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統一體,缺乏關愛生命終極意義的教育,無疑只能讓生命停留于生物的層次。語文的人文性賦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內涵。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指以學生個體的自然生命為基礎,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對個體生命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進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識的培養,引導個體認識生命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活出生命的意蘊,綻放生命的光彩,實現生命的輝煌。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導學生從小熱愛生活,創造美好人生。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實施生命教育呢?
一、正確認識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有關生命的教育,其目的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生命的孕育、生命的發展等知識的教授,讓學生懂得生命是至高無上的,特別是要悅納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長的快樂,同時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態的生命。
語文教學,無論是文本,還是學生、教師,都是最富生命意義的。因此,最能也最應該張揚學生的生命意識,從而使生本教學得以最大程度的實現與完善。語文可以看成是學生生命的“營養”,語文教學就是教育學生如何吸收語文的“營養”,從而完善自我的生命歷程。構成語文生命的基本要素是知識、能力和情感,那么語文教學就要研究生命與生命之間,生命與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必然聯系。用生命來解釋生命,用生命來碰撞生命,用生命來補養生命,這才是具有生命活力的語文教學。俗話說“文以載道”,語文學科在對學生進行祖國的語言文字教學的同時,也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小學語文所涉及的范圍相當廣泛,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極好教材。但是,有些內容如果教師不去強調,學生有可能一生都不會意識到。語文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把這部分內容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
二、積極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主要在教師,這也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
用師愛調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讓學困生在課堂上抬起頭來,這是師生情感交流成功與否的關鍵。對此,我主要進行了“五優先”的嘗試,即問題優先,板演優先,個別輔導優先,作業批改優先,質疑優先,應該說這很好地調動了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能讓教師更好地關注每一個學生,激發生命的活力,哺育每一個學生完整的生命。
用情緒感染學生。老師的情緒,情感有很強的感染力,可以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所以教師要常常提醒自己要調節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感情,盡量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現在學生面前。
用語言鼓舞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導入語非常重要,用語言的魅力去激起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景中。在這方面,我主要學習用幽默的語言來寬松活躍教學氣氛,這是在聽于永正老師的課后給我的啟發,“要上有意思的課”,幽默的語言無疑是創造有生命活力的課堂的催化劑,讓學生覺得上課也是那么“有意思”。
用評價激勵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地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已被普遍采用,應該說這是一種師生共享成功樂趣的情感交流,能提升學生生命的境界,在生命教育中,對學生獨特體驗的尊重更要在評價得以體現,它能張揚生命的個性。
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這是我們在教學中不難發現的,學生對教師的好惡往往會遷移到教師所教的課程上來。努力去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在人格,態度,專業水平,教學方法上不斷的提升自己,在學生心中樹立良好的形象。
三、讓學生在“生成”中學會珍愛生命
課堂因生命而美麗,教學因生成而精彩。教學活動是人的活動,課堂里的每一個個體都有著鮮明的個性,獨特的思維,不同的生命閱歷……“人”的復雜性決定了課堂教學的“不確定性”,而這些“不確定性”恰恰是我們應該加以利用的“生成性”教學資源。新課程認為:“教學成功的關鍵是在于教師從生命的高度、以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因此,在“生成”的課堂教學中,關注生命內涵是生命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的關鍵。一位語文老師在將要結束課文《生命》一課時,突然受一位學生所提問題的啟發,創造性地設計了一個說話題目,要求每位學生為自己做一篇悼詞:假設自己死了,然后再用悼詞的形式,追憶一生。在我國特有的忌諱死亡的傳統文化影響下,老師課堂上這一史無前例的“生成”看似很冒險,實則最有效地做到了讓學生加深對生命的體驗,感悟人生的不易和生命的珍貴。從根本上讓學生體味并意識到生命對于自身,對于家人和朋友,對于社會具有的意義,從而真正學會珍愛生命。
四、科學把握語文與生活溝通的途徑
語文學習不僅僅就是認識漢字,更重要的是學生要表情達意。生命教育不僅僅是在課堂中,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其實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很多是語文老師發現的。因為語文教學中經常讓學生寫寫日記,做一些命題作文,在這一傾訴和表達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傾吐自己心中的不快,這個時候語文老師不僅要做一個工具性的老師,更要做一個人文性的老師,及時的疏導兒童心理問題,解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如果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一定會使學生得不到心理疏導而出現心理過錯,影響到他一生的生活。語文教學提倡綜合性學習,就要讓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明辨是非美丑,把握生活的正確方向,不要讓幼小的心靈迷失航向。
開展生命教育是社會環境發展變化的迫切要求,在當前這種背景下,作為教師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地開展生命教育,讓生命之花在語文學習中盡情綻放。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第四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