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化學中經常用到各種試紙,由于不清楚原理,學生經常用錯。本文現將常見試紙的種類、制作、用法及注意事項介紹如下。
一 酚酞試紙(白色)
制備方法:將1g酚酞溶于100mL 95%的酒精后,邊振蕩邊加入100mL水制成溶液。將濾紙浸入其中,浸透后在潔凈干燥的空氣中晾干。
用途:遇堿性溶液變紅,用水潤濕后遇堿性氣體(如氨氣)變紅,常用于檢驗pH>8.3的稀堿溶液或氨氣等。
使用:用鑷子取小塊試紙放在表面器皿邊緣或滴板上,用玻棒將待測溶液攪拌均勻,然后,將玻棒末端占少許溶液接觸試紙,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確定溶液的酸堿性。檢驗氣體的堿性時必須先用鑷子取小塊試紙并用蒸餾水潤濕放在待檢驗處,觀察顏色變化。
注意事項:第一,檢驗氣體的堿性時必須先用蒸餾水潤濕,檢驗溶液的堿性時則不必潤濕。第二,切勿將試紙浸入溶液中,以免弄臟溶液。
二 石蕊試紙(紅色)
制備方法:用50份熱的乙醇溶液浸泡1份石蕊一晝夜,傾去浸出液,按1份存留石蕊加6份水的比例煮沸,并不斷攪拌,片刻后靜置一晝夜,濾去不溶物得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顏色不夠深,則需加熱濃縮,然后向此石蕊溶液中滴加0.05mol/L的H2SO4溶液至剛呈紅色,然后將濾紙浸入,充分浸透后取出,在避光、干燥、沒有酸、堿蒸氣的環境中晾干即成。
用途:在被pH≥8.0的溶液潤濕時該試紙變藍;用純水浸濕后遇堿性蒸氣(溶于水溶液pH≥8.0的氣體如氨氣)變藍。常用于檢驗堿性溶液或堿性蒸氣等。
三 石蕊試紙(藍色)
制備方法:用與上列相同的方法制得紫色石蕊溶液,向其中滴加0.1mol/L的NaOH溶液至剛呈藍色,然后將濾紙浸入,充分浸透后取出,在避光、干燥、沒有酸堿蒸氣的環境中晾干即成。
用途:被pH≤5的溶液浸濕時變紅;用純水浸濕后遇酸性蒸氣或溶于水呈酸性的氣體時變紅。常用于檢驗酸性溶液或蒸氣等。
第三,用法及注意事項同上。
四 pH試紙(黃色)
pH試紙種類:pH試紙包括廣泛pH試紙和精密pH試紙兩類。廣泛pH試紙的變色范圍是pH=1~14,只能粗略地估計溶液的pH值。精密pH試紙可以較精確地估計溶液的pH值,根據其變色范圍可分為多種。如pH=3.8~5.4,pH=8.2~10等。根據待測溶液的酸堿性,可選用某一變色范圍的試紙。
用途:用來定量檢驗溶液的pH值或定性測定溶液或氣體的酸堿性。
使用:用法同石蕊試紙,待試紙變色后,半分鐘內與標準比色卡對比,確定pH值或pH值的范圍。
注意事項:第一,切勿將試紙浸入溶液中,以免弄臟溶液;第二,定量測定溶液的pH值時,不能用水潤濕,否則測量值不準(相當于溶液稀釋),對于酸性溶液,pH值偏高;對于堿性溶液,pH偏低,對于中性溶液幾乎無影響。定性測定氣體酸堿性時必須用水潤濕。
五 淀粉碘化鉀試紙(白色)
制備方法:取1g可溶性淀粉置小燒杯中加水10mL,用玻璃棒攪成糊狀,邊攪拌邊倒入正在煮沸的200mL水中,并繼續加熱約2~3分鐘至溶液變清為止,再加入0.2g HgCl2(防霉),制成淀粉溶液。向其中溶解0.4gKI及0.4g Na2CO3?10H2O,將濾紙浸入其中,浸透后取出晾干。
用途:用于檢測能氧化I-的氧化劑,如C12、Br2、NO2、O3、HClO、H2O2等,潤濕的試紙遇上述氧化劑變藍,也可以用來檢測I2。
用法:用水潤濕后放在待測處或滴加待測液,觀察顏色變化。
注意事項:第一,必須先用水潤濕才能用于檢驗氣體;第二,不能將試紙直接放入溶液,以免污染;第三,當氧化性氣體遇到濕的試紙后,則將試紙上的I-氧化成I2,I2立即與試紙上的淀粉作用變成藍色,反應方程式為:2I-+Cl2=2Cl-+I2。
如果氣體氧化性強,而且濃度大時,還可以進一步將I2氧化成無色的IO3,使藍色褪去:I2+5Cl2+6H2O=2HIO3+10HCl。
可見,使用時必須仔細觀察試紙顏色的變化,否則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六 醋酸鉛試紙(白色)
制備方法:將濾紙浸入3%的醋酸鉛溶液中,浸透后取出,在無H2S的環境中晾干。
用途:用來定性檢驗H2S氣體,遇H2S變黑色(生成黑色的PbS),用于檢驗痕量的H2S。
用法與注意事項:同淀粉碘化鉀試紙。
總之,除pH試紙測定溶液pH時不能潤濕外,其他情況下所用試紙都必須先用蒸餾水潤濕,并及時觀察試紙顏色變化。
〔責任編輯:李錦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