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粗心問題是我煩惱的事情之一,粗心是學生們的通病,經常也有家長向我請教:怎樣克服粗心的毛???我認為產生粗心現象的原因除了小學生本身心理不成熟的原因外,還應該從教師的教學方法中找一找原因,從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入手,我摸索出一些克服學生粗心毛病的方法,有效地幫助小學生克服了粗心的壞習慣。
一、做完題一定要驗算
對于計算中的馬虎現象,主要原因是學生在計算后不驗算,從而找不出錯誤?;叵胍幌?,我們教師平時在課堂上做計算題,有多少教師真正要求過學生驗算呢?我們的教師在訂正答案時,多以對數的方式來判斷正誤,平時不要求學生驗算,學生形不成驗算的好習慣,這是造成學生粗心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求學生用獨立驗算來自己檢查錯誤,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學生的獨立驗算能力得到了培養,粗心現象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二、讓學生形成獨立審題的能力
小學生的另一個馬虎的現象是審題過程中出現的,有看錯數、審錯題意、答非所問等問題。對于這類審題不認真出現的馬虎現象,我認為也與平時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平時的課堂教學時,多數教師是指名讓學生來讀題,其余學生聽題,然后全體學生思考解答方法,從中我們可以發現缺少了學生自己獨立審題的過程,學生在平時多以聽題思考為主,而在考試時或做作業時卻變成了自己讀題思考,審題中出現馬虎現象就在所難免了。因此,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增加學生獨立審題思考的時間和過程,從而減少了學生審差題的毛病。
三、把做功課的時間化成功課量
我們平時總是提醒孩子們做題要細心,可就是磨破嘴皮也不起作用,是學生們不聽話嗎?不是,主要是孩子們的心思沒有用在做題上,比如,我們在考試時規定的時間是90分鐘,他們有時會心不在焉的做完試卷,然后不檢查消磨時間,只等著交卷的鈴聲響后出去玩。但是,如果規定誰做對一些題就可以自由活動了,大部分學生就都能保質保量的完成。這使我意識到糾正學生們粗心的訣竅是:化時為量。學生們從“必須忍耐一定的時間”的消極狀態,轉變為“快把練習完成”的積極狀態,這種積極狀態能幫助孩子們集中精力,不知不覺中就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四、教給正確的方法比端正態度更重要
大部分學生在做題時,只顧“朝前走”,而不會“回頭看”,他們沒有意識到檢查,也就是沒有檢查的習慣。他們把檢查留給了老師或家長,自己從不主動發現錯誤,久而久之形成別人能發現的錯誤自己發現不了的這一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我給他們提出要求:(1)放慢做題速度;(2)自己必須檢查;(3)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做一道檢查一道,全部完成后再檢查一遍;(4)教給學生看題目時不宜瀏覽,而應字字默讀,多看一遍,寫好后再帶一眼,有些簡單的錯誤就能及時發現。很快,學生們的粗心現象明顯減少。教育就是解決問題,而改變學生粗心的問題,我認為教給方法比端正態度更重要。
五、要防備學習疲勞
我發現學生作業多時,常不能保證質量,而且殃及其他學科,其實想想部分粗心學生就是因為學習疲勞才放松自己,造成粗心的。因此適當的給學生少留作業,讓他們有信心完成的效果最好,也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改變粗心的毛病。
六、改變學生的生活習慣
有心的老師都會發現,一個班級里的孩子,其個性總是千差萬別的。有的粗枝大葉,有的謹小慎微;有的一時興起,有的有條不紊;有的大喜大悲,有的溫和平靜。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犯粗心的毛病。因為非智力因素會對認知活動產生廣泛的影響,使認知活動帶上個人的特點和風格。一個孩子的房里一團糟,鞋子東一只西一只,他的作業本往往字跡潦草,頁面不規整。一個孩子常常丟三落四,做事僅憑興致所至,往往觀察沒有順序,思考缺乏條理。因此,我在平時教導他們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也能減少學習中的粗心。我經常要求學生整理自己的書桌、抽屜和書包,這樣能讓孩子變得仔細,有條理;讓孩子自己安排課余時間和復習進度表,能讓孩子變得有計劃,有順序;和諧民主的班級氣氛能培養愉悅平和的心境,讓孩子做事不驕不躁。這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耐心,不遷就,不粗暴。這樣,你就能夠通過改變孩子的行為來改變他的習慣以至于最后改變個性。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孩子的粗心會漸漸減少。
通過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訓練,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可以較好的幫助學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作者單位:遼寧省建平縣太平莊鄉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