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及語言運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它課程資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合理的用英語歌曲來輔助教學,對優化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好的作用。
【關鍵詞】英文歌曲 激發興趣 英語教學
奧地利心理學家通過實踐證明:受到更多的音樂教育的學生,身心發育更好,學習上更有才能,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音樂優美的旋律能帶給學生美的熏陶。目前有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缺乏學習語言的自信和策略,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英語課堂教學本身很難激起他們的學習動機,僅從正面向他們談學好英語的種種益處、必要性,事實上收效甚微。怎樣學習,通過什么方式學習,如何激發學習英語學習興趣。筆者針對中學生淳樸好動,天生對音樂和歌曲模仿能力強等特點,對學生進行英語歌曲熏陶實驗。
一、英文歌曲用于英語教學的理論依據
(一)《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把學習英語與歌曲聯系起來,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語用環境,使學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緒中,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二)附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是人們獲得知識的普遍規律。將英語歌引入教學正符合從感知到理解的認識規律。它把語言知識融合于有趣的歌詞中,將知識與趣味、抽象與形象緊密地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識和形象材料;用旋律為學生架起了由感性認識通往理性認識的橋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著高昂的斗志和濃厚的興趣;在聽、唱英語歌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鞏固。
(三)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英語教學中強調“愉快教學法”的原則,音樂能給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舒暢。英文歌曲的趣味性、知識性和實用性就體現了這一原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英文歌曲不僅是一種學習英語的方法,也是一種有益的文娛活動,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英語歌曲能以聲情并茂的表現手段,極大的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生一旦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樂于接觸它,興致勃勃地投入學習和探索,從而在有限時間里達到輕松快樂學習、自然習得的目的。
(四)英語歌曲資源豐富
英語歌曲素材較為豐富,磁帶、書籍、VCD、DVD、MP3、電視和網絡上各種現成的歌曲等都可以作為學習的素材,而且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這些資源也變得容易獲取。
二、英語教學中英語歌曲的具體運用
(一)渲染課堂教學,寓教于樂
中學英語課本中許多文章雖貼近學生生活,選材多樣,知識性和趣味性并重,但學生因沒有親臨其境,感受不深,所以讀來甚感枯燥。如果在教學中適當地借助歌曲烘托、渲染課文內容,不僅能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還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如學習《the Olympic Games》這課reading部分時,在對課文內容講解時,選擇“You and me”和“Hand in hand”作為語言描述情境時的配樂曲。隨著音樂的旋律,同學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看到奧運圣火照亮人間的情景。既陶冶了情操,又啟發學生進行美的想象,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還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
(二)學記單詞,擴充詞匯
英文歌曲中蘊涵著巨大的語言潛能和英語實踐能力,使學生感知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提高。學生通常是孤立地背單詞,越是英語學不好的學生越怕記單詞,也越記不住單詞。實際上,背單詞不如背句子,而英文歌曲中的句子都是很值得記背。英文歌曲對短期內高效的記憶單詞有好處。通過唱英語歌曲,易于激發學生的情緒和想象力,在無意識狀態下可以收獲較好的教學效果。也因此避免了學生在學習和記憶語匯時感到枯燥乏味。
(三)提高語音、聽力和口語
教一首歌,可以同時進行多項能力訓練,提高學生學習和模仿的積極性。如果選擇適當的歌曲對學生進行語音訓練,在讀和唱的過程中又可以很好地練習口語,促成地道的英語口語的形成。把英文歌曲作為聽力材料使用。如設置根據歌詞回答問題、判斷正誤或聽歌填詞等練習,在歌聲中創造輕松的英語學習氛圍和活躍的課堂氣氛,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樣學生就在“玩”中學習,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四)把英文歌曲作為閱讀理解材料
很多英文歌曲的歌詞都是經典的詩歌或優美的散文,是很好的閱讀欣賞材料。教師可以讓學生讀完歌詞后進行歸納大意等練習活動,這種練習既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與文字駕馭能力,也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在學生閱讀理解做完后,欣賞歌曲既可以當作是檢測學生答案是否正確的依據,也可當作是完成學習任務后或開始另一項任務前的一個小插曲。
(五)了解西方文化,充實文化知識
英文歌曲是外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和重要體現。歌曲是一個民族的有形靈魂,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歷史、智慧風格。不同時代的歌曲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其內容也深深地打上了時代和文化的烙印。如果教師把英文歌曲作為文化知識介紹的媒介,相信會讓學生耳目一新,并在學習英文歌曲時仿佛暢游在西方文化的長廊中,品味其獨特的民族觀念、民族特點,而且這種生動鮮活的學習方式更貼近生活,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更容易接受。比如圣誕節時教唱“Silent Night”,“Christmas in my heart”,“Jingle Bells”等,在歌曲中了解圣誕節的來歷、特色及慶祝方式。
(六)歌曲運用要適度
實踐證明,音樂在英語課中的運用,是寓教于樂的好形式,也是提高英語課教學實效的有效途徑。但要注意,選擇歌曲要根據教學目的來確定;應結合教學內容和歌曲內容,設計問題讓學生思考或討論;在教學過程中,切不可不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而設置不適合學生情況的學習任務,盡管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也會適得其反。充分了解學情,選擇恰當的任務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課堂上運用歌曲的數量不要過多,防止把英語課變為音樂課。
(七)英文歌曲的選擇
英文歌曲能為英語教學提供豐富多樣的資料。但運用英語歌曲教學并不是很容易把握的,因此選擇恰當的英文歌曲對教學來說很重要。英文歌曲的選擇應滿足以下幾點:旋律要優美,節奏歡快,學生易學樂唱,要符合我國的社會文化形式;歌曲所傳遞的信息應易于理解;歌曲的詞句應非常清晰,能夠適合進行語言訓練;歌曲的內容應符合學生的水平或能滿足特定的教學目的;所選歌曲應是健康向上、教人自信自強、激發人們奮發向上的勵志歌曲。
總之,在課前、課間、課外恰當地運用英語歌曲,會給課堂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會在英語課堂上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利用英文歌曲教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歡樂的氣氛中掌握知識,促進對語言難點的理解和運用。音樂是無國界的,它能激發人們無限的潛能。英語又被稱為“通向世界的橋梁”,只要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就能使英語的教學方法豐富多彩,學生就可以在英語的世界里快樂地馳騁!
【參考文獻】:
[1]《高中英語課程標準》.
[2] 英語教學網.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海縣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