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結合了小學數學課程的一些特點,闡述了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
孩子在小學階段應該打好基礎,最基本的就是數學,只有把數學學好了,在未來的道路上才會有更大、更好的空間,學生能夠通過對小學數學的學習,了解其與社會之間的緊密聯系,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思維能力,知道怎樣找出問題,然后分析問題,再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現在的教學課程與以往大不相同,既要將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因此便使用了信息教學模式。
一、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計算機是信息教學技術的核心,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效率。生活中任一物體如照片、數字、建筑等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有機的結合,充分展現出其獨有的特點,形成更加新穎獨特的藝術形象。
信息技術還可以幫助老師解決疑難問題,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提高教學質量。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把抽象的問題具象化,解決學習中難以突破的重難點,讓老師輕松教學,學生也更快更有效得接受教學知識。這樣老師會愛上信息技術,從而增加開展信息教學活動的次數。
二、有效地開展信息教學的對策
1.利用信息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有生動有趣的圖片,并伴隨有聲音,和獨具特色的圖形,把抽象的問題具象化,通過信息設計情景模式,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吸引同學的注意力,有助于老師順利進行教學,取得佳績。
2.數學模型是解決數學難題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問題的基石
小學數學的起步是極其基本的數量關系,一定要給學生打好基礎,為以后鋪下更堅實的路。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強化學生的建模能力,起初教師要教導學生找出問題的所在,然后輔助學生動手,其次配合學生操作,探索并歸納基本的數量關系,在動畫支撐下兩種數量關系成為模型,最后再進一步溝通二者的內在邏輯聯系。
3.信息輔助教學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素質教育的時代,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以往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僅僅依靠黑板的板書,很難拓展學生的創新思維。而現代課堂中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動畫、短片等代替了傳統的“黑底白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好的發散,創新的欲望也比較強烈。
4.利用信息,讓抽象的問題具體化
小學數學中的很多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僅僅依靠學生的想象,有時候很難真正理解。比如課程中的三角形的旋轉,繞某個頂點旋轉某個角度,然后三角形呈現怎樣的姿態?這個問題如果讓學生在腦中自己想象,估計大部分同學都很難做到。如果通過信息,設計動畫,這樣就可以將這個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學生一目了然,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一箭雙雕。
5.應用信息技術完成教學目標
一節課程是否成功,主要看教師課前指定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見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關鍵所在。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就是為了使教學目標完成,而且是更優秀、更有效率的完成。在設計信息課件的過程中,比如小學數學中的圖形旋轉,除了利用信息課件放映相應的動畫之外,還應該設置問題,使學生成為課件的主體,注重課件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有積極探索的欲望。
6.認真處理學生學習和信息之間的關系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本質和原理上熟悉并掌握信息技術的表現方法,尤其是信息技術幾個重要的特征:如動靜結合特征、快慢結合特征、簡繁結合特征等。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恰當的、最具課堂效果的方法或特征,同時,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反應,要通過手段,提高興趣,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應該給予幫助,信息技術結合老師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思維能力才能得到較大的提高。
三、總結
數學課程和信息技術的相輔相成應該是一種教學手段,而不能作為教學目的。需要以老師為主導地位,學生為主體地位的理念,充分的誘惑學生的各個感官,激活學生的求知欲望,以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法,選擇合適的時間,用恰當的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發揮信息真正的科學價值。
【參考文獻】
[1]孫欣.淺談小學數學新課堂中信息手段的運用[J].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 2006, (02)
[2]詹敏素.利用信息網絡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學習(小學),2009,(02)
[3]代宗華.淺談中學運用信息教學的誤區與克服[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5,(06)
[4]王波.信息技術輔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分析[J]. 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04)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戴窯鎮樂吾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