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軟件(簡單方便的窗口操作、獨特有趣的動畫效果、幻燈片模板以及能夠制作集文字、圖像、聲音、視頻剪輯、動畫融于一體的演示和展示功能)制作出的課件稱為PPT課件,它被老師們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多年來,隨著自己嘗試制作PPT課件并運用于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對此我有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PPT課件的制作和利用,應遵循必要性、實用性和啟發創新性三大原則
PPT課件是一種認知工具和教學手段。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在制作和利用PPT課件時,應遵循以下三大原則:
(1)必要性原則
PPT課件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是為了需要而用的,而不是單為課堂教學而點綴,更不是公開課上的曇花一現,而是要發揮PPT課件的優勢,去做傳統教學器具或手段不能做或做得不完善的工作。
(2)實用性原則
在教學中不要提倡每堂課都使用PPT課件,力求在運用時選擇經典的適合用PPT課件輔助教學的教材內容如立體幾何初步認識、函數概念引入、圓錐曲線概念的引入等,這些內容可以通過PPT課件模擬演示來突破學生思維的瓶頸。當然,在PPT課件的制作上,力求簡捷、方便、實用,在界面設計上力求簡捷、明快,在課件演示的操控上力求進退自如。
(3)啟發創新性原則
如果首次花費大量時間制作PPT課件,以后便可以“一勞永逸”。這樣,只能加深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不能培養和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所以,PPT課件在設計和制作上都要從創新的角度出發,圍繞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來進行,應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斷更新。
二、運用PPT課件進行數學課堂教學,關鍵是要以學生為主體,處理好教和學的關系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屏幕上顯示的內容多,講解時屏幕翻滾較快,那么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就會毫無印象或過目不留,更談不上思考、辨析和推敲過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又從何體現呢?
數學的教學過程,必須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數學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研究和探索的過程,繼而對其進行延拓、創新的過程。教師如何設計問題、選擇問題就成為教學活動的關鍵,而問題又產生于情境,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創設情景就成為組織課堂教學的核心和把握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的關鍵。例如: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的教學中,利用Powerpoint與幾何畫板交互制作動態的平面向量PPT課件,學生通過情景探索,發現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深刻地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標表示的意義和作用。又如:在講解與空間四邊形有關的問題時,如果只利用模型讓學生觀察,在黑板上作出空間四邊形的平面直觀圖,相當多的學生在課后解決相關問題的時候,總自然而然的認為空間四邊形兩條對角線是相交的。這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利用三維立體幾何畫板導入基本圖形,呈現旋轉運動的空間四邊形圖形,呈現添加線條過程,讓學生感受空間立體圖形的形象,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察力和思維能力,使他們在觀察過程中留下空間四邊形兩條對角線不相交的深刻印象,從而在解決其它有關問題時不致出錯。同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異面直線的概念,為后面的《異面直線》教學奠定了基礎。由此可見,利用PPT課件創設情景產生的作用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
三、在常規教學中,運用PPT課件對改善數學課堂教學起輔助作用
PPT課件教學應強調注意其輔助性,不管多媒體發展到什么程度,它只能輔助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譬如,在上《空間兩條直線》這節課時,為了說明正方體中A′B和AC′的位置關系(如右下圖),我用PPT課件對正方體作了旋轉的動畫,從另一側面來判斷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結果雖然直觀,一目了然,但從立體幾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一點看顯然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本人認為應讓學生充分發揮空間想象能力,結合異面直線的判定定理加以適當的提示得出結論后,再作動畫會更好些,這樣能促使學生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合理推理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同步發展。由此可見,教師運用好這種輔助手段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教師在運用PPT課件教學過程中,過分夸大其功用,從引入新課到內容講解甚至練習,始終開機亮幕。沒有應變、沒有板書,按部就班,教師幾乎不動用教材,學生基本未接觸課本,一切都跟著屏幕轉,似乎由傳統的“人灌”變成了現代的“機灌”。不僅削弱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 這是違背課堂教學規律的,而且完全違背了PPT課件教學的初衷。所以,利用PPT課件應遵循因“材”(內容)施教的原則(即如前所說的必要性和實用性原則),該用則用,切忌“黑板搬家”。
當然,今天我們提倡多媒體PPT課件教學,也并非要否定傳統的教學手段。各種手段都具有其各自的特點和獨特的功能,在教學中,要將多媒體與其他教學手段結合起來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此外,要不斷深入地學習計算機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計算機素養,熟練掌握其他幾種應用軟件如超級解霸、Photoshop、Authorware、幾何畫板、Flash、PowerPoint等,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系統設備的使用。同時,應該利用好互聯網上的廣泛資源,在平時注意搜集一些和課件制作有關的聲音或圖片等資源,力爭制作更多更好的PPT課件來為課堂教學服務,從而促進教學方式的改革和教學水平的提升。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