的思想道德水平。除此之外,醫院還從樹立典型著手,宣揚典型模范們的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全局意識和忘我的精神境界,用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感化廣大員工,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醫院充分認識到“抗非精神”是新時代醫務人員職業道德的升華和聚合,是引導醫院文化建設向更高、更深層次發展的巨大推動力,于是緊緊抓住抗擊“非典”的有利時機,積極開展向“抗非”英雄模范學習活動:組織廣大醫務人員觀看“抗非”英雄事跡報告會錄像,并聯系實際談認識、講感受,把醫務人員的感動和熱情引導到落實“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上來;在院刊連續刊登本院“抗非”模范人物感人肺腑的事跡,舉行建院以來最隆重的表彰大會,表彰在抗擊“非典”斗爭中作出重大貢獻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使從“抗非”模范人物身上體現的“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主流價值觀得到廣泛傳揚,醫務人員的使命感和光榮感得到極大的提升,思想境界進一步升華。
加強經營觀念教育。醫院在現行體制下為有償性的服務實體,醫療活動中始終貫穿有經濟活動。醫院在遇到發展業務和改善職工福利的時候,嚴格遵從醫療公益第一性的原則,找準平衡點,并重點、反復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正確的經濟觀念,業務發展要建立在符合醫患雙方利益的基礎上,杜絕一切不正當的經濟行為。醫院還成立了醫保科與院、科、組三級層級收費監督小組,每日在收費系統上對醫療收費進行監管,嚴防多收費、漏收費現象的發生;制訂相關的制度,嚴禁收取紅包索取禮物,對違規行為進行嚴厲的懲處。
加強行業法規教育。醫院定期組織職工學習各種法律法規、部門規章,使職工遵章守法的自覺性不斷提高,在現今實行舉證倒置和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形勢下,更應該使職工充分認識到學法和遵章守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醫院舉辦了各種醫療事故處理和新法規的學習講座,還組織醫務人員到法院現場參加醫療糾紛案的庭審旁聽,通過各種形式提高了醫院員工依法行醫、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培養出良好的醫德醫風。
3 利用醫院文化的激勵功能,打造“科技興醫”的理念
現代醫院文化能在醫院成員中培育和樹立共同理想,增強其事業心和責任感,使每個人的精神要求得到滿足,使全體人員受到鼓舞,而這種精神因素就會成為激勵和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動力源泉。我院早在90年代初就實行每半年一次的“文明科室(組)”評比活動,制定科研管理和獎勵辦法,倡導科技創新等活動,對獲文明科室、科技成果的科室和個人分別給予精神和經濟上的激勵,這些措施充分發揮和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局面,使醫院的醫療水平得到一個質的飛躍,成功打造出“科技興醫”的理念。各科室的科技成果成功應用于臨床,在為病人解除病痛、創造效益的同時,得到了科研管理部門和有關專家的肯定,“下腔靜脈濾器植入加血栓抽吸術治療生癥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臥式復位與鑄模結合”8“字繃帶固定治療鎖骨骨折”等多項成果獲得區、市級科技進步獎,斷肢再植等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加強科研管理,積極組織科研成果的鑒定和申報,大力倡導和開展科研活動的同時,醫院還注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為科研成果的開發和應用鋪路,如設立科研基金,為科研項目的開展提供物質保障等。一系列的舉措打造了醫院良好的科研氛圍,不僅僅激發了醫院人員的科研熱情,還吸引了許多高層次的專業人員加入,近年吸收的醫學研究生達23名。
4 利用醫院文化的塑造功能,建立良好的醫院形象
塑造醫院形象是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良好的醫院形象可以贏得病人和公眾的信賴,病人愿意來就診,醫院才會有效益,所以,塑造良好的醫院形象,同時也是為了維護醫院的自身利益,為了醫院的生存和發展。我院在醫院形象的建設方面不吝投入,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塑造醫院的外在美形象方面,醫院進行“二次改貌”,從主觀視覺上建立醫院新形象。醫院投入大量的資金,實行大規模的改造改貌,工程完成后,院容院貌和診治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上了新的檔次,使醫院更顯園林特色。加強診療“硬件”建設,提高診療水平,擴大醫院影響。我院近年來根據業務發展,合理投入資金,引進先進設備,2001年起不斷添置了直線加速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計劃系統(光子刀)、核磁共振、ECT等一批先進的現代化醫療設備和治療系統,使醫院設備總值超過7000萬元,為病人提供更多更新的治療手段。加大醫院的對外宣傳力度,加強與電視臺和報社的聯系,充分利用新聞媒介對醫院的優勢專科、技術力量等進行有效的宣傳。此外,醫院還通過熱心做社會公德和公益事業:如義工義診活動、名醫進村居巡回醫療、對口幫扶活動、社區服務等,塑造了醫院良好的為民親民形象。
在塑造醫院的內在美形象方面,醫院首先規范了服務制度。每一個醫療行為都需要一個正確的指引,才能做到有令可行,行而不歪。隨著經濟環境的轉變和醫院在開放改革大潮中角色的轉換,舊的服務制度有了與新形勢不相適應的地方。醫院根據現行狀況,重新修訂和編印了《制度匯編》,使醫院工作有章可循。《匯編》中對醫院的各種服務制度進行了新的栓釋和規范,并確立了“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為醫院實現高效、優質的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其次,持之以恒開展服務滿意度調查。從征詢住院、門診病人意見,到職能部門征詢臨床一線人員意見,醫院把重點放在一切讓病人滿意、放心的中心內容上。在門診部,簡化就診流程,優化就診環境,增加掛號、收費、取藥窗口,實施收費、計價一條龍服務,減少病人的排隊次數和消除排長隊的現象;擴大專家、專科門診,增設“專家專科夜診”服務,設立專家介紹一覽表,讓病人自己選擇醫生;建立大型電腦顯示屏,公開所有常用藥物和檢查項目的收費標準,實行藥品減價讓利,并給予特困病人折價優惠;設立咨詢導醫臺,提供必要的咨詢服務;功能檢查科室所有的檢查都分別可以在同一區域內完成,并縮短了出報告的時間,使病人及時得到了診治。在住院部,全部使用計算機網絡管理,加快配藥、治療的速度,實行“一日清單”制度,讓病人明明白白地消費;護理方面全面推行整體化護理模式,做到五送到床前(開水、熱水、飲食、藥物、便器送到病床前),還實行星級護理制度,建立出院病人隨訪制度等。在醫院,“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不是一個空的口號,一系列的優質服務措施都是以病人為中心,使病人得到了滿意。
參考文獻
[1] 朱雪艷,莊儒.醫德教育、醫德修養與醫院文化行為.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1,1:16~20
[2] 楊國斌,夏合金.現代醫院文化的功能,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0,7(1):17~18
[3] 胡文俊.醫院文化建設的思考.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