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多媒體教學的好處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逐漸被幼兒園所采用,在反復的實踐中,教師對幼兒園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及有效性產生了些許共識。
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生動性、傳播刺激性、時空寬廣性、媒體多樣性等特點,其優越性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可以多次使用,反復地重現需要認知方面的內容,可創造最優的學習情境,增加幼兒的情緒體驗,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最大化地促進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多媒體教學“認識青蛙”的活動中,通過放映科教片《青蛙》使教學變得直觀生動,青蛙生長過程會讓孩子們大開眼界,青蛙捕捉害蟲那種百發百中的精彩鏡頭令孩子們拍手叫好,青蛙眼睛對動的東西“明朝秋毫”、對靜的東西“視而不見”的特點,會在孩子們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又用投影的方式呈現青蛙從產卵到成蛙過程中的主要特征,動態的畫面更是讓孩子們感到新奇、魔幻,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科學知識,實現了教育目標??梢娗‘數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對促進幼兒在教育活動過程中的認知發展,特別是促進幼兒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的發展,促進教育活動過程的整體優化,促進幼兒主動發展,會起到良好的教學輔助作用。
二 恰當地利用多媒體
俗語說:“美味不可多也?!倍嗝襟w教學手段雖然方便、快捷,但不能一味追求,要把充分地發揮其教育功能放在首位,應該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趣味性和啟發性相結合的原則
所謂趣味性與啟發性相結合,就是說既能激發幼兒興趣,又能促進幼兒思維。如果單令幼兒入迷,甚至如癡如醉,卻不能啟發幼兒的思維、開發幼兒的智力,這樣的教學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設計時,著眼點應放在啟發幼兒身上,應考慮這一活動能否有助于幼兒的發展。
2.一張一弛的原則
所謂一張一弛,就是多媒體教學要節奏明快而緊湊,同時又要留有廣闊的空間讓幼兒自己思考和動手操作,這不只是把握教學的節奏問題,而是從另一角度體現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預留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幼兒自己去“玩”,在快樂的玩耍過程中,開發智力。由于幼兒的認知水平、接受程度都有限,因而要有更多的再現機會,因為幼兒畢竟年齡小,很想自己動手做,但觀察不夠全面,所以做起來不會一次就行,教師應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體會和掌握,特別使其在不斷地糾正錯誤中掌握,就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聲像結合和掌握適度的原則
所謂聲像結合,是指悅耳動聽的音樂和色彩斑斕、富于動感的畫面要同步或交替進行。所謂掌握適度就是要根據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和承受能力,既要讓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又要讓負面的東西控制在最小化;既讓幼兒在交替變換中保持興趣和精神集中,同時又能使幼兒視覺系統、聽覺系統和神經系統得到有效的保護。就目前而言,由于看電視的時間過長或電視動畫片過于“火爆”,已經造成了不少幼兒視力減退甚至精神受損,因而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四點,一是時間控制、二是視頻控制、三是亮度控制、四是色彩控制??傊?,不能過分強調視覺和聽覺效果而損害了幼兒的身心健康。
4.自己動手和厲行節約的原則
所謂自己動手和厲行節約,就是說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充分利用好“廢物”進行制作,既滿足教學的需要,又達到節約的效果,強調這一原則十分重要。因目前很多廠家都瞄準多媒體教學這個市場,就好像玩具市場一樣,高、精、尖的東西層出不窮,而這些東西既不一定符合教學的需要,又花費大量的金錢,這無疑加重了幼兒園和家長的負擔,同時也“養懶”了教師或“窒息”了教師的創造性,教師應該組織教師開展多媒體教學設計比賽,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教師在運用自己親手制作的教學媒體進行教學時的情感投入,與用買回來的教學媒體進行教學時的情感投入應是不同的,那種自信的情感對幼兒是有強烈的感染力的,這對于幼兒的發展無疑能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
幼兒的感覺是直接的,教師能做的要學著做。同時要讓教師和幼兒認識到:即使將來國家富強,科技發達,自己動手創造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世界的未來始終要靠雙手創造,這一意識和能力必須從小培養,這樣對幼兒的綜合素質培養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