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的“雙師素質”水平還不能滿足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需要,而青年教師實現“雙師素質”轉型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針對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實現“雙師素質”轉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職業院校 青年教師 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0-0174-01
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出技校特色的關鍵,而青年教師在整體師資隊伍建設與培養中具有突出的位置。科學地建設職業院校青年教師隊伍,促進青年教師教學綜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順利實現“雙師素質”轉型,使青年教師這個群體和青年教師個人都順應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優化,是一個極其復雜和長期的過程。
一 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實現“雙師素質”轉型的必要性
青年教師是職業院校師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院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直接影響到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也關系到職業院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和師資隊伍結構的優化。
1.“雙師素質”教師是職業院校發展的需要
職業技能教育擔負著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生產、建設和服務第一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養水平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而且還關系到國家建設的全局。職業技能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師資隊伍有別于普通學校,更要注重教師的“技術應用”素質。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需要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特色鮮明、相對穩定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是職業院校的當務之急。由于國家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政府沒有制定要求企事業單位接納實習教師的獎勵政策,職業院校在“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和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遇到了諸多困難。
2.“雙師素質”教師是自身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職業院校補充的大學生教師數量較多,但由于這些教師缺乏工作經驗,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轉變還需時日,因此嚴重影響到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尤其是青年教師實踐動手教學指導能力普遍匱乏,這嚴重制約了技工教育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 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在實現“雙師素質”轉型中存在的問題
1.青年教師缺乏實踐的場所和時間
科技開發、社會服務的職教體系在大多數職業院校中尚未形成,產教結合的教育模式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企業單位不愿意接收教師參加頂崗實踐,青年教師很難深入到企業一線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基地大多名存實亡,培養工作困難重重。教師大多數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很難有機會長時間地到生產實踐的第一線鍛煉和提高。另外,在現行的教師職稱評定中存在著重論文、輕教學,重研究、輕應用的傾向。這根指揮棒無形中引導著教師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完成論文、發表著作等硬指標上,而忽視了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青年教師實踐鍛煉管理與考核流于形式
目前學校領導雖然十分重視青年教師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工作,但是相關管理與考核卻流于形式,不能發揮作用,往往將無課上的富余教師派到企業實踐鍛煉,沒有根據教學計劃和專業課程建設需要合理安排專業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未能很好地滿足實踐教學的需要。而經過這短暫的參觀、實習,大部分教師對企業實際生產流程仍不熟悉,也不能根據企業崗位需要,編制相應的教學方案。
三 加快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實現“雙師素質”轉型的對策措施
“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高等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核心內容,必須加大培養力度,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組織教師到企業參加專業實踐工作
學校要制定出教師參加專業實踐活動的管理辦法,對教師參加實踐活動的內容、實踐過程管理、考核辦法、待遇和保障措施等提出具體的要求,做到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相結合,從而保障教師下廠實踐工作能取得實效。同時,只有安排相對長時間的脫產在企業掛職和頂崗,才能真正接觸到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設備,達到提高專業實踐能力的目的。
2.校企合作開展應用技術研究
校企合作開展應用技術研究是職業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和體現其辦學實力的重要環節。近幾年,職業院校引進了大批高學歷的青年教師,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企業因為成本的考慮不會聘用大批高學歷人才,學院可以把缺少工作實踐經驗的高學歷人才輸送到企業參與產品開發,新技術推廣;與企業建立合作基地,通過與企業簽訂協議等形式保障教師較長的時間參與企業生產實踐;企業可以定期選拔推薦一定數量、具有良好專業經驗的人員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選拔過程應允許校方參與;學生可以去企業頂崗實習,實踐并掌握專業技能,學校還可以為企業定向培養學生,實現企業、學校、學生三方共贏。
3.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實現“雙師素質”轉型的制度保障
一方面,制定科學的配套政策,如職稱評審、評優推優、“雙師”認定、績效考核、訪學進修、崗位聘任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激勵教師投身到企業生產一線。積極引導教師轉變觀念,自覺要求提升自身的實踐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制定出臺《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管理辦法》,規范過程管理。實行學校和企業實踐鍛煉單位雙重管理制度,鍛煉期滿后,由企業和學校進行雙重鑒定。學校、系部及有關部門定期或不定期派出督查小組,真實掌握鍛煉教師的學習、工作情況。實踐結束后,到企業參加實踐鍛煉的教師要在一定范圍內與其他教師進行座談交流,相關考核部門要詳細檢查教師實踐鍛煉工作材料。
通過以上幾方面,既可以激勵青年教師參與到企業的鍛煉中來,也可以不斷與企業更新交流技能知識,從而推動職業院校的技能培訓事業向前發展。
〔責任編輯:王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