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翟偉偉(1988.12-),女,山東人,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化。
(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 上海 201306)
摘 要:“陌生化”理論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記》因其極致的諷刺藝術而堪稱經典。而達到諷刺藝術效果的原因就是陌生化手法的運用。本文從人物形象、敘述視角、語言描寫和修辭手法四個方面用陌生化手法進行分析,體現《格列佛游記》的諷刺藝術,從而表明陌生化手法對文學作品藝術魅力展現的作用。
關鍵詞:陌生化,格列佛游記,諷刺
中圖分類號:110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2-0000-01
“陌生化”一詞,又譯奇特化、反?;?,是20世紀初俄國形式主義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著作《作為手法的藝術》中提出來的。陌生化在語言運用中,變習見為新異,傳遞鮮活的感受,制造令人震驚的效果,是修辭藝術中的普遍現象與基本規律。隨著對“陌生化”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陌生化”手法的應用擴展到了文學藝術中的題材、情節、主題、人物性格等方面,以及小說、戲劇、音樂、雕塑、影視等領域。對陌生化理論基本內容及其藝術效果有理性把握,是正確理解陌生化理論的實際價值并進而推進文學作品的創新。
一、“陌生化”理論
“陌生化”一詞,又譯奇特化、反?;?,是20世紀初俄國形式主義代表人物之一什克洛夫斯基在其著作《作為手法的藝術》中提出來的。“陌生化”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的核心概念之一。藝術的手法就是使對象陌生化,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的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的目的,必須設法延長。什克洛夫斯基(2002:2)認為,人們對生活中許多熟悉的事物習以為常,渾然不覺其獨特的性質,習慣使人們對這些事物(包括言語行為)的感受變成自動的。而藝術的任務就在于恢復人們對事物本來面目的感受,讓人們帶有一種新眼光去看熟悉的事物,從而產生一種新奇感,這就是陌生化技巧產生的效果。所謂陌生化,就是對常規常識的偏離,造成語言理解與感受上的陌生感。在指稱上,要使那些現實生活中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化為一種具有新的意義、新的生命力的語言感覺;在語言結構上,要使那些日常語言中為人們司空見慣的語法規則化為一種具有新的形態、新的審美價值的語言藝術。
二、《格列佛游記》的陌生化技巧
小說《格列佛游記》以外科醫師萊繆爾·格列佛之筆,透過一系列奇妙文化之旅對當代的科學家及政客進行辛辣的嘲諷。從形式主義角度來看,所謂陌生化就是使藝術作品增加可感覺性的各種手法的統稱,也是文學作品具備文學性的基本手段。陌生化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格列佛游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人物形象、敘事視角、語言描寫和修辭手法上采用陌生化技巧。
1.人物形象的創造
什克洛夫斯基認為,形象的描繪屬于陌生化,“幾乎哪里有形象哪里就有陌生化”。因為形象的目的不是使其意義易于我們理解,而是制造一種對事物的特殊感覺,即產生“視覺”而非“認知”。例如慧嘶馬國游記中的慧嘶馬國是個馬國,這兒的叫做慧嘶的馬是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另一種動物叫野胡,被視為低等畜生。小說中描繪的這些形象和國度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它們并不是毫無根據的創造出來的。作者斯威夫特只是將人們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人物、現象和場景陌生化了。例如第二部分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2.敘述視角的轉換
18世紀的游記主要采用“第一人稱主人公敘述”的方式來展現故事情節?!陡窳蟹鹩斡洝分饕捎玫木褪堑谝蝗朔Q的敘述視角,也就是說作品中的敘述者也是故事中的一個角色。但是,有時為了諷刺藝術的客觀性和作品的生動性,斯威夫特在敘述中就轉化了敘述視角。這種敘述視角的變化也是陌生化技巧之一。例如,在小人國游記中,由一位“朝廷里相當重要的人物”間接敘述小人國朝廷大臣設謀陷害格列佛的過程。這種旁觀者的敘述視角,使故事情節更具客觀性。在大人國游記中,作者插入的大人國國王對英國法庭、財政管理、教派政黨、貴族紳士的娛樂等的評論采用了間接引語的敘述形式,對英國各種制度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而在慧嘶國游記中,作者更是通過馬民與格列佛的問答形式,從品德高尚的馬民視角對人類的貪婪和虛偽進行強烈的質疑和辛辣的諷刺。
3.語言的描寫
什克洛夫斯基在談到“陌生化”的時候,指出藝術“陌生化”的前提是語言的“陌生化”,因為藝術語言是實現“陌生化”過程的重要保證與條件。語言的陌生化是體現在文學語言對日常生活語言的加工上,使文學語言與日常生活語言之間產生疏離,從而更新人們對欣賞對象的認識,獲得更多的感受經驗。如在小人國游記中,格列佛翻譯的一份由兩位小人檢察官呈遞給皇帝的搜查清單,清單譯下級向上級傳達的語言形式諷刺了小人國居民少見多怪和愚昧無知的姿態。語言的陌生化還體現在文學語言的創造上,即作者創造一些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陌生詞匯。這種陌生化效應可以吸引讀者注意,使讀者感到驚奇,增加讀者接收的難度和時間,從而增強讀者對作品的印象?!陡窳蟹鹩斡洝分杏性S多自造的詞,如小人國的“赫夠”、“那達可”,大人國里的“格里錐格”,慧嘶國游記里的“野胡”,甚至這些國家的名字都是作者創造的新詞。
4.修辭手法的運用
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是取得陌生化效應的一種方式?!陡窳蟹鹩斡洝分胁捎每鋸?、反語、對比等修辭手法,使熟悉的事物以這些方式轉化為人們陌生的事物,從而使作品更加新奇,引人入勝。如小人國游記中,對數字和比列進行夸張性的描寫,“每輛裝肉車上的肉足夠我吃上兩三大口”(2000:14),“皇帝還指令一支六百人的隊伍為我當差”(2000:16),夸張的數字有力地諷刺了英國剝削階級生活的奢侈和本性的貪婪?!毙∪藝斡浝锏男∪松砀卟蛔懔⒋纾c格列佛的身高比例懸殊,作者采用這種居高臨下的視角,諷刺人類的荒唐渺小。反語的使用使作品的諷刺達到了極點,如懦夫立了偉大戰功,阿諛奉承的人最誠實,出賣祖國的人具有了古羅馬人的優良品質等。
三、結論
陌生化的手法是多種多樣的。藝術家之所以采用“陌生化”的手法,目的就是要讓接收者感受到生活化,體驗到生活細節,從一個異乎尋常的角度發現隱藏在普通事物后面的道理。陌生化手法的運用,對于展現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具有重要作用。作家通過“陌生化手法,增加人們對事物的感知難度,盡可能延長人們這種審美感知的過程。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記》中廣泛利用了陌生化手法,描繪出了一幅關于歐洲社會和政治制度的諷刺畫,成為經典之作。
參考文獻:
[1] 王佐良.英國散文的流變[M].北京:商務印書出版社,1988.
[2] [英]斯威夫特著,史曉麗、王林譯.格列佛游記[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3] 張中載、王逢振、趙國新.20世紀西方文論選讀[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4] 朱立元、李均.20世紀西方文論選:上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