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豐順、興順之后,力帆汽車再次發布了一款微客產品--力帆福順。
“有的企業造車就是直接告訴消費者我要出車了,但力帆開發產品的理念則是更加注重市場的適應性。”已在力帆工作了12 年之久的力帆微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張強告訴《汽車觀察》,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從不屈服于規模,關鍵是要屈從于需求。
A=Automotive Observer
Z=Zhang Qiang 張強
A:力帆為何以微車為突破口繼續開拓汽車市場呢?
Z:力帆是屬于由“兩個輪子”向“四個輪子”延伸的企業,歷史上本田、寶馬、起亞都是如此,他們在造汽車之前都是造摩托車的。有前車之鑒符合歷史規律,力帆也會延續這種規律。2006 年1 月19 日,力帆乘用車正式上市。造轎車后,力帆就已經考慮造微車了。在工業報表中,微車叫做交叉型乘用車,其前懸是麥弗遜懸架,后懸是一些鋼管彈簧(代表的是貨車特征)。與轎車相比,微車的生產比例完全不同,生產工廠也是獨立的。2009 年8 月5 日,力帆微車銷售正式開始組建;2010 年4 月24 日,力帆1.3L 風順正式上市。
A:您對我國微車消費市場的理解?
Z:微車市場定位對于消費者來講,是能夠滿足二三級市場消費群體的需求。一是客貨兩用,二是乘商兩用,以多拉快跑為主。轎車與微車不同,轎車是生活資料;而微車是生產工具,以實用為主。比如摩托車用戶升級換代首選的車型就是微車,因為微車能拉貨載人。總體來說,消費者消費理念的變化取決于3C——消費者、成本、競爭對手。
A:力帆微車產品線完善情況如何?
Z:微車的品種類型比較特別,主要分為傳統型微車、寬體大微車、高端大微車以及輕客化的大微車四類。這四類中的前三種力帆都已經有了,未來產品線會更加豐富。 一款4.5 米的車型正在開發中,還有一款5.4米的車型(即輕客化產品)也在研發中。
A:如何看待力帆微車的市場競爭?
Z:微車市場的競爭度比較集中,跟轎車不一樣。轎車有數十家甚至上百家競爭,但微車生產企業國內只有20 多家,主要銷量集中在五菱、長安、小康上,其他銷量以哈飛、昌河為輔。去年力帆微車排到第九位,希望通過今年的努力爭取排到第六位。
A:您剛剛提到力帆微車今年的市場目標是全國第六名,那么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Z:想進軍微車領域的企業還是很多的,他們看中的是二三級市場消費群體的數量。
但力帆擁有大量的摩托車用戶作為基礎,在二三級市場上的口碑不錯,這種品質傳播會刺激用戶的購買欲。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一是銷售網絡,二是發動機口碑。對微車而言,產品是運動員,發動機是心臟,心臟不好就沒法運動。力帆是做摩托車發動機起家的,汽車發動機又和英國公司進行了合作,利用其技術進行優化,我們發動機的維修、返修情況比較少。
A:政策影響及未來市場走勢?
Z:過去一年,國家汽車“三大優惠”政策的取消對行業造成了一些震動,包括微車市場下降22.82%。但從今年開始,局部地區有所松弛,地方政府加強了在微車領域的支持,比如重慶市就剛剛出臺了有關汽車下鄉補貼繼續支持的政策。城鄉差距太大,需要國家支持;另一方面,國家也忘不了農村市場, 微車必然走在前面。今年微車市場一季度有小幅回升上漲2.3%,全年應該有5% 的增長。而力帆微車一季度保持了80% 的增長,全年增長會超過50%。
A:部分專家并不看好力帆乘用車?
Z:1992 年力帆進入摩托車行業的時候, 跟嘉陵比起來,資金鏈還不如他們的二十萬分之一,但是今天力帆已經大大超越了他們。中國有句古話,盛極必衰,水滿自溢。去年很多大牌微車企業并不能獨善其身,均出現下滑, 而力帆還處于上升趨勢,證明我們還有機會。另外,力帆的出口位居全國第三,去年共計出口4 萬輛。外界所說的力帆汽車邊緣化的問題, 都是陳舊的眼光,現在大家應該具備發展的眼光。如今,我們的產品線在豐富,渠道網絡在增加,服務網絡也在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