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導入環節中,教師通過營造特定的語言氛圍,將課文的主題以多種形式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與課文有關的語言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欲望。
一 采取“交流—互動”的形式
學生的動是以教師的啟動為基礎的。教師在講授新課前對學生作適當的引導,在講授較難理解的課文前,先讓學生課前預習,找出相關的背景知識并提出教學要求,為學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主要做好引導工作,掃清學習新知識的障礙,為學習新課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例如,在Pygmalion一課開始前,筆者讓學生預先查找有關“皮格馬利翁(Pygmalion)”的資料。在上課前,學生就已經對課文很有興趣了。因為他們了解到“皮格馬利翁”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很想了解這篇課文與它有什么關聯。這樣,使全體學生進入良好的準備狀態,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一種探求知識的渴望。
二 利用多媒體教學 創設直觀的形象
教師把要講述的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地展示給學生(可以通過實物或者是錄像等),使得教學更有情境,營造出更適合學生學習的氛圍。多媒體教學能使英語課堂更加生動、形象、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作為內驅動系統中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對于學習起著催化劑的作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大大提高學生對語言的學習興趣,讓一節課有多個興奮點以激發學生的思維。在一節課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提供許多非語言素材,如時代背景、角色、形象、心理活動等,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聲情融會、視聽并用,這種全信息的表達為英語教學提供生動、形象、逼真的表現效果,摒棄了傳統課堂教學不利于學生興趣培養的方法,即學生以聽為主,處在被動接受信息的地位,所接觸的多為機械的帶有重復性和程式化的練習,因此,多媒體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Country Music 時,由于學生對鄉村音樂了解甚少,筆者就在他們閱讀課文前,先播放一些鄉村歌曲如:“Take me home,country road”“Yesterday Once More”和一些Jazz、pop music等,看學生能否分辨出哪些是鄉村音樂。同時,筆者還利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現鄉村音樂的時代背景、代表人物及相關知識,讓學生對鄉村音樂有所了解,并被這些相關的知識所吸引,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后,才讓學生閱讀課文。又如,在講Charlie Chaplin時,可以播放一段卓別林的電影內容,讓學生在幽默的默劇中感受到卓別林的表演風格與特色,再進行人物介紹。
三 自編短劇,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學生學了英語后,要會開口說英語。為此,筆者每節課都花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上課前,由值日生或者再邀請別的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內容,也可自己創設情境,但是臺詞必須運用已學過的類型并與即將所學的課文有關。例如,在Pygmalion一課的賣花女與教授之間的對話表演,學生以搞笑的形式模仿得惟妙惟肖,令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這樣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了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又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 激勵想象,拓寬思維
英語的閱讀,要注重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根據教材的語言材料,設置疑點,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創造性的想象,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獨創性,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新課標下的初中英語教材是集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與實用性為一體的好教材。每一個單元均涉及一個有關主題(Topic),從中外文化習俗、世界名人傳記到飲食、衛生、環保、體育。這些主題都能喚起學生的注意與興趣,而教師的任務是把這些主題變為更易于學生參與的話題,進而把這些話題變為令學生更感興趣、樂于思考并有感而發的問題。如遇到居里夫人(Madam Currie)、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等著名人物的傳記文章,就要盡量引導學生去了解、概括主人公的個性和成功因素,引導他們思考這些因素與偉人們在平凡工作和勞動中善于聯想才有創造發明的關系,引導他們思考“如果沒有這些發明創造,世界將會如何?”等問題。這樣,既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使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開發他們的思維深度和廣度,使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更具跳躍性。
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和生活常識,結合專題學習任務,故意設置錯誤的教學情境,提出相關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用英語表達如何糾正錯誤的觀念和做法,得出正確的結論。如講到“Health”這一話題時,教師可以根據女生愛美怕發胖這一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播放夸大功效的減肥藥廣告宣傳片,提出“What i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healthy way of losing weight?”的問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正確的健康意識,糾正錯誤的減肥方法。
當然,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個性,僅停留在創設這些教學情境上是不夠的。教師首先要具有創造的精神,注重創設寬松民主富于創新精神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個體,善于抓住一切時機激發學生創新的欲望,注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以及教學反應等做出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評價……只有教師在教學中真正樹立了創新意識,學生的創造意識才能得以培養,其創造個性才能得以弘揚。
五 結束語
在課堂導入活動中,教師的作用就是千方百計地對學生進行啟發、點撥、創設氛圍;借助書本學習資料等媒介,啟發學生思維,引發學生有效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推動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通過獨立思考、交流和探索,努力創造新的精神世界,在活動中探索語言規律,進行語言實踐,實現語言習得。
〔責任編輯: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