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需要教師進行點撥式教學,排除學生的畏難情緒。因此,“樂教趣學”就成為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我們常說寓教于樂,“樂教趣學”的原則就是對“教”和“樂”要有一個嚴格的界定,必須有極大的趣味性,有比較成熟的游戲法則,有很強的競賽性,有明確的輸贏。把這種方法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都投入有角色、有情節的游戲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學習漢語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是傳授者,還應該是音樂家、美術家、甚至是一名出色的演員,創設出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樂教,使學生——趣學。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游戲教學 趣味性 樂教趣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2-0000-01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新形勢下的對外漢語教學也將緊跟時代的步伐,應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讓對外漢語教學更具有趣味性。隨著對外漢語事業的不斷發展,漢語熱已經在全世界洶涌開展,大多數的學習者都是抱著對漢語以及漢文化感興趣的心態來學習漢語的,這其中主要包括外國留學生和國外院校中文專業的學生。但是無論是針對哪一種教學對象,其中涉及的問題都是一樣的:首先,他們有著不同于中國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等;其次,他們的學習動機也不盡相同,目標不同,學習態度也會不一樣;再次,與本國學生相比,外國學生的學習往往有一定的階段性,由開始的興趣很濃到一段時間之后的興趣消失,尤其是留學生還會產生一種思鄉感和孤獨感。種種的原因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習,最后失去耐力;最后,也是最普遍的問題,就是外國的教育模式與中國的教育模式不同,“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很難讓外國學生接受,所以課堂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就大打折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近幾年興起的“漢語熱”,使對外漢語教學逐漸為人們所熟悉,課堂教學作為影響對外漢語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隨著課堂教學技巧和方法的逐步探索,課堂教學當中的樂教趣學已普遍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關注。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中都應該注重寓教于樂,從而提高對外漢語教學質量。游戲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具有任務性、仿真性、交際性、競爭性特點,既適用于兒童少年,也適用于成年人學習第二語言。作為一種有效促進課堂教學的手段,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操練所學語言知識,從而達到教學效果。對外漢語教學發展的趨勢是由目的性向趣味性的發展,因此游戲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也將越來越重要,并且有可能會占據主導的地位。
自然,“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這就是說,濃厚的興趣可激起強大的學習動力,但是現在的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大部分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傳授,學生學習。這種教學模式當然也是有一定教學效果的,但是難免會造成課堂氣氛沉悶、不夠靈活,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只是單純的接受,自己不動腦筋不思考,缺乏創新性思維,把自己的思維囿于一個設計好的框架當中,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不會特別地理想。樂教趣學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應用,使原本為了學習而學習的學習動力變成了為了交流、為了娛樂而學習,這樣就使教學有了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夠調動學生的情緒,促進其思維活動,完全地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當一個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一致的時候,這個人的記憶力和理解力一定是最佳的。若是一個人所學習的內容能夠激發起其學習的興趣的時候,其記憶力甚至是平時的幾倍。因此,樂教趣學的游戲教學以其形式的多樣化和娛樂性,能夠滿足學生來激發其對學習漢語的興趣,以這種形式來完成教學,鞏固教學內容,能夠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深深的印在記憶里,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是活動的參與者,當然有的時候教師也扮演著參與者的角色,就這樣,教師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感染著并影響著學生,與學生已經不再是師生的關系,而是朋友的關系,這就在無形之中拉近了師生的關系。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林斯基認為:情緒的力量往往構成教學過程中最微妙最有意義的因素。愉快的心情可以讓學生產生對知識的渴望,在收獲知識的同時也收獲了快樂。課堂教學中游戲的實施可以緩解學生上課時焦慮和緊張的情緒,同時還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游戲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將游戲應用到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當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很快地被激發出來,使其得到學習情感需要上的滿足,他們必然就會以飽滿精神去積極主動地學習,并以之為樂,學習效果自然會好。游戲最顯著的特征可能就是愉悅性和趣味性,游戲的這種特性可以說是一直伴隨著游戲過程的始終,是游戲發揮其他作用的前提,不論是緩解壓力、恢復精力還是激發興趣都可以說和心理上的愉悅感有直接的關系。將游戲引入課堂教學當中不僅可以掃除課堂中的沉悶氣氛,使學習不再枯燥無味,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應該掌握的東西,達到了雙贏。
總之,樂教趣學正是順應了現代對外漢語事業的發展趨勢,并且根據其發展趨勢我們可以看見,樂教趣學在未來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中的前景也是非常可觀的。而且,學生的趣學建立在教師樂教的基礎上,只要對外漢語的教師們潛心研究適宜的教學方法,洞悉學生的內心世界,相信每個學生都會學有所獲,最終都會充滿自信地說:“Chinese,I can do!”(學漢語,我能行!)。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2011年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一般項目:現代語言本質觀與遼寧省漢語國際推廣方略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頌浩.關于對外漢語教材趣味性的幾點認識[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5:1-4.
[2] 卓志望 《素質個性化教育探索》 科學出版社 2003年版
[3] 劉頌浩.我們的對外漢語教材為什么缺乏趣味性[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5,5:23.
[4] 孟國.趣味性原則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5,6:54,57-59.
[5] 王強.淺談漢語教學中的趣味性原則[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8,4:247.
[6] 馮冬梅.試論游戲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消費導刊·教育時空,2008,4:171.
[7] 裴維襄.對外漢語教學的趣味性[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