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地處茅山老區,近幾年來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在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農村這塊凈土帶來了新的環境污染,治理已發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計還在防患于未然,樹立環保理念,宣傳生態知識,必須從中學教育抓起。作為農村中學的化學教師,要在教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同時,將環境保護的理念滲透于課堂教學之中,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理念。為了教育學生,強化環保理念,在農村化學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理念
中學化學教材中,涉及環保知識的內容不少,怎樣才能把這些內容的教學與農村的環境保護有機地結合起來呢?在教學進程中,當講到涉及環保知識的內容,如: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煤、石油等內容時,就應及時向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在教學中強調環境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明白,為了不讓環境污染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護環境。在教學中可適當補充一些內容,介紹一些實例來加深印象,拓寬視野。
1.學習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后,介紹“酸雨”
成分:硫酸(H2SO4),硝酸(HNO3)等。
形成:含硫、氮燃料的燃燒,化工生產中廢氣的任意排放。
事實及危害:40年代英國工業城市倫敦的“酸雨”,80年代以來我國南方重慶、貴陽等工業城市大面積的“酸雨”。“酸雨”可以使工業機械銹蝕加快;可以使河流、湖泊中沉積的某些重金屬元素化合物溶出,從而進入魚、貝體中,再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的健康;可以使土壤酸化,造成農作物的大幅度減產;可以使一些價值很高的古文物腐蝕。
消除措施:①減少污染源,對含硫燃料進行加工脫硫。②開辟新能源,如太陽能的開發利用。③優化產業結構,對工業廢氣進行綜合處理。
2.學習了“石油、煤”的知識后,重點介紹“溫室效應”
成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
形成:含碳燃料(如石油、煤)的燃燒,動物的呼吸,有機物的氧化、分解,工業生產中廢氣的任意排放。更重要的是森林的大面積毀壞,綠色植物的減少,破壞了人與自然界及生態系統之間的固有平衡,導致二氧化碳過剩并不斷增加。
事實及危害:由于“溫室氣體”阻礙了地球上能量的擴散,使地球表面的溫度升高,氣溫變暖。有資料報道,由于地表溫度的升高,極地及高山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使一些沿海平原和三角洲淹沒,土地減少。
消除措施:最簡單、最有效的措施首先是植樹造林,還地球山青水秀的本來面目,恢復生態系統之間的平衡。其次,控制污染源,減少含碳燃料的燃燒,尋找新的、無污染的燃料,開辟新能源。
通過這些使學生掌握消除或減輕環境污染的簡單原理。此外,還可以結合平時作業,在不偏離教材和大綱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雜質氣體和消除環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題,以便鞏固保護環境的知識。
二、結合化學實驗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理念
化學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化學實驗教學中重視環保教育,意在培養學生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的環保理念。
首先,做化學實驗,特別是實驗室制氯氣,往往毒化實驗室的空氣,直接影響師生健康,在制備過程中多余的Cl2通入堿液吸收。將有害氣體盡可能作化學處理,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其次,可改進實驗教學,在使用一些有害物質(氣體、液體)時,要不斷改進實驗裝置,盡量避免氣體外逸或液體泄漏。
再則,在實驗教學中還應向學生介紹常用化學試劑的貯存情況,以及預防環境污染的措施。如貯存硝酸時,要用棕色瓶存放在暗處,以免硝酸見光分解并揮發,污染空氣。再如不小心打破溫度計后,灑落的水銀應用時用硫粉來處理。
最后,在實驗操作中,要求學生盡可能利用少量的反應物來進行實驗研究,實行微型化學實驗。如在進行氯離子的檢驗時,1-2滴溶液即可,這樣不僅節約了藥品,同時減少廢液、廢渣和有害氣體的產生。每次實驗完畢后的廢液,一定要按指定處傾倒或回收,然后統一處理,嚴禁隨意胡亂傾倒。在實驗過程中,注重環保問題,不僅可以大大減少環境污染,而且能使學生受到直觀的環境保護教育。
三、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學生的環保理念
為了使環保教育更結合工農業生產實際,還可以組織學生實地參觀、考察、社會調查。如參觀當地的農藥廠、小化工廠,調查周邊的水環境等,使學生了解周圍環境污染原因及對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環境與發展的關系,從而認識到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同時,也增強和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教育,只有上下一致,通力合作,從小抓起,從我做起,使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樹立起強烈的環境意識,人人愛護環境,保護環境、防止環境污染,才能創建一個美好的勞動生活環境,才能擁有一個充滿生機的地球。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不應該成為環境污染的禍首,而應該是美化環境的先導。為此,中學化學教育應該把環境保護的知識貫穿于始終,激勵學生勤奮學習,刻苦鉆研,用先進的科學知識指導工業生產,優化產業結構,變廢為寶,保護環境,美化地球。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榮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