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是筆者結合中學語文教學實踐,就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利與弊以及自己的見解,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 現代教育媒體 利與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0-0059-02
一 前言
現代教育媒體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現代教育的進一步改革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條件,其影響已滲透到教育領域的各個方面,如教育觀念、教育理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都隨之發生了深遠的變化,這也是向傳統教育模式提出的嚴峻挑戰。本文結合中學語文教學實踐,就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的利與弊,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二 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好處
媒體以教育信息的傳遞為最終目的,稱為教育媒體。現代教育媒體是一種集電腦、電視、電子投影、錄像、錄音、廣播等多種媒體于一體的現代化教育設備。與傳統教育媒體相比,現代教育媒體具有形聲性、再現性、先進性和高效性等特點,因而被引進到中學語文教學中,并日益得到廣泛的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加快了中學語文教學由傳統教學模式步入現代化教學軌道的步伐,在語文教學中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效率
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憑一本教材、一本教案、一支粉筆、一張嘴完成教學任務,與現代教育媒體教學相比,其教學手段尤為簡單,教學傳輸的信息量相對較小,難免令人產生效率低下的感覺。中學語文教師運用先進的現代教育媒體輔助教學,突破了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所受的局限,開辟了一條省時省力、高質高效的教學途徑。現代教育媒體使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快速傳輸語言、文字和靜止圖像,而且能傳送音響、動畫等多種信息,擴大了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輸的信息容量,增強了教學的表現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2.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
提高教學質量是中學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中學語文教師恰當地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創造性地開展視聽結合的現代教育媒體教學,有利于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現代教育媒體具有直觀性、生動性和形象性的特點,語文教師在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的基礎上,對中學語文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并將自己獨到的教學思想、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融進現代教育媒體之中,通過現代教育媒體使教學內容抽象為具體,化疑難為淺顯,化呆板為生動,符合中學生的接受特點,優化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3.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提高學生學習中學語文的積極性
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還促進了教學方式,改善了師生關系。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保障,學習氣氛更為活躍,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高。現代教育媒體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使語文教學內容圖像、文字和音響并茂,且交互呈現,激活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的感官神經,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的現代教育媒體教學,有利于加強學生對中學語文教學內容的直觀感受,更有利于加深對中學語文教學內容的理解,并且能夠有效地增強對教學內容的記憶。
三 當前中學語文教師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弊端
由于現代教育媒體是一種新興的教育教學手段,發展時間較短,如何有效地發揮它的作用,還需要在理論上和實踐經驗上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為此筆者結合中學語文教學實踐,就當前中學語文教師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的一些弊端提出以下幾點見解:
1.生搬硬套,忽視了現代教育媒體與教學實際的密切聯系
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需要設計、開發和制作多媒體課件。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教師本人的實際水平和學生的特點,親自動手設計、開發和制作多媒體課件,才能更好地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才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師盲目地引進或移植他人的語文多媒體課件運用于自己的教學,就脫離了教學實際,往往會導致教學的失敗。
目前,一些中學語文教師由于種種原因,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時不是親自動手制作語文多媒體課件,而是從市場上或互聯網上獲得一些語文多媒體課件直接運用于自己的教學,這種做法是不可取,是對教學工作不負責的態度。因為在這些五花八門的中學語文多媒體課件中,有的是粗制濫造的,根本不可取的,如果用它們來輔助教學,恐怕會害了學生,因此要堅決摒棄。至于那些優秀的中學語文多媒體課件,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糠。因為每一個中學語文多媒體課件都是有針對性的,是個性化的,它們在制作過程中包含著制作者不同、教學對象不同、教學方法不同以及教學風格不同等因素,所以未必完全適用于所有的教師和學生。因此,語文教師不能不顧教學的實際,生搬硬套他人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應用于自己的教學。
2.追求形式,忽視了現代教育媒體與教學內容的統一
現代教育媒體具有先進性,它能使教學形式豐富多彩,但是一切教學形式都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這是由教學規律所決定的。所以中學語文教師在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時,應充分考慮到現代教育媒體形式與教學內容的統一性,只有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形式,才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如一味地追求現代教育媒體形式上的生動性、形象性,而忽視了它們與教學內容的關系,那么這樣的現代教育媒體不僅不能輔助教學,反而會誤導學生,給教學帶來負面影響。
3.以輔代主,忽視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現代教育媒體具有高效性,它減輕了中學語文教師的部分教學負擔,但不能因此過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用它來完全替代教師的作用,在教學中現代教育媒體只能起輔助作用,教師仍然要起主導作用。因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教師必須根據教學的需要和動態發展情況,發揮主導作用,有針對性地傳播教育信息,靈活地制定教學步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并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如果教學中完全由現代教育媒體來引導教學,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阻礙教學過程的信息交流,造成教學中的被動局面。
4.制約思維,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作用
現代教育媒體具有生動性、形象性,它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呈現圖、文、音并茂,增強教學效果。但是,作為中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現代教育媒體并不是萬能的,不能濫用。因為語文學科具有獨特性,有的語言文字蘊含了十分豐富的內容,具有巨大的思維聯想與想象空間,有時是無法用其他任何具體的音畫形式表現出來的,只能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自由地、盡情地聯想、想象和創造。如語文教師試圖運用現代教育媒體,將一切中學語文教學內容予以直觀化、具體化,反而制約了學生的思維活動能力,禁錮了學生的主觀能力性,造成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閱讀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停滯不前。
四 結束語
總之,中學語文教師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是教學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當前教育領域推行素質教育的需要。當這個新生事物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需要用熱情積極的態度去迎接它,但也要用冷靜清醒的頭腦去審視它。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首先要認識到,現代教育媒體介入教學后,對教師的語文專業知識、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現代教育媒體技術等各方面的要求更高了,所以要自覺地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和素質;其次盡管中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了現代教育媒體,但也不能完全拋棄傳統語文教學中合理有效的做法,因為它們仍然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并發揮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興利除弊,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中學語文教師必須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根據實際教學需要,適時、適當、適量地運用現代教育媒體,才能使其在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中更好地服務于中學語文教學,為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發揮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芒.現代教育技術[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韓志堅、封昌權、徐建祥.現代教育技術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