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口腔健康行為對兒童患齲狀況的影響。
方法:采用整群、分層、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參照世界衛生組織《口腔健康檢查基本方法》第四版中齲病診斷標準對城區內865名小學兒童進行口腔齲患情況的檢查,并對其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兒童甜食攝入習慣、口腔衛生保健習慣、父母的口腔衛生行為和學歷水平等。
結果:小學生的患齲率為55.8%,受檢者齲均為1.87。每日攝入甜食的頻率、睡前是否進食、刷牙的頻率、家長對孩子口腔健康的評價與兒童患齲相關聯。
結論:預防兒童齲病應該加強對家長的口腔健康教育,改善家長對口腔健康的態度,以幫助兒童建立健康的口腔行為。
關鍵詞:齲齒 家庭 口腔衛生習慣 口腔健康行為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7-0241-02
齲病是兒童少年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已將齲病列繼癌癥、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兒童的主要生活環境是家庭,其口腔健康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父母的影響,兒童與家長的口腔健康行為總稱為家庭口腔健康行為[1]。家長的口腔保健意識及對口腔保健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兒童的口腔健康狀況,父母的文化程度、知識、行為等會直接影響到有利于兒童口腔健康的行為的建立,因此家庭早期干預對兒童的口腔健康影響重大[2]。本調查研究采用臨床檢查與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轄區內的小學生及其父母進行調查,探討家庭口腔健康行為與患兒齲齒發生情況的關系,為進一步制定齲病的綜合預防措施提供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于2011年10-11月調查徐州市區小學生865名,其中男生457名,女生408名;并對受檢學生的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家長的學歷水平初中及以下83人,高中/中專311人,大專及以上471人。
1.2 調查方法。
1.2.1 齲病檢查。檢查及診斷標準采用WHO規定的《口腔健康檢查基本方法》第四版的要求,使用統一設計的表格,調查人員為接受統一培訓的口腔醫師,在調查之前進行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為0.79。調查在學校的自然光線下進行,采用統一的器械對受檢者進行口內檢查并作記錄。
1.2.2 問卷調查。問卷的設計參照《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的問卷,在小范圍內預調查,根據流行病學專家的意見,修改完善最終形成正式問卷。主要內容包括兒童的一般狀況、兒童的飲食習慣、兒童的口腔衛生保健習慣、父母的口腔保健態度和行為、父母的學歷等因素。
1.3 統計學處理。將每個兒童的齲病調查表和其家長填寫的問卷緊密整合在一起,用Epidata3.1進行數據雙錄入并質量控制,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統計分析。
2 結果
表1 865例兒童齲患情況
組別例數百分比(%)
無齲組38244.2
有齲組48355.8
表2 兒童飲食習慣與患齲的關系
項目
無齲組有齲組
例數百分率(%)例數百分率(%)
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每天≥2次82.1224.6*
每天1次246.34910.1
每天<1次35091.641285.3
餅干/蛋糕/面包等甜點心每天≥2次184.74910.1**
每天1次8923.316233.5
每天<1次27572.027256.3
糖果/巧克力每天≥2次123.1245.0**
每天1次256.58217.0
每天<1次34590.337778.1
睡覺前吃甜點或者喝甜飲料經常164.2285.8**
偶爾19450.829861.7
從不17245.015732.5
注:*P<0.05,**P<0.01。
表3 兒童口腔衛生行為習慣與患齲的關系
項目
無齲組有齲組
例數百分率(%)例數百分率(%)
開始刷牙的年齡<3歲12332.214930.8
3歲15440.320542.4
≥4歲10527.512926.7
每天刷牙次數≥2次17746.319340.0**
1次16643.525853.4
偶爾/從不3910.2326.6
是否用含氟牙膏是14437.719841.0
不是15941.619941.2
不知道7920.78617.8
注:**P<0.01。
表4 家長口腔保健行為與兒童患齲的關系
分類頻率
無齲組有齲組
例數百分率(%)例數百分率(%)
幫助孩子刷牙每天4211.05912.2
每周133.4193.9
偶爾22759.428258.4
從沒做過10026.212325.2
檢查孩子刷牙效果每天5815.26413.3
每周348.95311.0
偶爾24263.431064.2
從沒做過4812.65611.6
注:**P<0.01。
3 討論
3.1 兒童齲患現狀。本研究調查的865名小學生中,患齲齒的人數有483名,患齲率為55.8%,調查中發現因齲充填的牙數所占比例很低。說明患兒家長對患兒的口腔保健意識淡薄,他們沒有意識到齲齒會對兒童造成的不良影響,應引起口腔醫務工作者的注意。
3.2 兒童飲食習慣與齲齒發生相關聯。兒童的飲食習慣及食物內容與齲病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兒童在早期建立的食糖習慣,會影響以后的患齲。馬雅玲[3]的研究發現常吃甜食兒童齲齒的發生率明顯高于不吃甜食或少吃甜食的兒童。羅泊[4]的研究也發現降低吃糖頻率或及時清刷食物殘渣,就可以減輕釉質損傷機會。同時還發現,糖的加工形式的不同,與患齲率有關,如加工成黏性的蜜餞食品等更易致齲[5]。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齲組和無齲組在吃甜食的頻率上均有差異(P<0.05),每天飲用甜食、糖果、巧克力及飲料的頻率減少,患齲率也降低。
3.3 兒童刷牙行為與齲齒發生的關系。刷牙能有效去除口腔中的菌斑和食物殘渣,達到清潔牙齒預防齲齒的目的。本次調查結果表明,開始刷牙的年齡與患齲率無顯著相關性,但是有齲兒童的刷牙時間普遍偏晚。每天刷牙的頻率則與兒童患齲相關聯。Douglass等[6]通過對1529名6-36個月大的兒童口腔健康行為研究表明:刷牙的頻率與齲齒的發生率呈負相關。幼兒兩歲半左右乳牙全部萌出,因此在三歲以前開始刷牙對幼兒乳牙健康非常重要,該次調查結果顯示三歲之前開始刷牙的兒童只占31.4%。該次調查顯示選擇使用含氟牙膏與是否患齲并無相關聯:一方面說明含氟牙膏只是起到一種輔助的防齲作用,而這種作用還受到飲食習慣、口腔衛生行為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本研究顯示選擇使用含氟牙膏的家長只占39.5%,提示在以后的工作中應加強對含氟牙膏的宣傳。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兒童良好的刷牙習慣,并注重刷牙的頻率和效果,選擇使用含氟牙膏,對預防齲齒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3.4 家長口腔保健行為與兒童患齲的關系。兒童由于年紀小,接受能力差,并且缺乏自覺性,家長應有耐心的幫助孩子養成正確刷牙的方法,培養刷牙的興趣,并對小孩的刷牙行為進行督促和指導。由表4可知,家長每天幫助孩子刷牙的兒童無齲率和有齲率分別為11.0%、12.2%,每天檢查孩子刷牙效果的兒童無齲率和有齲率分別為為15.2%、13.3%,可能是由于兒童患齲之后,家長開始重視兒童的口腔衛生,檢查其刷牙的效果。Douglass[6]等研究發現,有成人幫助刷牙的兒童比自己刷牙的兒童更不易患齲。通過本研究表明在兒童刷牙問題上,家長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3.5 口腔宣教的幾點建議:①口腔宣教的重點是兒童父母,因此要有針對性的對他們進行口腔健康教育,改變他們口腔衛生知識的不正確觀念,努力提高口腔保健意識并付諸于實踐,為孩子樹立榜樣。②家長要重視兒童的口腔衛生狀況,密切關注與指導兒童的刷牙,使孩子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并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五谷雜糧、牛奶、魚蛋類等有益于牙齒的食物,減少食糖的頻率,減少飲用含糖飲料,睡前杜絕零食。③家長要定期帶兒童進行口腔檢查,及早發現牙患并盡早充填治療。推廣普及窩溝封閉和局部用氟等口腔保健措施。
參考文獻
[1] 高艷霞,馮希平.家庭口腔健康行為對兒童齲齒危險因素的影響[J].上??谇会t學,2004,13(1):65-68
[2] 劉曉紅,王桂香,艾永華.家庭早期干預對預防幼兒齲齒發生的對比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9,25(6):359-360
[3] 馬雅玲.兒童齲齒發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0,11(32):51
[4] 羅泊.吃糖頻率與齲齒病變進展的關系[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1996,6(3):148-149
[5] 卞金有,胡德渝,主編.預防口腔醫學.第五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37-145
[6] Douglass JM,Tinanoff N,Tang JMW,et al.Dental caries patterns and oral health behaviors in Arizona infants and toddlers[J].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01,29(6):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