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財經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和云南農業大學6所云南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師資隊伍建設、學生動機、課程設置等方面,對云南高校羽毛球項目開展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調查結果顯示:云南高校學生,特別是女學生,很喜歡羽毛球項目,但由于羽球的場地、師資、課余競賽等方面存有問題,不能很好滿足學生的需要,從而影響了羽球項目在云南高校的開展與普及。
關鍵詞:云南高校;羽毛球;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7-0278-02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云南財經大學、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民族大學和云南農業大學6所大學。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查閱2009—2011年我國高校羽毛球課程開設與發展的相關資料與國內高校羽毛球教學與訓練方面的有關研究成果,了解相關研究領域的研究現狀。
2.問卷和走訪調查法
在2008—2011級在校大學生中發放調查問卷500份,實際回收問卷480 份,其中有效問卷440份。
3.邏輯分析法
以所調查的實際結果為依據,結合查閱的相關文獻資料,綜合分析云南高校羽毛球課程開設的狀況。
二、云南高校羽毛球現狀與分析
(一)云南高校學生對羽毛球課的喜好及開設情況
表1 學生參加體育活動項目選擇調查結果
調查顯示,羽毛球項目在被列入的12個項目中選擇的人數占首位。羽毛球作為一門比較流行的體育教學項目,越來越受到廣大學生的青睞,參與人數越來越多。通過走訪了解到,盡管云南高校中多數開設了羽毛球課程,但容納的學生數量卻不多,由于場地器材設施不足的原因,許多本熱愛羽毛球運動的學生不得不改選其他不怎么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進行學習。甚至,也有少數學校由于沒有專業的羽毛球教師,所以取消了對羽毛球課的教學。這表明,云南高校開設羽毛球課的情況盡管比較普及,但是從規模和開設的條件來看,基本處于起步的階段。
(二)云南高校羽毛球場地設施及開放時間狀況
場地設施是制約羽毛球運動教學與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云南高校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呈貢大學城的落成,學校的硬件設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體育場館設施得到了飛速發展。到現在為止,幾所高校均有羽毛球室內外場地可以提供教學使用。但是,由于近年來學校的不斷擴招,在校人數急劇增長,場地增長速度遠遠低于學生增長速度,導致羽毛球場地緊缺。另外,受體育課上課時段和很多學校體育場館創收的限制,場館在晚上以及周末不對學生開放。很多羽毛球愛好者不得不被迫選擇其他自己不喜歡的選項。
表2 六所高校羽毛球場館設施情況
(三)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要提高一個項目的運動水平,首先要求要有一大批理論知識扎實、基本技術好、有豐富教賽經驗的教師。從云南高校羽毛球課程任課教師的調查情況上看,大多數任課教師不是由羽毛球專業的教師任教,而是由其他專項運動項目“轉行”而來的,是通過自學,或是以短期培訓的方式學習后從事于羽毛球課程的教學中來,難免存在技術作細節不規范、專業基礎知識匱乏以及專業訓練、教學手段不科學等薄弱環節。以云南財經大學為例,從事羽毛球專業教學的教師有2 名,沒有一個是羽毛球專項的,都是從其他項目轉行而來的。另外,從事羽毛球教學的教師約占總體育教師人數的7%,而從事籃球、乒乓球、網 其他項目教學的有26名,約占總數的93%,相比之下,羽毛球專業教師所占比例在體育教師隊伍中相對較小。
(四)課程設置狀況
高校羽毛球教學應該包括實踐教學內容和理論教學內容兩部分。在對云南高校的體育部負責人的走訪發現,幾乎所有的高校實踐課的教學內容都是以步法、握拍法、高遠球、低擊球、扣殺球、比賽等為主。教師教學主要通過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忽視了其他部分的教育和培養作用,如學生的品德教育和羽毛球文化的教育。可見,云南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從宏觀上仍沒有擺脫“一刀切”的現象和傳統的教學思路,這在不同程度上對教學效果產生著直接和間接的影響。與此同時,理論教學內容,云南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羽毛球專項理論知識的講授都差異不大,理論課的教學內容通常都包括羽毛球運動概述、羽毛球規則與裁判法、欣賞比賽以及安全措施等內容。這說明,高校羽毛球理論課教學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較為重視專項理論的教學,重視理論指導和實踐;另一種情況是理論課教學隨意性較強,并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有的同學對理論知識掌握很好,而有的同學卻知之甚少,這導致在教學中很難滿足不同基礎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也無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五)學生的學習動機(如表3)
表3 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下表
調查顯示,大學生希望學習羽毛球的動機呈現多元化趨勢,鍛煉身體、提高技能、社會交往、愉悅身心是大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主要目的,分別占所調查人數的37 %、30 %、14 %、12 % 、7 %。由此可見羽毛球運動在云南高校廣大學生中間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大多數學生愿意參與羽毛球運動中來,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主要動機是鍛煉身體。除此之外,提高技能、社會交往、、陶冶情操、愉悅身心也是當代大學生希望從事羽毛球運動的目的。大學生已經充分認識到羽毛球運動的價值,并給予該項運動以較高的評價,這也反映出學生對羽毛球運動本身的深刻理解以及樂于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項目的良好心態。這也是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顯示了大學開設羽毛球課程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六)學生選課機制
體育選項課是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內容,自主選擇任課老師,自主選擇教學場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陀^地說,體育選項課的開設打破了傳統的體育課教學模式,為高校體育課教學改革帶來了勃勃生機,使高校體育課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具體表現為:大學體育與終身體育緊密銜接,加強了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連續性、完整性和系統性,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教師的專長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走訪和調查了云南六所高校,六所高校均實施了網上選課制度,但各不相同。如云南財經大學體育選項課為二年級一、二學期,選課系統為自主選擇任課老師、固定人數、固定時段、相對自主選項目的模式。這樣,只有少數學生在系統開放的第一時間才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課,多數同學只有按自己的時段被動選擇自己不太喜歡的項目,更有那些漏選或補選的學生只能加在未選滿的項目中。其他學校網上選課系統和云南財經大學基本類似,也就是說云南高校還沒有真正實施三自主的選課制度。
三、結論與建議
羽毛球運動以其自身的特點和價值吸引著眾多大學生。學生參與這項運動的熱情較高,其參與動機主要以鍛煉身體、提高技能、社會交往、放松心情為主,參與目的呈現多樣化的趨勢。羽毛球場地緊張,沒有充足的時間場地給學生上課和課余復習,因而嚴重限制了羽毛球課程的課時量和選課人數,影響該類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率。而現行的選課機制對學生的愛好、興趣有抑制作用,不利于課堂氛圍、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營造高校羽毛球運動良好的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能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而高校羽毛球良好的組織和競賽體制的完善,是良好氛圍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建設和完善高校羽毛球俱樂部和運動隊的重要保障。學校可以開設一些羽毛球方面的專題講座和學術交流活動,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羽毛球的基本知識,提高羽毛球運動的認知,以助于推動學習羽毛球運動學生數量的壯大。同時,對羽毛球運動素質較好的學生骨干進行培養,充分發揮骨干的作用,由他們去帶動、幫助其他同學來完成學習任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參與和練習的時間與空間。另外,還可以通過羽毛球俱樂部組織羽毛球興趣活動和羽毛球比賽等課外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互相交流,使課堂教學在課外得到延續,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羽毛球運動在高校中的蓬勃發展。
(二)提高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通過走訪了解得知,云南高校羽毛球教師的學歷整體結構偏低,這不利于高校羽毛球教學的長遠發展。因此,必須加強體育教師的業務培訓和進修,鼓勵和支持在職體育教師進行職后繼續教育。高校必須堅持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將教師的進修、培訓等形成規范的制度,按照制度進行規劃,有步驟地開展工作。與此同時,高校要多與專業運動隊接觸,派專門的體育教師到專業隊進行學習和觀摩,提高教師們對羽毛球技術教學的水平。
(三)改善場地設施,延長場地的開放時間(如晚上和周末開放場地)為學生活動提供保障
(四)調整現行的選課機制
目的是真正地讓學生體驗三自主(自主選擇運動項目、自主選擇上課時間、自主選擇任課教師)的體育選項課方式。
參考文獻:
[1] 李相如.我國城市社區實施全民健身工程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學,2001,(3).
[2] 莊志勇.我國高校羽毛球比賽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27(6):92-93.
[3] 馬行風.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學實效性探討[J].福建體育科技,2004,23(5):46-47.
[4] 曾五一.隱性教育在羽毛球專項課中的運用[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9,(1).
[5] 金文軒.青海省羽毛球運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1,(6).
[責任編輯 李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