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知識是人類對客觀事物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認識的結果, 它從數和量兩方面反映客觀事物的屬性及其關系。中學數學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從形式到內容到知識點,都顯得十分枯燥無味。而高中學生的性格還未定型,心理面貌很不穩定,極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干擾,學習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緒控制不足。這些因素極易讓高中學生對學習數學失去興趣。本文主要討論學生心理素質在數學教學中的影響和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
【關鍵詞】心理素質;數學教學
數學教材是人類在長期實踐中對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它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間接經驗, 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主要是能動地吸收前人積累的認識成果, 變前人的知識為自己知識的認識過程。在數學教育中, 智力因素( 即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等) 的培養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重視, 然而卻忽視了學生心理素質對教學質量的影響,本文就學生心理素質在數學教學中的影響和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談點淺見。
一、學生心理素質的定義及其在數學教學中的影響
學生心理素質是指學生的動機、興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這些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和人才的培養具有獨立存在、不可代替、不可忽視的作用。如雖然有些學生智力因素很好, 但由于他們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質, 所以影響了水平的正常發揮, 考不出理想的成績。相反, 有些平時思維不很敏捷、反映較慢的學生, 由于學習態度認真, 計算細心, 書寫工整, 考試成績反而較好, 這就是良好的學生心理素質彌補了這些學生智力因素的不足。在平時教學中也不難發現一些學生雖然頭腦靈活、思維敏捷, 但由于意志薄弱, 學習的刻苦性較差, 學習的情緒不穩定, 時而因有興趣而積極, 時而因沒興趣而畏縮, 成績起伏較大。對于這些學生如果僅僅從培養智力上去著眼解決問題, 想必收益甚微。面對這些問題, 我們不得不去研究學生的心理素質。美國心理學家對800 名男性進行三十多年的追蹤研究表明,成就最大與最小的人,差別不在智力因素,而在于對事業是否有信心、進取心、不屈不撓等良好的意志和性格品質。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個人的成功等于智力因素加非智力因素。正如我國數學家華羅庚指出的“天才在于勤奮,知識在于積累”。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
1.激發熱情,形成學習原動力
學習熱情來源于正確的學習動機, 動機是激勵并維持一個人的活動, 以達到一定目的的內在動力,正確的學習動機對學習具有巨大的推動力。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形成正確的學習動機, 首先要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以愛國主義、民族精神、自強自立為切入點, 講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和輝煌成就, 講科學家的艱苦奮斗經歷, 激發他們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激勵他們立志成才, 報效祖國。
2.激發興趣, 促進師生互動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 是各學科的基礎, 小到日常生活, 大到科學研究, 應用極為廣泛。然而就是學生認識到這一重要性, 具有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不足以維持他們學習的自覺性, 原因是他們沒有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沒有變苦學為樂學、沒有激發更大的求知欲。針對這些問題,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摸索規律, 找出竅門, 精心設疑, 使學生學得有趣,練得有效。
3.端正態度,養成良好習慣
學習態度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 在智力因素相當的情況下, 學習態度的好壞就顯得至關重要。另外, 從學習態度上還可以看到一個學生的自控力和意志力。如有的學生雖然學習環境較差, 但學習很自覺、很專心, 數學成績在班上一直遙遙領先。也有些學生缺乏意志力, 因貪玩控制不住自己, 晚上又擺脫不了電視的吸引, 學習成績一直得不到提高。可見意志、態度對學生的學習影響很大。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利用數學的復雜性不斷磨煉學生的意志, 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 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于提高數學教學中的教學效果有著重要意義。智力因素與心理素質等非智力因素是統一在學習過程與學生的認識活動中的。智力因素促進好的心理素質的發展, 而智力活動又必須有良好的心理因素積極參與和支持,才能克服困難,排除障礙,達到成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思維為核心的智力因素與以情感為杠桿的心理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 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興趣盎然,從中產生情感的體驗。
【參考文獻】
[1]周學海.數學教育學概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2]張德.心理學[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3]郭燕杰,高恒山.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入門[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4]呂振家,王濱.新教師創造力開發入門[M].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5]何克抗.E- Learning 與高校教學的深化改革[J].中國電化教育,2002
[6]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湖北省天門市岳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