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譽為“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才之興在教育,教育之興在教師”,這一點已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我國的教育體制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應試教育模式后,現在正向素質教育模式轉變,新課程改革為學校推進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質教育的實現與教師素質的提高密不可分。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初中學生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0-0076-01
一 教師素質的提高是素質教育的前提
探討新課程改革下推進素質教育,若離開教師素質的研究,就談不上實施。素質教育的成敗關鍵在于教師素質的高低。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學校教育的困難在于教育改革,不在于教育經費。……教育改革,在有技術有學問的人抱著為吃飯不得已而教書的情緒下是不能進行的。”他認為:“學校的干部和教師素質提高了,學校就可以辦好。”在197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鄧小平進一步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由此可見,素質教育的實施有賴于教師素質的提高。
教師素質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二是每位教師的個體素質。隨著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和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隊伍整體學歷層次穩步提升,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素質的整體提高。相反,近年來發生的一些事件卻讓人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神圣性產生了質疑。比如,對學生施暴致殘致死,甚至對學生強奸、猥褻的案例時有發生,談何素質教育的實施。因而,教師素質的提高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 提高教師素質是初中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
近年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此,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熱愛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精心組織教學,積極參加教育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國的基礎教育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的指引下,正逐步實現著以下轉變:一是從應試教育模式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辦學軌道轉變;二是從單純傳授知識向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教育體系轉變;三是從以學科、課堂教學和以書本為中心的課程結構向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相結合、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相結合、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的課程結構轉變,并重視課程內容的更新和課程的綜合化與多樣化;四是正從學生被動地學習向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學習轉變;五是正從以學校教育為中心向以學校教育為主,實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共同為學生發展創設條件的大教育觀轉變。總之,我國的基礎教育正從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適應新形勢,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三 推進素質教育必須是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素質教育工作
《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提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力軍,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他們在塑造學生心靈、傳道授業解惑、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方面起著主導作用。這支隊伍應該是有共同教育理念,能承擔起教育改革重任的“群體”,而不是一般的“名師”。
推進素質教育就要切實提高教師的學歷合格率,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教學效果,提高開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提高教學整體的實施能力。因而,學校的素質教育,既包括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也包括對教師的素質教育,只有這兩方面都做好了,我國的素質教育才能落到實處。
四 素質教育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作為一項重大的教育變革,正確決策固然重要,但科研指導也必不可少,最后還要依靠學校去實施,其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
要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提高教師對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教師若缺少自覺意識和明確的工作目標,素質教育將是一句空話。
另外,還要把握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素質教育的形成與發展的有效途徑是與學習活動結合起來的,即把學生的生理、心理、文化等素質的培養寓于各種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就要在“寓”字上下工夫,把教育活動和素質教育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以取長補短。
五 素質教育也是教師素質的提高
“跟好人,學好藝。”沒有一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就不可能培育出高素質的人才,也難鑄就民族精英。21世紀的教師,應是德才兼備、多才多藝的人。教師應在教育過程中充當學生的朋友、導師、楷模等多種角色,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雙重職責。作為朋友,教師應當平等待人,真誠熱情,個性鮮明,富有魅力;作為導師,教師應當見多識廣,機智幽默,循循善誘,指點有方;作為楷模,教師應體現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品格高尚,事業心強,富有感染力與號召力,受學生愛戴。這是新課程改革下素質教育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以及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努力提高的修養。
素質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的有機工程,它的實施和最終實現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支持。素質教育的春風已吹向大江南北,作為素質教育的主導者,教師應扎實苦學,從現在做起,在教育實踐過程中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成為教育科學的探索者和教學藝術的創造者。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