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部分,而文言文的重要性不僅如此,它還關系到初中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學習、感受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輝煌燦爛, 也對初中學生的文言文基礎很重要,這就為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奠定了學習基礎。所以在這樣一種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課堂教學的效率的重要性就顯得很突出。那么,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效率的途徑是什么呢? 我們在課程要求的基礎上,還結合自身多年來文言文教學的經驗,要想提高課堂文言文教學效率,本文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就能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益。
一、多讀形成良好的文言語感
日常保持一定量的閱讀習慣可以提高自身的語感,讀書的方法是以往文言文學習中積累下的成功經驗。多讀、多背文言文可以形成良好的文言語感,為以后高中文言文的學習打下基礎,可以進一步提高文言文的學習效率。
在七年級上冊沈復的《幼時記趣》一文的教學中,第一步,我引導學生去堅持朗讀課文。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我們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朗讀:第一步就是積極引導學生去讀準字音。要求學生在朗讀課文之前,先借助字典或詞典將不認識的字查出來,如“鶴唳云端”中的“唳”應讀成“lì”、“凹者為壑”中的“壑”應讀成“hè”、“項為之強”中的“強”應讀成“jiāng”等,在這些字的旁邊加上批注,這樣就可以避免因為字音而不利于閱讀訓練;第二步,要讀準停頓。文言文的朗讀停頓是文言文學習中難點和重點,對于新學文言文的學生更是如此,學生如果去朗讀課文,比較難的就在文言句讀上。一般,先讓學生去試著朗讀文言文的課文,讓班上的同學注意朗讀者的停頓,然后和同學們討論朗讀的合理性,就可以大家一致性得出停頓的結論,這樣可以提高同學的參與性和感悟性。例如,“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一些學生覺得應該這樣停頓“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還有些同學會認為:“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大家一起討論后覺得,“則”是“那么”的意思,引出的結論是“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所以應該按照第一種方法停頓。“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句子較長,這句話其實有兩個意思,就可以分成兩個片段來讀,“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從這個角度來看,第二種停頓同樣是正確的。其實兩種停頓方法都是正確的,只是第二種停頓方法更加合理些;第三步,應該將讀的方式豐富起來,讓班上的學生盡量讀熟文言文的課文,培養好的文言文語感。
二、多解形成豐富的文言積累
閱讀是文言文的一個方面, 其實對于文言文意思的理解則是重點。要對文言文中的詞語和語句逐次解釋,區分相同的詞語在不一樣的語境下的不同含義,另外,還得熟悉文言文一些重點句式。那么,怎樣引導學生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呢?
1.借助注釋理解文言字、句的意思
在文言文的課本中可以注意到,一些比較難理解的語句,書中都會有一些對應的注釋,這樣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文言文書中的注釋進行熟習,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例如,八年級上冊第二十三課《送東陽馬生序》一文,此文是明初文學家宋濂的作品,文中的生詞難句較多,這樣,為了方便學生閱讀,降低閱讀的難度,教材編寫者共給出了六十一個注釋,如“加冠”、“先達”、“叱咄”等詞語,“略無慕艷意”、“日有廩稍之貢”等句子都在注釋里,同學如果對這些書中的注釋進行熟習,就可以提高文言文的感悟能力。
2.使用工具書查找,理解詞句的意思
其實更重要的能力是對文言文的語句意思的積累,每個同學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每個同學遇到的各自的文言文的學習問題也是不同的,通過一些解釋圖書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例如,查找學生的同步學習輔導書籍、古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這些方式都可以解決學生日常遇到的理解文言文詞語、句子意思等方面遇到的難題。
3.注重積累和總結,提升理解文言的能力
在對文言文的意思進行理解之后,就要對文言文的學習進行思考和延伸學習,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能力。應該經常引導學生總結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文言詞語的意思和用法, 總結文言句式特點和翻譯文言文的方法,這種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可以豐富文言文的知識結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就能得到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多練形成穩定的文言能力
對文言文的學習積累是能力的基礎,但這些知識的積累不是能力,通過訓練的熟習,就可以使得知識積累轉變為文言文理解能力。這些針對性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相關的知識積累和運用文言文的能力,不僅可以使得學生將記憶的知識結構進行系統的梳理, 還能使學生對文言文語句的理解形成完整的邏輯記憶,進而形成穩定的理解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實戰訓練,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能力可以大幅提高,學習文言文的效率也得到了根本的保證。
總之,積極引導學生去堅持閱讀文言文課文,積累形成文言表象,可以幫助初中學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語感,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工具書來進一步總結積累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豐富學生的文言知識積累,形成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能力,引導學生做針對性訓練,使得學生將積累的文言知識素材轉化成文言文理解能力, 形成穩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要強化引導學生多讀、多解和多積累的意識和行動,從這三點上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使文言文教學的效益獲得全面的保證。
【參考文獻】
[1]朱成祥:《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缺失及對策思考》,《中學語文教與學》,2006
[2]崔允郭:《有效教學策略的建構》,教育參考,2000/04
[3]崔允螂:《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下)》,《人民教育》,2001/07
[4]衛月琴:《提高文言文教學有效法》,文學教育(下),2009/04
[5]唐海波:《淺析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月刊(中學版),2007/01
[6]彭玉華:《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思考》,新課程研究,2007/05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草橋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