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 研究H型高血壓與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 方法 我院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時選擇60例腦缺血患者為對照組,觀察Hcy與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 結果 120例患者中高血壓急性腦梗死的發生率為76.67%,正常血壓發生率為23.33%;高Hcy患者發生率為93.33%,Hcy正常患者的發生率19.05%;H型高血壓的發生率為71.67%,非H型高血壓的發生率為28.33%,H型高血壓發生率明顯高于非H型高血壓(P < 0.05)。 結論 Hcy作為腦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是導致急性高血壓腦梗死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 H型高血壓;急性腦梗死;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544.1;R743.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28-0153-02
高血壓伴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的患者在臨床上稱之為H型高血壓[1],我國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中75%屬于H型高血壓。H型高血壓較之單純高血壓患者發生腦血管的危險性更高,據相關文獻報道[2],H型高血壓患者中風發生率比單純高血壓患者高5倍,比正常人高25~30倍。本研究選擇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觀察組,同時選擇60例腦缺血(TIA)患者為對照組,對H型高血壓與急性腦梗死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6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61~82歲,平均(72.5±10.5)歲;同時選擇60例腦缺血(TIA)患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61~80歲,平均(71.5±9.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各基礎疾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所有入選者均經頭部MRI診斷證實為缺血性腦梗死,符合全國1996年腦血管病診斷標準[3],同時排除腦出血、急性心肌梗死、腦腫瘤、肝腎功能不全、內分泌疾病患者及合并感染的患者。
1.3 檢測方法
1.3.1 檢測設備 BECKMAN COULTER Dx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試劑為德賽診斷系統有限公司(上海)試劑盒。
1.3.2 檢測方法 采用酶循環法。所有的患者均于入院后的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離心后分離得到血清,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查,具體步驟按相關操作說明進行。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中單純高血壓、單純高Hcy與H型高血壓的構成比例。H型高血壓標準為Hcy≥10 μmol/L。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20例患者中高血壓83例,發生急性腦梗死46例,占76.67%;正常血壓37例,發生急性腦梗死14例,占23.33%;高Hcy患者99例,發生急性腦梗死56例,占93.33%;Hcy正常患者21例,發生急性腦梗死4例,占19.05%;H型高血壓71例,發生急性腦梗死43例,占71.67%;非H型高血壓49例,發生急性腦梗死17例,占28.33%。觀察組單純高血壓、高Hcy、H型高血壓患者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H型高血壓發生急性腦梗死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非H型高血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中單純高血壓、單純高Hcy與H型高血壓的構成比例[n(%)]
3 討論
同型半胱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種,筆者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對心腦血管病的發病機制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同型半胱氨酸可直接導致血管內皮功能損傷,其功能損傷會發生血管收縮甚至形成血栓。②高同型半胱氨酸激發血小板功能,促進血液凝固,加快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加血小板的黏附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③高同型半胱氨酸增強凝血因子的活性,抑制組織型纖維酶原激活物的活性,降低血栓形成因子的活性。④同型半胱氨酸發生自發氧化,形成H2O2和一些超氧化物,導致內皮細胞損傷的氧化[4],也造成血管平滑肌持續收縮,導致機體缺氧,加劇動脈粥樣硬化過程。
據相關文獻報道,七成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增高,Hcy每升高5 μmol/L,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將會增加60%以上,H型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是單純高血壓患者的3倍,是正常人的12~25倍[5]。從急性腦梗死組60例患者與腦缺血組60例患者Hcy檢測情況顯示,觀察組高Hcy患者56例,占93.33%,H型高血壓患者43例,占71.67%;H型高血壓合計71例,發生急性腦梗死43例,占71.67%,非H型高血壓49例,發生急性腦梗死17例,占28.33%,其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提示H型高血壓患者發生急性腦梗死的幾率明顯偏高。Hcy作為腦血管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高Hcy在導致腦卒中事件上具有協同作用,是導致急性高血壓腦梗死的重要原因。
[參考文獻]
[1] 李淑娟,王艷麗,劉東濤,等. 血液學指標對復發腦梗死的診療價值[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9,6(12):631-635.
[2] 趙鋒,李建平,王淑玉,等. 高血壓人群基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對依那普利葉酸片降壓及降同型半胱氨酸療效的分析[J]. 中華醫學雜志,2008,88(42):2957-2961.
[3]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4] 胡大一,徐希平. 有效控制“H型”高血壓——預防卒中的新思路[J]. 中華內科雜志,2008,47(12):976-977.
[5] 唐燕,姚恩生. 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與高血壓病相關性研究[J]. 當代醫學,2012,18(11):6-7.
(收稿日期: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