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朱加超,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云南保山,學歷,本科 職稱:研究實習員 工作單位:云南科技信息職業學院
(云南科技信息職業學院 云南 昆明 650224)
摘 要:網絡文化不僅是一種大眾傳播文化,而且也是一種環境文化,大學生作為最大的網民群體,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直接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文化 大學生 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2)12-0000-01
網絡文化影響著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大學生學習、娛樂以及購物等各種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
1、增強了大學生的知識面
大學生通過網絡可以任意選擇自己的角色,不斷探索自我、發現自我,提高自我意識的完整性。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存在閉鎖性和開放性兩極性心理特點,即:一方面希望與人交往,另一方面又有不安全感,不愿意相信別人,很難向人敞開心扉。大學生之所以通過網絡交友,是因為網絡文化的匿名性、互動性,非常符合大學生的交友心里。大學生的求知欲比較強,通過網絡可以獲得豐富的知識。
網絡文化的知識覆蓋面廣,網絡將不同的信息和文化進行匯集,構成了一個信息極其豐富的百科全書。大學生通過網絡能夠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經濟動態、風土人情等,能夠接觸到多樣的思想、多元的觀念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大學生通過網絡不斷開拓視野,目光看得更遠。
2、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
網絡的發展,極大地豐富著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們不僅在網上獲取各種知識,而且還獲得了許多新的休閑娛樂形式。盡管大學生上網的比率比較大,但他們上網并不全都是去查閱資料、拓寬知識面。據調查,他們上網主要是聊天,玩網絡游戲等。有的還可以通過網絡下載音樂、動畫、視頻等,極大地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
3、不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網絡有助于啟發和引導大學生培養和形成學習、效率、平等、開放等現代觀念;網絡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空間距離,有助于大學生擴大交往的范圍;網絡還為大學生的社會化提供了角色的練兵場,有助于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
二、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消極影響
1、網絡文化的發展與大學生的校園文化出現了沖突
部分大學生長期沉溺于網絡世界和虛擬空間,由于不能實現客觀現實和虛擬現實空間的角色轉換,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異化現象。他們由于缺乏社會溝通和人際交往,導致孤獨不安、情緒低落,更嚴重的出現精神病等癥狀。這種狀況與倡導文明向上、健康的校園文化是相背離的。
2、影響學業
大學生的課余時間較多,一些大學生平時下午和晚上經常上網聊天或玩游戲,網上學習的很少。個別學生曠課去上網聊天,一到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更是如此,有的學生甚至通宵達旦“住在網上”。不把學習放在心上,成績一般或者很差。
3、影響心理健康
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階段,一些學生網上游戲或聊天時間過長,學生因上網而不按時就餐。導致這些學生身心疲憊、神經生物鐘混亂,精力和體力的透支,睡眠質量下降,食欲不振,這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極為有害。此外,大學生“網戀”現象比較普遍,而網絡的虛擬性,往往導致感情的不真實、不可靠,只是想象中的海市蜃樓。一些學生在網絡虛擬世界里結識的白馬王子和夢中情人,一旦相見后與想象的情況相去甚遠,于是產生情緒問題。當受挫受騙或受害后,個別學生一蹶不振、失魂落魄,無法面對現實,甚至走上輕生厭世的不歸之路。
三、對網絡文化引起的消極影響的對策
1、積極塑造大學生的網絡道德人格。
要注重強化交往的道德意識,規范網上倫理行為,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完善自我人格,增強大學生的自律意識,培養大學生自覺遵守網絡文明公約、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影響的能力。結合社會生活和學生實際,激發學生的自覺性,使其自覺地將外在的價值規范內化為自身的價值取向。提高他們對網絡信息的鑒別力,自覺用道德理性來規范自己的網絡行為。
2、不斷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生活。
校園生活占據學生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時間,學校對其人格的塑造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良好的校園氛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余,潛移默化地受到各方面的影響。通過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幫助“網絡性心理障礙”學生走出陰影,增強同學之間的感情,化解孤僻、自卑、自我中心等不良心理傾向,從源頭上預防大學生沉溺網吧的壞習慣,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使大學生有展示才華和特長的舞臺,使他們在溫馨的環境中成長,在自尊和自信中走向成熟。
四、結束語
我們應該揚長避短,對網絡進行合理的引導,使其健康發展。同時對大學生進行網絡知識的普及教育,增強他們的網絡信息意識,努力創造干凈、健康、文明、有序的網絡環境,讓網絡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曠 勇.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05.(5).
[2] 沈士彬:網絡文化視野中大學生價值觀探析[A],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4月.
[3] 宋元林.網絡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57.
[4] 譚金蓉,馮永泰.論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6.(11).
[5] 王鳳蘭: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網絡文化影響的關系,[J]太原: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20卷第1期,2008年1月.
[6] 吳新林:淺談高校網絡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沖突與整合,武漢:湘潮(下半月)第3期,2008年3月.